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总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7 09:3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点总结——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方法技巧:自转方向的判断
由南北极点判断,“北逆南顺”
由经纬度判断: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图例:→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永远是东)
2.自转周期
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昼夜交替)所用的时间。
参照物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恒星 23时56分4秒 360° 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太阳 24小时 360 59 昼夜交替周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周期
3.自转速度
(1)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为 15°/h。
(2)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
南北纬 60°处:为赤道的一半,为837千米/小时
极点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规律:①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②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4.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交替的成因
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有昼夜现象
②地球不停自转
Ps:假如地球不会自转,昼夜更替仍然存在,此时周期为一年。
2.晨昏线(圈)的概念及晨线、昏线判断方法
(1)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
(2)晨线、昏线判断方法
晨线: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黑夜”进入“白天”的过渡线。晨线上正值日出。
昏线: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白天”进入“黑夜”的过渡线。昏线上正值日落。
3.用太阳高度表示昼夜情况: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4.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
(1)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2)意义:①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②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即“生物钟”)
5.晨昏线(圈)的特点
①晨昏线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和太阳光线垂直。
③晨线上各点为日出点,昏线上各点为日落点。
④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角为0°
⑤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永远平分赤道,即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永远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永远为18点。
⑥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点,为正午经线。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为子夜经线(0时经线)
☆一些特殊的地方时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②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③春分(3月21日左右)、秋分(9月23日左右)前后,全球各地日出时间大约为6时,日落时间大约为18时。
④刚好极昼日出时间为0时。
极夜后首次日出时间为12时。
⑤一天当中太阳高度最大时是12时。
某地太阳光直射时为当地12时。
一天当中当地气温最高时为14时。
⑥凌晨(早上):日出前后。
傍晚(黄昏):日落前后。
⑦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且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时与经线夹角为23°26′
⑧晨昏线随地球自转不断西移,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速度为15°/h。
⑨确定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与哪条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到极点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者极夜。
(二)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1.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①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无偏转(南左北右赤道无);
②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
③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④纬度越高,偏转越大(纬度越高越显著);
⑤速度越快,偏转越大。
2.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对平直河道的影响:北半球是右岸冲刷,左岸沉积。故北半球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在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南半球相反。
同时对风向、洋流的流向及铁轨轨道的磨损程度等产生影响。
(三)产生时差
地方时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东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线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产生时差
2.地方时特点:
①东早西晚(数值东大西小);
②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相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 ----4分钟;
3.地方时的计算
(1)公式:
所求的地方时=已知的地方时±(经度差× 4分钟)
(2)计算步骤:
先画出表示全球的所有经线。
①一定时:
挖掘材料信息,确定某经度的地方时。
②二定向:
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公式中“±”的选取原则: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以西用“-”(东加西减)。
③三定差:
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
两地同处东(西)经,大数减小数;
分属东西经,则用两地经度数相加。(同减异加)
④四定值:
计算出所求时间。
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的时间。
☆一些特殊的地方时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②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③春分(3月21日左右)、秋分(9月23日左右)前后,全球各地日出时间大约为6时,日落时间大约为18时。
④刚好极昼日出时间为0时。
极夜后首次日出时间为12时。
⑤一天当中太阳高度最大时是12时。
某地太阳光直射时为当地12时。
一天当中当地气温最高时为14时。
⑥凌晨(早上):日出前后。
傍晚(黄昏):日落前后。
时区与区时:
1.时区(时区是指一个经度范围)
由于各地经度不同,地方时也全然不同,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
2.时区的划分:
①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取7.5°,合起来为15°作为中时区(零时区)-国际标准时间
②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1区至东11区,172.5°E至180°为半时区,即东12区
③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1区,172.5°W至180°为半时区,即西12区
④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东西十二区。
3.区时(区时是指时间概念)
每一个时区内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即区时,又称标准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4.时区确定:若已知某地经度为X°,确定该地所处的时区,方法是X÷15°=n……θ(n为所求得的商,θ为余数)
①θ<7.5°,时区数为n;θ>7.5°,时区数为(n+1)
②X为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③7.5°W~7.5°E为零时区;172.5°E~172. 5°W为东西十二区。
5.中央经线的计算: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
6.区时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的时区差×1小时
7.计算步骤:
先画出表示24个时区的数轴。
①一定区时:
挖掘材料信息,确定已知区时。
②二定方向(±):
在数轴上标出已知时区及其区时,再标出所求时区,确定两点的东西方向。
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为“+”,所求地在已知地西为“-”。(东加西减,确保东边时间早)。
③三定区差:
计算时区差时。同区相减,异区相加(同减异加)。
④四定时间:
计算出所求区时。
☆注意:
所求区时>24,则区时为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
若所求区时<0,则区时为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例1:已知东8区为9:00时,此时西8区的区时为几点?
例2:已知西5区为19:00时,此时东八区的区时为几点?
☆计算与行程有关的时间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计算步骤:
第一步:
起飞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区)差 (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第二步: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B地时间+行程时间
日期的分界线及其划分
1.国际日界线:
国际规定把东西12区之间的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日界线,固定不变。
2.自然日界线:
0时所在的经线叫做自然日界线,由于地球不断自转,0时经线是不断变化的。0时经线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
注意: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变而时刻不变
3.日期的划分
(1)一般情况下,全球被两条日界线分为两个日期:
①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180°)的范围为新的一天;
②从0时经线向西到国际日界线的范围为旧的一天。
(2)当180°经线地方时为X时,“今天”的范围占全球的X/24。
或者算出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所跨越的经度范围n,则“今天”占全球的n/360°
(3)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时(24时)时,全球处于同一天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的公转
1.公转轨道:
地球绕太阳运行叫作公转,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与自转方向一样
3.公转周期
①恒星年:
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为365天6时9分10秒,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②回归年(太阳年):
以太阳作为参照物,为 365天5时48分46秒,地球上四季更替的周期。
4.公转速度:
角速度——平均每天向东移动约59分;
线速度——平均每秒约30千米。
(1)速度变化:
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
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
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为179天;
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为186天。
(2)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及速度的变化:
①时间上的区别:
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
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
②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
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
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一)黄赤交角
1.黄赤交角的形成:
①地球的赤道面(自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目前的黄赤交角的度数约23.5°。
②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北、最南纬度数
③极圈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90°
2.黄赤交角的特点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5°;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
①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
②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约保持23.5°;
③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二)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
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到达最北界,开始南移
②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秋分日直射赤道
③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到达最南界,开始北移
④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北移,春分日直射赤道
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周期:1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1回归年)
4.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北界和最南界,即南北回归线;决定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
①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交角增大:
热带面积增大,温带面积减少,寒带面积增大。
②假如黄赤交角变为20°,交角减小:
热带面积减小,温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减小。
三、地球公转的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也叫太阳高度角。
夜半球:太阳高度<0°
昼半球:太阳高度>0°
晨昏线:太阳高度=0°
2.正午太阳高度:
当地正午(地方时12点)的太阳高度。也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例题:
求冬至日这天,40°N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23.5°S,所求地40°N与直射点分别属于南北半球,
则纬度差为23.5+40=63.5,
因此H=90-纬度差=90-63.5=26.5°
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距该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②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等纬距递减;
③若两纬线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分布,则这两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④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两地的纬度差。
5.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当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地区 最大值 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上 一次最大值=90° 一次最小值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一次最大值<90°(夏至) 一次最小值(冬至)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一次最大值<90°(冬至) 一次最小值(夏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 (除赤道) 两次最大=90° (直射当地时) 一次最小 (南半球在夏至,北半球在冬至)
赤道 两次最大=90°(春秋分) 两次最小(冬至、夏至)
6.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即正午,地方时为12时,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2)确定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判断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例题:
在夏至日这天,某地测得当天太阳高度最大为82°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1:00点,那么此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15°26′N、135°E 或 31°26′N、135°E
(3)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因此房屋门窗应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因此房屋门窗应朝南。
(4)确定日影长短及方向
①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
②日影方向永远背向太阳。
(5)确定楼距、楼高
以我国为例,见右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南北楼最小楼间距L,三者应该满足tanH=h/L
(6)热水器安装倾角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尽可能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如下图, α代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其安装倾角α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
简单来说,太阳热水器的安装倾角α=两点纬度差 (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注意:春秋分日,当热水器安装夹角为当地纬度时,效果最好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把每一条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表示。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由“直射点位置”确定昼夜长短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②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2)由“移动方向”确定昼夜长短变化
“移动方向”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①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②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三)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2.四季的划分
划分依据 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热量
夏季 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
冬季 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热量最少的季节
春季 由冬季过渡到夏季的季节
秋季 由夏季过渡到冬季的季节
欧美:以“二分二至”划分 我国:以“四立”划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依据对气温的统计进行划分(北温带)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来年1、2月
3.五带的划分
四、太阳周日视运动
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2.太阳东升西落,日出、日落及正午时太阳的位置由太阳直射点决定。
3.太阳日出、日落规律
太阳直射赤道时(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
②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
☆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第二章 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1.矿物:
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一般为结晶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2.特点:
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晶体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保持稳定;自然界已发现的矿物达3000多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3.矿物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绝大名数矿物以固态形式存在。
(二)岩石
1.岩石概念:是在自然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岩石圈的主要物质。
2.岩石按照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类型 成因 特点 常见岩石 开发利用
岩浆岩 侵入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 冷却(结晶)慢,矿物结晶颗粒较粗,结构致密 花岗岩 花岗岩是质地坚硬、色泽美丽的建筑材; 许多有色金属矿物的形成和分布与岩浆活动有关。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冷却(结晶)快,物结晶颗粒较细,有流纹或气孔 玄武岩、安山岩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坏,破坏产物(包括碎屑物质和溶解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后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①具有层状纹理,称为层理构造。②许多沉积岩中含有化石 砾岩(颗粒大)、砂岩(颗粒较小)、页岩(颗粒小)、石灰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质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或者陨石冲击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矿物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片理构造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①多含有丰富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例如,全世界70%以上的铁矿就储藏在前寒武纪古老的变质岩中。 ②大理岩是建筑材料
3.三大类岩石的主要分布
(1)岩浆岩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最主要的成分是SiO2;
(2)沉积岩仅占地壳质量的5%,但分布十分广泛;在大陆部分有75%的面积出露沉积岩;
(3)变质岩分布广泛。太古宙地层大都是变质程度很深的岩石。
二、 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岩石转化
原生物质 地质作用过程 形成新的物质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经生成的沉积岩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经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 岩浆
(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常见岩石圈物质循环关联图如下:
(三)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
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
1.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进行,一定要读准箭头的指向
(1)岩浆:“三进一出”。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源于岩浆,岩浆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归宿,三类岩石都可转化为岩浆。
(2)岩浆岩:“一进三出”。岩浆岩可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也能转化为岩浆,而只有岩浆能生成岩浆岩。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①变质岩能转化为岩浆和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变质岩。
②沉积岩能转化为岩浆和变质岩,变质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沉积岩。
2.判断箭头的地质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主要是外力作用。
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第二章 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
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比如下: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 来源 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能以及放射 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关系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它们作用的结果往往交织在一起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举 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3.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它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是指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其激烈显示可以在地表形成火山地貌。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影响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①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形成岩石碎块或砂粒 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 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3.对地貌的影响极其分布
不同性质的外力作用因其作用过程和强度不同,对地貌的影响和主要分布区也有很大差别,具体分析如下表: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 (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千湖之国——芬兰)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4.内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5.褶皱的特征与应用: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其判断的依据和对地貌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为地形倒置,是由外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6.断层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断层地貌的形成受断层位移方向的影响。位移方向不同,地貌也有差异。如下表所示:
7.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成泉的地方。
(2)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
①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所以煤、铁矿等矿层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②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气较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油较重,分布于背斜中部;水最重,分布在下部。
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3)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地震、滑坡,导致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同时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4)修隧道——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①向斜是雨水汇集区,修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而背斜不易积水;
②背斜呈拱形,结构稳定;修隧道不破坏岩层的连续性,不易塌陷,安全性强。
8.板块学说内容:
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9.板块运动与地貌:
【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2)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10.风化:
①物理风化: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分为热力风化和冰劈作用。
②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
在干燥的环境中,以物理风化为主;在湿润的环境中,以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化学风化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
③生物作用: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
主要有:机械破坏,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
生物风化不仅在于引起岩石的机械和化学破坏,还在于它形成了一种既有矿物质又有有机质的物质——土壤。
11.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
12.堆积作用与地表形态: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 布 典型景观
风力 堆积 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 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
流水 堆积 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冰川 堆积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
海浪 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13.河流弯道的侵蚀与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在流水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所示)。
14.三类典型的流水堆积地貌:
(1)洪积—冲积平原。
一般位于山前(上游),洪(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2)河漫滩平原。
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宽广。其形成过程如下图:
(3)三角洲。
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滨海地区,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二章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南北方聚落差异
地区 聚落特点
北方平原地区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聚居的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山区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少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
①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②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
③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3)交通线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②选择有利地形。
③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地形影响聚落区位。
4.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
(1)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2)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3)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4)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山区。
(5)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垭口也易形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垭口。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在增大。各种人类活动不断的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2.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合理的,遵循着自然规律的,例如修筑梯田、开挖沟渠;也有不合理的,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第三章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形成过程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三圈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冷热不均的地球表面和高低纬间受热不均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低纬度环流、中纬度环流和高纬度环流,称为三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
①气压带(北半球)
字母 分布的气压带 气流状况
A 赤道低气压带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空空气堆积下沉
E 副极地低气压带 近地面气流上升
G 极地高气压带 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②风带(北半球)
字母 分布的风带 风向
B 信风带 东北风
D 西风带 西南风
F 极地东风带 东北风
侧视图
北半球俯视图
南半球俯视图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①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原因:海陆热力性质至差异。
(2)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
①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高压区域。
②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强大,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3)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3.季风环流:
(1)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季风环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海陆气压中心形成的原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5.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1月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2)7月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6.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1月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第三章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1.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
2.特点:全年皆皆夏,气温季节变化小。太阳辐射强烈,年平均气温26℃左右,全年多雨。
3.分布: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是世界主要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4.生物: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化学风化强烈。
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
特征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小,全年湿润,冬雨较多
分布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成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特征 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暖湿多雨
分布 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还分布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和西南海岸
植被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图解:
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1)热带
(2)亚热带
(3)温带
(4)寒带(极地气候)
6.气候的描述技巧:
(1)描述气候特征,一般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①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暖。
②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描述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多少等。
7.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
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①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是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属于哪个温度带。
②然后看其是位于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大洋洲分布在大陆东岸外)只分布在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
③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2)定性法:
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例如,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步骤 依据 气温或降水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季节变化特点 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状)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状) 南半球
确 定 温 度 带 最热 (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高于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0~15℃ 最热月均温大于18℃ 亚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 最热月均温在20℃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均温在10℃以下 苔原气候
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 冰原气候
确 定 气 候 类 型 降水 的季 节分 配 (降水 类型)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大于1500毫米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年降水量500~600毫米 温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一般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 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8.几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气候类型 相似点 不同点
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15℃) 降水:有明显得旱(干)季和雨(湿)季 雨季降水量更集中、更多(7月降水突破600毫米)
热带草原气候 相对降水量较少(若能从气温变化上判断该地是南半球,则必是热带草原气候,因为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冷干(雨热同期) 最冷月均温大于0℃
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均温小于0℃,雨季较短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量有时相当 最冷月均温大于0℃,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小于0℃,降水各月不一,一般集中在夏季
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冬冷夏热,降水状况都是夏季较多 月均温低于0℃的月份少,有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 月均温低于0℃的月份多,一般无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9.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海陆位置。
①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②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③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地形地势。
①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
①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还有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②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10.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第三节 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1.锋的相关概念:
(1)气团
项目 内容
概念 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类型 冷气团 温度低于其移动到达的地区的温度
暖气团 温度高于其移动到达的地区的温度
(2)锋面: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上侧A为暖气团,下侧B为冷气团。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4)天气: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2.主要锋面类型: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徘徊,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常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1.低气压(气旋):
(1)定义: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气流运动
位置 运动方向
近地面水平方向 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
中心气流 旋转上升
(3)天气:常出现阴雨天气。
2.高气压(反气旋):
(1)定义: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气流运动
位置 运动方向
水平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 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 逆时针方向
中心气流 下沉辐散
(3)天气特征:多为晴朗天气。
三、冷暖锋的判读
1.看符号:如下图,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
2.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
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3.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4.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5.看气温、气压变化:
四、分析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1.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方法: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依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2.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线处。
(2)确定半球或风向:根据北半球或南半球,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或反过来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关系判断北半球或南半球。
(3)判断冷暖空气(气团):“北冷南冷”。确定了南北半球后,北半球锋面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锋面南侧为冷气团。如上图若为北半球时,E、H、K为冷气团,M、N、F为暖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东暖西冷”。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东侧锋面均为暖锋,西侧均为冷锋。如上图无论是南半球或是北半球,CD均为暖锋,AB均为冷锋。
(5)确定锋面的移动方向:“北逆南顺”。北半球锋面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锋面顺时针方向运动。如上图若在北半球则锋面AB、CD均逆时针方向运动。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陆地水体的组成:
(1)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
(2)地下水: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2.相互关系:
(1)定义: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关系。
(2)表现:各类陆地水体不断地运动更新和相互转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河流的补给
1.雨水补给:
(1)限制:受制于降雨的季节变化
(2)特点:不连续性和集中性。
(3)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
①雨水补给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②河流水量变化与流域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1)定义: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
的补给。
(2)特点:连续性和日变化。
(3)水量变化:与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有关。
3.冰川融水补给:
定义 永久性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作用 对河流径流的丰枯具有调节作用
分布及影响 我国西北:4~5月冰川消融量小,常导致缺水;6月中旬以后,冰川消融与雨水叠加易造成洪涝灾害
4.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削峰补枯”。
5.地下水补给:
三、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1.五种河流补给类型:
2.河流水、地下水与湖泊水间的补给关系:
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1)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转化。
湖泊(水库)在汛期能蓄积部分洪水,可以起到延缓、削减河流洪峰的作用。
(2)河湖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四、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判读步骤: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2.“三看法”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
(1)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气温、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 不能只看高低趋势。
(2)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3)三看流量高峰期。
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第四章 第二节 洋流
一、洋流的形成
1.概念:
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影响因素:
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海水温度、盐度、风力、密度、地转偏向力以及陆地的形状突出等。
3.分类
类型 成因 举例
风海流 盛行风吹拂表层海水,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全球的洋流大多属于风海流,如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等
密度流 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 地中海的海水密度高于大西洋,在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补偿流 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 秘鲁附近海区,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沿岸表层海水流失,导致底层海水上升补偿,形成补偿流
二、全球洋流模式
海区 基本规律 流动方向
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逆时针
南纬40°附近海域 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自西向东
北印度洋海区 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形成季风漂流 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 举例
气候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者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渔场 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渔场多在有上升流显著的海域 秘鲁渔场
航运 顺着洋流航行,航速较快且省油 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用了22天
逆着洋流航行,航速较慢且费油 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用力37天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日本福岛核泄漏,降低邻近海域的污染程度
四、洋流的分布
1.联想记忆法记忆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采用分数式“8/0”联想记忆:
中间分数线为赤道逆流,
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
如下图所示:
2.洋流分布图的判读(以下图为例):
(1)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
  图中E点位于北美洲,其南面为墨西哥湾;F点位于欧洲;D点位于非洲,由此判断图示海域所属大洋为大西洋。
  (2)判读纬度,确定海域位置。
  图中虚线代表的纬线穿越墨西哥湾和非洲大陆北部,应是北回归线,由此确定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中低纬海域。
  (3)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
  图中A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应是北大西洋暖流;B洋流向南流,应是加那利寒流;由C出发向西流的洋流为北赤道暖流。
五、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雾的形成、分布与影响:
  (1)形成: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
  (2)分布:①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②中低纬度海域的夏季,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③中高纬度海域的冬季,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
  (3)影响:①使能见度降低,影响航海;②影响沿海城市的交通;③危害人体健康;④对海洋养殖和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渔场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渔场成因分析思维过程是:特殊的海域位置→深层无机盐上泛→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饵料(浮游生物)丰富→鱼类汇集。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1)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
  (2)在大陆架海区,由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
  (3)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第四章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水分交换:
(1)海水蒸发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2)海洋的蒸发量与其表层水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
2.能量交换:
(1)海洋向大气供给热量。海洋吸收到达地表的大洋辐射能,储存在海洋表层,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输送给大气。
(2)大气向海洋输送能量。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1)大气环流
(2)大洋环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海—气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
3.在地球系统的能量输送和平衡中,大洋环流与大气环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1)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
向较高纬度输送。
(2)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三、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1.厄尔尼诺:
(1)定义:在秘鲁寒流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暖,突降大雨,海鸟结队迁徙的反常现象。
(2)影响:
2.拉尼娜: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
四、海—气相互作用
1.影响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3.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重点二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环境的组成
1.组成:
2.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
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1)整体性: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2)原因: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3)表现: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发展的方向、强度、形式会发生变化。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系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衡。
三、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1.意义:
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原因: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
(3)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到其他环境要素
四、理解地表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掌握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理解地表环境整体性的关键,结合实例分析如下: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 地貌 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地貌 气候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他气候
气候与水文 气候 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
水文 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 植物、动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 气候 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
气候与土壤 气候 土壤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 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 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
水文 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形成
地貌与生物 地貌 生物 阳坡、阴坡忠字舞不同,如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
生物 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正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了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五、分析植被变化对地表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1.植被破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2)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3)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
(4)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5)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砍伐森林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植树造林对地表环境各要素和地表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一、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基础 热量 水分
分布特征 图形描述
文字中描述 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 沿经度方向变化
分布纬度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大陆地区
2.垂直分异规律:
基本含义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主要原因 随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发生变化
分布特征 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分布规律
3.地方性分异规律:
(1)地方性分异规律。
①尺度表现:较小尺度
②影响要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
(2)表现。
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1.划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受制于热量水分条件。
3.类型:
类型 分布 特征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自然带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降水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大,多生长旱生植物
四、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植种类,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五、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
1.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的对应关系:
自然带形成与分布受气候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有明显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气候类型名称与自然带名称的对应关系:
大多数气候类型与自然带、植被类型的名称是完全一致的,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但也有一些例外,需特别注意。
(1)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分为四个亚类: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故对应着四个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2)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共同对应一个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相同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并非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
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自然带垂直分布的特点:
(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3)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4)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3.影响山地雪线和林线的因素:
(1)雪线的分布。
(2)影响山地雪线和林线的因素。
影响因素 过程原理
雪线 纬度(温度) 纬度越低(高),0℃温度出现高度越大(小),雪线越高(低)
山坡 坡向 同座高山湿润气流迎风坡固态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坡度 坡度大,冰雪重力作用强,不利于冰雪储存,雪线高
人为因素
林线 纬度 纬度越低(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少),热量越充足(缺乏),山地林线分布越高(低)
坡向 向阳坡、背阴坡 一般同意做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较高,背阴坡山地林线较低
迎风坡、背风坡 一般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较低
大气环流 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海陆位置 同纬度相比,沿海(内陆)地区降水丰富(不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低)
八、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分析
1.地方性分异规律因素综合分析:
在分析地方性分异规律因素相关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地形状况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
(2)海陆位置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陆地的大小、陆地的纬度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往往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
(3)局部水分条件变化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干旱地区,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发育了众多的绿洲,它们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了与周围广大温带荒漠地带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观。
(4)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独立作用,而是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影响。
2.地方性分异规律现象的案例分析:
因素 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寒带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是北冰洋
起伏 地形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 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因素 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洋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 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 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水分 天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 河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