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
——小学三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从聆听与模仿入手,通过旋律
模唱、律动感知、演唱歌曲、加入合唱等活动,让学生在歌曲《顽皮的杜鹃》的学习中,对外国音乐文化及音乐风格有一点了解,使学生能够享受参与音乐实践的快乐,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音乐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系统的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了解音乐中的多元文化,了解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作品。准确的参与合唱,能够自信快乐的歌唱。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歌曲内容简介:
《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义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景色优美的脚外游玩,聆听美妙动听的杜鹃的歌声,按捺不住的喜悦心情,情不自禁的寻觅、奔跑和游戏的过程,充分表现出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虽然歌曲多跳跃式旋律,但在演唱上却较为连贯,只有在“咕咕”叫声处,才显出轻快跳跃的俏皮形象。表达了对春天景物的赞美,和杜鹃的喜爱之情。
2.音乐特点分析:
歌曲四四拍,宫调式,为六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曲调在“do mi sol”上进行,明亮的音调即可把人们带进美丽的山林中, “sol mi”的音调模仿杜鹃叫声贯穿全曲,适宜加个三度音程的合唱,使音乐更为形象逼真,使音响效果更为丰富。第三乐句完全重复第二乐句,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子嬉戏玩耍的情景表现得栩栩如生,最后在杜鹃的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耳边回荡不息。
谱例如下: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歌唱表现能力
授课对象为三年级4班的学生,共三十人。该班学生喜爱演唱,愿意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近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轻声高位置地歌唱,多数的音准控制能力较好,歌曲的表现能力需提高,合唱能力需要慢慢渗透。
2.识读乐谱能力
该班学生基本能较准确地识读由一个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及切分节奏等构成的简单节奏,能在字母唱名的提示下较准确地识读“do”在下加一线、第一间、第二线等的简单曲谱,对于级进的旋律能较准确地听辨、模唱并试奏。
3.演奏能力
该班学生三年级起开始学习口琴演奏,通过一个学期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口琴演奏中的吹吸交替、跨度不大的旋律掌握较好,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准确地吹奏do-la六个音,能够较好的吹奏《美丽的黄昏》《闪烁的小星星》《噢,苏珊娜》等简短的旋律。演奏技巧及表现力方面还需不断练习提高。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在听辨的基础上尝试演奏、演唱旋律片断、按乐句接龙演唱、自主练习、分组展示。
教学手段:口琴、木琴辅助音准,为歌曲编配合唱,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结合歌曲的情境进行体验及教师的讲解示范学习演奏、演唱方法及表现技巧。
(四)技术准备
1.使用打谱软件制作乐曲的曲谱
2.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
3. 口琴、木琴等乐器的准备。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1.前期教学状况
该班学生喜欢演唱歌曲,能够用有控制的声音齐唱歌曲,对于合唱有过一些训练,但要做到两声部的和谐均衡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2.问题与对策
问题一:“咕咕”跳音记号不能准确表现
对 策:
(1)启发学生想像一只顽皮的小杜鹃,它的叫声是短促的还是绵长的? 你能唱一唱吗。
(2)腰部有弹跳,短而轻。
(3)教师对比范唱,学生听辨选择。
去掉原曲中的反复记号并运用移动八度记号记谱,谱例如下:
问题二:“咕咕”合唱音准不和谐
对 策:
(1)让低声部再唱前两乐句的曲谱
(2)用钢琴弹出两声部的和声,各声部去找自己的音。
(3)低声部加入木琴演奏(学生)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喜欢参与《顽皮的杜鹃》的演唱活动,能够在演唱中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欢快、喜悦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在“模唱音程、律动练习、聆听范唱、接龙演唱、多种形式演唱、尝试合唱”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练习轻声高位置地歌唱方法,并有意识地运用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跳音记号,并在演唱《顽皮的杜鹃》时能准确表现。
2.能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鹃》,尝试简单合唱。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跳音记号”的准确表现
2.“咕咕”合唱音准的和谐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环节目标:能跟随教师科尔文手势积极地参与旋律合唱的音乐实践活动。】
活动1.1——模唱音组
(1)模唱F调do音
教师用钢琴弹奏F音,告诉学生这个音唱do,让学生模唱。
提示口腔打开,轻声演唱
(2)模唱音程
要求:身体坐直,闻花一样吸气,腰部撑住,口腔打开。
①学生听辨教师弹奏
②学生跟钢琴模唱
活动1.2——模唱和声音程
(1) 柯尔文手势辅助练习音程
提示:mi音要提着眉毛唱,能听对方声音。
问题预设:和声唱不准
解决方案:1.老师用钢琴弹出和声,学生去找自己的声部。
2.提醒学生口腔气息的位置。
(二)聆听感知
【环节目标:能积极地参与聆听、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听辨、律动,体验并掌握节拍的特点及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活动2.1——听教师范唱,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
引言:你们的声音越来越好听了,像百灵鸟一样。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首跟小鸟有关的歌曲,听,他是谁?都到哪里去了?仔细听
(2)引出课题:《调皮的杜鹃》
这是一只……,小杜鹃一会在树丛里,一会在小河旁,一会有飞向远方,是一只怎样的的小杜鹃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顽皮的杜鹃》
(三)歌曲学唱
【环节目标:能积极地参与演唱、吹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并能有意识地运用轻声高位置地歌唱方法及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活动3.1——学唱“咕咕”歌词
(1)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学生演唱“咕咕”歌词
师:小杜鹃是怎样叫的?你能模仿吗?我们合作演唱一遍。
(2)跳音记号
①短促有弹性的演唱 “咕咕”
师: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和小杜鹃做什么游戏呢?(捉迷藏)
a.小杜鹃在藏在远处树丛里,声音该强一点还是弱一点?
b.机灵顽皮的小杜鹃叫声该是什么样的?长音还是短音?
问题预设:不能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咕咕”
解决方案:
①腰部有弹跳,短而轻。
你能跟着音乐唱一唱吗。
②出示讲解跳音记号
这种轻巧短促有弹性唱法在记谱上用什么几号来表示呢?
(3)师生再次接龙演唱。
请你用这种短促有弹性的声音再跟老师演唱一遍。(我听到了一群快乐顽皮的小杜鹃的叫声)真好听
活动3.2——为歌曲划分乐句
(1)划分乐句
从小杜鹃的叫声分析,这首歌有几个乐句?
(2)弱起小节及律动表现
①感受弱起小节
师:请你仔细听老师唱一遍,体会每一乐句的的第一拍是强起拍还是弱起拍?
②律动表现弱起
学生跟老师一起划旋律线律动,感受歌曲相同的乐句。
(3)找出相同乐句
学生通过教师分乐句演唱曲谱,找出相同乐句。
活动3.3——完整学唱歌曲
(1)随慢速伴奏轻声试唱全曲
学生小声跟伴奏演唱歌词,或者自己小声读歌词。
(2)提示换气记号
随慢速伴奏轻声演唱全曲
师:我发现同学们的换气不统一,在“咕咕”的前面换气还是后面换气?自己试试。
提示偷气急吸气。口鼻同时吸气。
(3)随伴奏演唱全曲
提示:声音有弹性,弱起要唱轻巧。
(4)随伴奏演唱全曲
提示:①结尾的渐弱处理
②一二乐句唱出渐强的力度,结合拍手演唱。
提示结尾的地方,小杜鹃飞远了,声音要怎么表现?练习渐弱处理演唱。
(5)多种形式演唱熟悉歌词和旋律
①分两大组演唱
提示:叫声在弹跳一点,这可是一只机灵可爱的小杜鹃。
②分组接龙演唱
③找几个到前面演唱
(6)完整随钢琴伴奏表演演唱
学生模仿小朋友倾听状进行演唱。(起立)
活动3.4——合唱歌曲
(1)教师和两名女生表演合唱
师:刚刚我们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像不像妈妈和小杜鹃一起歌唱。
师生接龙演唱曲谱,学生唱红色方框里的旋律。
(2)演唱高声部部分旋律
我们看看小杜鹃歌声的曲谱是什么样的呢?
(3)演唱低声部旋律
集体齐唱低声部曲谱。
师:妈妈的歌声是什么曲谱呢?
一遍:教师弹琴带唱
二遍:清唱
(4)师生接龙和唱曲谱
学生演唱“咕咕”的合唱曲谱。
问题预设:二声部不和谐
解决方案1:让低声部再唱前两乐句的曲谱
解决方案2:用钢琴弹出两声部的和声,各声部去找自己的音。
(5)低声部加入歌词演唱(慢速练习两遍)
(6)学生慢速合唱全曲
问题预设:二声部不和谐
解决方案1:低声部先唱自己的歌词,再与高声部合唱歌词
解决方案2:教师指挥带唱低声部
(7)口琴辅助,感受和声
用口琴吹奏自己声部,感受和声效果。
①各声部齐奏自己的旋律
提示跳音奏法:轻吐音
② 师生接龙演奏全曲
提示:速度要和老师的一致。
(8)原速合唱全曲
①教师钢琴伴奏
听到小杜鹃的叫声,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把快乐的心情表达出来。
②随伴奏带演唱。
问题预设:伴奏带没有低声部
解决方案:低声部加入木琴演奏(学生)
提示:要表现出小杜鹃的机灵顽皮的叫声。
教师指挥结束
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太棒了,不仅学会了一首新歌,还能以合唱的形式表现,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你们已经很有进步了。
(四)拓展提升
【环节目标:通过欣赏学过的乐曲,学生听辨杜鹃鸟叫声的音程,通过欣赏各种鸟叫声的音乐,学生了解器乐演奏的丰富表现力,感受音乐及大自然的美。】
活动4.1——复习关于杜鹃的歌乐曲
师:让我们放松一下,听一听以前学过的关于杜鹃的歌曲。
(1)歌曲中的“不谷”叫声是用31 还是53来模仿杜鹃鸟的叫声?
(2)开头这一句是53还是31的音高来演唱的?
自然界除了杜鹃鸟还有很多鸟的叫声都非常好听,老师还有一首由唢呐演奏的各种鸟叫声的乐曲《百鸟朝凤》,它是我们五年级要欣赏的,今天我们提前听一小段。
小结:听到几种鸟的叫声?唢呐的表现力太丰富了,很了不起。
还有很多乐器能够表现鸟叫声,小动物的叫声,只要我们要多观察生活,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会发现音乐的美就在我们身边。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地鼓励与引导。
(二)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简单评价。
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一)准确齐唱在先,突出合唱实践
由于本首作品短小易唱,为了解决事件矛盾,本课中加入了简单的合唱。在学生能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后,在“咕咕”叫声出加入md,与原谱sm构成和声,丰富作品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既解决了时间矛盾,又使学生的合唱能力加以锻炼、提升。
(二)准确演唱在先,关注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用有弹性地声音准确演奏歌曲《顽皮的杜鹃》。同时强调对歌曲情感内涵的理解与表现。使学生一边演唱一边体验与小杜鹃捉迷藏的快乐情景,使演唱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