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0课 歌曲《丰收之歌》花城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0课 歌曲《丰收之歌》花城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17 14:1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第10课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丰收之歌》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之情,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其他同学合作,体验多种形式进行歌曲的表演。知识与技能目标:能随着音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丰收之歌》,理解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学习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丰收之歌》。
学习难点 唱准前八后十六和小附点的节奏型,并能简单了解歌曲的结构。
知识链接 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活动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学习过程 发声练习:带手号唱音阶:2/4 1 2 3 4 5 6 7 i i 7 6 5 4 3 2 1 (级进)用欢快的声音唱三度音程:2/4 1 3 2 4 3 5 4 6 5 7 i i 6 7 5 6 4 5 3 4 2 1 (跳进)听音练习:复习节奏后要求学生在节奏下面听出对应的音。2/4 X XX X XX X XX X X i 5 3 1 3 5 1 3 5 i i XX XX XX XX XX XX X- 4 6 6 6 3 5 5 5 2 4 3 2 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你们都熟悉的童话之王安徒生的家乡——丹麦去走一走看一看。(观看丹麦国家认知小视频)好了同学们,观看了这个小视频,大家看到丹麦的博物馆、丹麦的铜像、认识了它的国旗等等,老师觉得啊,这个时候我们再了解一下丹麦的音乐就更完美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48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感受这首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在聆听这首歌之前老师想提问两个问题①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②2/4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歌曲学习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可以用拍手、拍腿、拍肩膀的方式跟着音乐动起来。(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带着问题再次聆听(观看视频)。(这首歌曲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2、复习节奏并指导学生使用小乐器。用节奏朗读歌词。(一边读歌词一边做模仿劳动的动作)老师带唱曲谱。(①提问:歌曲的旋律是级进还是跳进?②让学生简单了解歌曲的结构——a+b+a+b+c+b)老师带唱第一段,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段。请学生跟琴演唱,提醒学生注意表情、情绪。请学生跟着范唱,分男女小组进行合作完成歌曲的演唱。学生自己点评,相互点评,老师点评。五、拓展实践:1、指导学生使用双响筒、铃鼓、沙锤小乐器为歌曲伴奏。2、模仿劳动动作(可以自己创编),全班一起合作完成综合表演,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歌声中进行一次秋游,感受到了丰收的快乐,但在丰收的背后,有更令人感动的画面,那就是辛勤劳作的人们,他们靠勤劳的双手获得了物质的大丰收,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业上获得知识的大丰收。同时希望同学们热爱劳动,并能跟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珍惜每一粒粮食,不浪费,学会节约。 1.强调轻声唱音阶,注意听琴声。2.引导学生感受哪条发声练习是级进?哪条发声练习是跳进?3.听音时要注意节奏,写完整。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把《丰收之歌》表演给家人看,并跟家人分享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板书设计 2/4 X XX X XX X XX X X i 5 3 1 3 5 1 3 5 i i XX XX XX XX XX XX X- 4 6 6 6 3 5 5 5 2 4 3 2 1-
课后反 思 亮点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氛围较好,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不足 进行第二乐段旋律教学时,由于经验的不足,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显得有点难消化,从而导致有部分学生节奏音准把握不够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