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十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第20-22课)
【考点梳理】
考点一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课标要求:初步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1.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
(1)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2)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
(4)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5)首要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6)作用:联合国对减少地区冲突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1)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2)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3)主要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4)作用: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考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时间: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后。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3)表现:一超: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根源: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5)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6)中国的应对。
①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②主张各国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
③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易错点辨析
易混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尚未形成多极化格局,所以只能说多极化趋势。
考点三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课标要求: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1.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2)起源:美国,并迅速扩展为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3)领域: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4)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5)特点: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3.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1)人们可以快捷地了解信息,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
(3)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
(4)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6)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不可忽视。
4.妇女地位的提高: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197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5.生态与人口问题:
(1)环境恶化: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2)人口问题: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挑战。
易错点辨析
易错点: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到现在都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能力提升】
一、唯物史观
冷战结束后,世界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各种国际力量正经历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下的国际形势显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征,但世界总的趋势是缓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二、名词解释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二战”结束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世界依然很不安宁。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丰富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三、核心归纳
1.两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2.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
3.两大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
4.两场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
四、联系比较
各“极”表现
国家 表现
美国 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 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
日本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中国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俄罗斯 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广大发展中国家 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五、思维延伸
如何评价美国提高关税的行为
是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波折。其行为属于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图解历史】
图1 联合国总部 图2 联合国旗帜 图3
1.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图1,图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2.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图3)。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使各成员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是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
3.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从美国开始并迅速扩展到世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真题回顾】
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当年5月,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北约这些行为表明冷战结束后( )
A.东欧剧变引发苏联解体 B.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
C.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从此失去维和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结合所学可知,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推行霸权主义,C项正确;东欧剧变引发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联合国从此失去维和作用与题干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0·贵州黔西·中考真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说明当今世界出现了( )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欧洲大联合的趋势 D.美苏两极争霸格局
【答案】B
【解析】
【详解】
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崛起也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
3.(2020·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习近平主席在《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中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人口过快增长
③水资源缺乏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问题主要有:恐怖主义;民族、种族冲突和领土争端;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过快增长;水资源缺乏;土地荒漠化等。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4.(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下列对国际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国际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最大的国际组织
C.欧盟是解决贸易争端的国际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联合国是当今维护世界和平的最大的国际组织,B项正确;国际联盟是一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秩序的组织,与欧洲一体化无关,排除A项;解决世界贸易争端的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排除C项;以美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是北约,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历史课后设计了知识卡片(见下图)。据此判断本课的主要内容是
A.两极格局的发展变迁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C.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D.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可以看到“全球联系加强”以及“世贸组织国际投资”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渐减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同时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全球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项正确;ACD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项。
6.(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据中国常驻联合国机构官网消息,2021年12月,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一票否决了由美国提出的“人道豁免”决议草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表示,任何对人道主义援助行动设定的人为限制,均是无法接受的。中国动用一票否决权,致使美国向安理会提交的这份决议未获通过,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同中国一样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还有( )
A.美国、俄国、英国、日本 B.美国、俄国、英国、德国
C.美国、俄国、法国、德国 D.美国、俄国、英国、法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因此同中国一样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还有美国、俄国、英国、法国。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7.(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1945年6月在《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上用毛笔和中文签字,开创历史之举。这表明我国
①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②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高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45年6月在《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上用毛笔和中文签字,开创历史之举。这表明我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①符合题意。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高,②符合题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的人民政权诞生,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8.(2022·河北·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这说明联合国( )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B.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
C.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 D.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题干的“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说明联合国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D项正确;联合国属于政治方面的国际组织,排除A项;联合国成立后,没有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联合国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信息设计一个主题,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C.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 D.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都在20世纪(1900-1999)期间,且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出现冷战格局,这是世界格局的演变,D项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排除A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反映二战前的世界格局,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反映了二战后到1991年的世界格局,表述不全面,排除BC项。故选D项。
10.(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明
A.世界经济实现全球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说明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多极化趋势加强,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经济方面的信息,排除A、B项;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也在占据重要的国际地位,美国没有建立“单极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图是一幅揭露美国2012年推出的“亚太(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略”的政治漫画。根据该漫画的寓意,应将其命名为( )
A.《假和平 真霸权》
B.《新潮流 旧秩序》
C.《求团结 促发展》
D.《倡合作 谋共赢》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漫画内容可以看出,和平鸽象征着和平,但是“一只嘴被捆住、身上绑着点燃的炸药”“弹弓橡皮筋上写着‘亚太战略’”说明美国是借着和平的名义去破坏和平,是去破坏亚太地区的和平,实际上是要推行自己的霸权,A项正确;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不是新潮流,排除B项;从漫画中“炸药”可以看出不是团结发展,而是战争的威胁,所以也不是合作共赢,排除CD项。故选A项。
12.(2022·四川雅安·中考真题)表中材料表明( )
1965年 美国总统命令轰炸越南北部,1970年美国将战争扩大到柬埔寨。
1983年 美国军队侵入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岛国格林纳达。
1999年 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空袭,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
2001年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年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全 B.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多极化进程已终止 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美国总统命令轰炸越南北部,1970年美国将战争扩大到柬埔寨;美国军队侵入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岛国格林纳达;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空袭,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可知,美国的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全,A项正确;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进程已终止,表述错误,排除C项;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2·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 )
A.北约与华约对峙,欧洲共同体建立,日本崛起
B.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C.苏联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
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D项正确;北约与华约对峙,欧洲共同体建立,日本崛起都是美苏冷战时期,排除A项;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属于冷战时期,排除B项;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也是冷战结束之前,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1·山东菏泽·中考真题)2020年以来,世界在新冠疫情的狂风暴雨中蹒跚前行,但地区冲突问题却并未因疫情而淡化。阿富汗与塔利班和谈一波三折,利比亚冲突余波未平,巴以地区又起战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
B.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人类正在面临新一轮世界大战的严重威胁
D.地区冲突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唯一原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阿富汗与塔利班和谈一波三折,利比亚冲突余波未平,巴以地区又起战火”可知当今世界虽然两极格局被打破,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导致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然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故选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错误;C的说法夸大当今局势,排除;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原因很多,D错误。
15.(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在全球迅速普及,并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文中的“它”是指( )
A.电气技术 B.化工技术 C.生物技术 D.互联网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D项正确;电气技术、化工技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已出现,与材料不符,排除AB项;材料与生物技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的内容是当今社会消费、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它们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B.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涌运输技术的发展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开始出现,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由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组成的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时代。题干图片所示的内容淘宝、QQ、线上教学体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与航空航天技术、生物科学技术、交涌运输技术与题干图片内容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轮船修理工-汽车司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交通工具,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新技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2022·福建·中考真题)下图分别呈现了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据此可知,其共同的影响是( )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孩子们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
A.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 B.推动采矿和冶金业发展
C.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 D.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福特汽车流水线生产使得汽车普及,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也是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线下学习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A项正确;推动采矿和冶金业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体现,排除B项;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与图片无关,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余两次工业革命没有最终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9.(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20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生产一般经历了从“吨重型”产品(如造船、机械、化工)为主到“公斤型”产品(如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为主,再到“克重型”产品(如微电子、新材料)为主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 )
A.重工业始终作为先导型产业 B.科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国家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世界工业生产向高精尖发展,这反映了科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B项正确;重工业始终作为先导型产业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国家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发展经济的政策,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确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0.(2022·辽宁抚顺·中考真题)“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B.环境恶化造成严重问题
C.人口过快增长激化社会矛盾 D.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上展示的人类的一系列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B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阅读材相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内容
18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在“自然是供人类索取和利用的资源”的自然现影响下,毫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开始确立重视自然,与自和私睦相处并协调发展的现代观念。
1972年6月 联合国发布《人类环境空言》,第一次呼吁全人类要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对环境的认真治理。
1992年6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合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时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理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号察》材料三 中华先民得益于自然环境和广大宇宙的善意滋养,生成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念。庄于主张“与天为一”“人与天一",明代王阳明提出“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可见,天人合一思想是各家各派共同的理论基础与思维取向。习近平在2021年“领导人气侯峰会”上宣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足见其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然继承。
——整理自刁生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毖的传承与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地球面临哪些生态问题(至少两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生态间题的历史根源。
(2)根据材科二指出西方社公自然观的变化。并妇纳联合国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作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华先民在对待自然环境方面的态度,请你为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提一条身体力行的建议。
【答案】(1)温室效应,植被破坏等。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破坏。
(2)由向自然无止境的索取转向对自然进行保护和改善,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布《人类环境宣言》,召开环境保护会议。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浪费,绿色出行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我高烧不退”、“我再也长不出青草”得出是温室效应,植被破坏等。根源结合所学可知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破坏。
(2)变化根据“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始确立重视自然,与自和私睦相处并协调发展的现代观念”得出是由向自然无止境的索取转向对自然进行保护和改善,与自然和谐相处。联合国的努力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包括发布《人类环境宣言》,召开环境保护会议等。
(3)态度根据“中华先民得益于自然环境和广大宇宙的善意滋养,生成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念”得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保护环境的建议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即可,如减少浪费,绿色出行等。
22.(2021·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自从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经历了“工业化”“两极化”“一体化”。如今呈现出“碎片化”状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体化】
材料一 ……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渐确立起来。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工业化】
材料二 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前期,先后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逐步实现了工业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举出交通方面的发明两例。
【两极化】
材料三
(3)二战后,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集团进入长达40多年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碎片化】
材料四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它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4)根据材料四,说说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1)新航路开辟。
(2)火车、汽车、飞机。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4)政治多极化。
(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答出2点、符合史实、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同时……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渐确立起来”结合所学可知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是新航路开辟。
(2)根据材料二“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前期,先后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逐步实现了工业化。”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发明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发明汽车、飞机。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政策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4)根据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它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政治多极化。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可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23.(2021·贵州铜仁·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代(15世纪后叶至16世纪初)的世界,实际已经有了非常重大的变化。经过大洋航道东来的欧洲人,最初是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旋即又有了荷兰人参加竞争,纵横海洋……国际经济网络,已在逐渐形成,将欧、亚、非、美四个大陆与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例如今日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都编制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之内……大洋航道的开拓,终于将全世界人类社会,经由经济网络联结为一体。
——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
——摘编自(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兹的著名文章
材料三 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联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扩展,世界贸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达9.5万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3.9倍。国际投资迅速增加,范围遍及全球,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是1980年的22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欧洲人当时“经过大洋航道"“纵横海洋”所具备的条件,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全球化的主导者并归纳这次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条件:航海及造船技术的发达;(或指南针的运用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等。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主导者:美国;主要特点:世界性经济机构逐步建立;跨国公司不断产生,影响日益增大。
(3)趋势:经济全球化;因素:科技的进步;(或全球性市场化改革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贸易环境的新变化等。(符合本题要求,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这一时代(15世纪后叶至16世纪初)的世界,实际已经有了非常重大的变化。经过大洋航道东来的欧洲人,最初是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旋即又有了荷兰人参加竞争,纵横海洋”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人当时“经过大洋航道”“纵横海洋”所具备的条件有:航海及造船技术的发达;地圆学说的流行;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等。欧洲人当时“经过大洋航道”“纵横海洋”指的是新航路开辟。依据材料一的“大洋航道的开拓,终于将全世界人类社会,经由经济网络联结为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根据材料二的“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可知第二次全球化的主导者是美国;根据材料二的“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可知第二次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世界性经济机构逐步建立;跨国公司不断产生,影响日益增大。
(3)依据材料三的“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联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可知材料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在,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科技的进步;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