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4章 物质的特性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科学第4章 物质的特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1-15 10:5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四章 综合复习小明和小华去海南旅游,小明带回来一个贝壳,小华带回来一瓶海水。他们想知道这两种物质的密度。那么他们需要什么测量仪器呢?小明看了下他的贝壳,觉得放不进量筒,所以他先用尺子量下贝壳的宽度,于是他用直尺测量出贝壳的宽度是5.3厘米,请问这个数据的准确值是多少?估计值是多少?他用的尺子最小刻度值是多少?量筒 天平准确值 5厘米 估计值 0.3厘米 最小刻度1厘米小明发现他的贝壳放不进量筒,小华拿来个大烧杯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呢?将烧杯装满水,再将贝壳放进去,收集溢出的水,倒到量筒中测量出体积,测量出的体积就是贝壳的体积。小华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后,小明觉得没面子,于是想出另外一个方法来测量,他先倒一部分水在量筒中记下读数V1,将贝壳敲碎放入量筒中记下读数V2,得到这块贝壳的体积V=V2-V1。
然后马上用天平称出这些贝壳的质量M,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密度。但老师说这样的方法是不对的?请问错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偏差?要先测质量,再测量体积,否则贝壳上沾有水使称量出的质量偏大,从而密度偏大。小华吸取了小明的教训,他先用天平 称量出他带回来海水和瓶子的总质量,而后再将还水倒到量筒中测量海水体积,这时老师马上制止了他,告诉他这样做也会产生较大误差。应该用什么方法?小明改进方法后,先称量瓶子和海水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50克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2克,称量物体的质量为152克,再将部分水倒到量筒中,俯视液面读得体积为146毫升,最终通过计算求出海水的密度为1.04X103Kg/m3请问这些操作中有问题吗?左物右码 俯视读数比真实值偏大小华说海水的比热比贝壳大,请问比热大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温度升的慢降的慢,相同时间内,贝壳温度升的快而且比水温度高。但吸收的热量相同。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物质的三态及三态变化(吸热)(放热)(吸热)(吸热)(放热)(放热)萘熔化图时间时间 时间1
开始熔化 时间2
完全熔化40松香熔化图80吸 热不 变 吸 热上 升两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晶体)(非晶体)萘松香固
体一、晶体二、非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没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1、达到熔点(凝固点)2、继续吸(放)热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但涵义是不同的不同晶体熔点不同
(熔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蒸发降低温度
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压缩体积(加压)凝结思考: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2、在任何温度下进行。3、比较缓慢
1.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2.只在一定温度 (沸点)下发生。3.比较剧烈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4.液体的性质
沸点随着气压的增
加而增大,随着
气压的减小而减小想一想: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你能解释吗?晒 盐晒谷为什么要用保鲜膜?二、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叙述下列问题 1、晶体的熔化过程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熔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晶体要到一定的温度才能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2、把一块冰升温到0℃一定能熔化吗?把一杯水降温到0℃一定能凝固吗?把一杯水升温到100 ℃,一定能沸腾吗?你有什么方法分别使它们熔化、凝固和沸腾? 4、夏天,电风扇扇过来的风会让我们觉得很凉快,这是为什么呢? 5、氧气平常在我们周围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是一种气体,你能想办法把它变成液氧吗? 6、妈妈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为什么会一点点变小到没有呢?冰箱内壁的白霜是怎么结起来的?3.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 )热量。
放出A水为无色 B水的汽化 C酒精易溶于水 D醋有酸性 E冰的熔点为0℃ F电灯发光 G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 H木材燃烧发光 I铝能导电 J秋天,清晨林中起了白雾
K碘的升华4.说一说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