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6.2 密度(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训练】6.2 密度(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17 14:15:26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第2节
密度
第1课时
密度及其特性
知识要点全练
夯实基础
D.用p=得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但物质的密
00C05a03C05C033C030C0035C05C
知识点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无关
5.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1.(青岛改编)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
A.一杯水倒掉一半
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一铁块热胀冷缩
↑m

C.一块玻璃打碎了
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
10
6.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
中正确的是
012207u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p/(kg·m)
B.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
纯水
1.0×10

0.9×10
C.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水银
13.6×10
干松木
0.5×103
D.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酒精
0.8×10

8.9×10
2.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
煤油
0.8×10
2.7×10
据,填在下表中:

体积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
质量
V/em
体积
(g·cm-8)
m/g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大
1
铝块1
54
20
2.7
C.物质状态变化时密度不变
D.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
2
铝块2
108
40
2.7
较大
3
松木1
108
216
7.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乙物质的密度为
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
4
松木2
10
20
0.5
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
(1)上表空格处为
质是
(2)比较1、2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
(3)比较2、3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
正确的是
()
(4)比较1、4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
的质量减小
知识点2密度及其特性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
3.小明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
减小
“铜比铝重”。小明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

()
不变
A,铜的体积比铝大B.铜的密度比铝大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
C.铜的硬度比铝大D.铜的质量比铝大
密度减小
9.铝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常温下它的密度是
4.下列对密度公式p=罗的理解正确的是(
2.7×103kg/m2,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现将某铝
片扭曲变形,则它的密度将
(填“变
B.物质的密度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大”“变小”或“不变”)。
C.物质的密度由它的质量、体积所决定
103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要点全练:1.BD2.(1)秒表(2)较小时间(3)C
知识要点全练:1.B2.B3.D4.D5.1mm0~3cm
(4)偏大3.B4.C5.皮尺秒表路程时间5.9
1.351.35×106.B1.367.D8.D9.1min
6,06.稳定测量时间运动改变气泡的大小或使
停表0.1s200.0s乙甲10.338.311.C
玻璃管倾斜
12.D
规律方法全练:1.B2.B3.B4.A5.变速1.9
规律方法全练:1.A2.D3.B4.2.62.70分度值
探究创新全练:1.D2.21843.60
不同5.50.01.66.337.57.11.108.诚小误差
专题训练(一)速度计算
四75.2cm9.(1)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1.解:(1)从图可知,该车的行驶速度为=60km/h。
(2)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
(2)“南国桃园9km”表示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路
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探究创新全练:1.C2.B3.A
程为=9km,:。一广…心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
第2节运动的描述
9 km
时间1一一0=0.15h.答:1)该车的速度是
知识要点全练:1.D2.位置做3.D4.D5.A
60km/h:(2)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0.15h。
6.汽车自己7.参照物月亮地球8.A9.C
2.(1)G1212
(2)解:根据列车时刻表中信息可得乘坐
10.运动静止11,静止运动12.河岸相对性
G1212到达南京所用时间t=18:44一10:29=8.25h,总
规律方法全练:1.AC2.B3.B4.D5.A6.D
7.机械运动8.太阳9.地面(或红毯)摄像机
路程-1512km,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奇
探究创新全练:1.D2.B
1512km=183.3km/h。答: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8.25h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83.3km/h。3.4034.(1)12(2)205.6
知识要点全练:1.C2.A3.(1)100km/h(2)90km/h
5.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
254.(1)乙通过的路程(2)10(3)后5.D6.A
了儿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
7.甲0.758.D9.5min37.5s2.4
用时间=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规律方法全练:1.D2.D3.D4.B5.C6.30
7.1.68.解:(1)军队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s=L十
三=9o0km=1o0km/h。(2):0=÷,4-=14km/h=
t
Lw队=1800m十360m=2160m,军队前进的速度v=
40m/s,,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西=40m/s×
三=2160m=4m/s。(2)军队全部在桥上行走的路程
t9×60s
258=1000m,火车的长度L*本=一L=1000m一
=L-Lma=1800m-360m=140m,由=子,有
400m=600m。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是100km/h:(2)火车的长度是600m。6.解:(1)由题
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兰=1440m=360s.
4m/8
意可知,甲的速度为m=90m/min=90m=1.5m/s。
60s
答:(1)军队前进的速度是4m/s:(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
上行走的时间是360s。
(2)乙的速度为吃=60m/min=60m=1m/s,出发一段
60s
探究创新全练:1.A2.16速度逐渐变小4
时间后两人在距中点120m处相遇,则说明甲比乙多走了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