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第3章《物态变化》复习与提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训练】第3章《物态变化》复习与提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17 14:15:26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第三章
复习与提高
一、本章高频考点梳理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
2.凝固: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
1.温度
做凝固,凝固
热。如水结冰等。
(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
时的温度叫做熔
叫做温度。
点,液体
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
(2)常用单位:
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
4.晶体和非晶体比较
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沸水的温度定
(1)晶体

℃;0℃和100℃之间分成100
①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
,继续
等份,每等份代表
②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
,继
2.温度计

(1)原理:
进行工作。
③实例: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
(2)分类及比较:
(2)非晶体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①熔化条件:持续
②凝固条件:持续
用途
测物体温度
考点3汽化和液化
1.汽化
量程
20110℃
-3050℃
(1)定义: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
程叫做汽化,汽化
热。如酒精挥
分度值
发等
所用
水银,煤
酒精(红》
水银
(2)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体
油(红)
汽化方式
沸腾
蒸发
特殊
玻璃泡上方
构造
有缩口
发生部位
液体
液体

使用前甩几
使用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
下,可离开人
达到沸点,继续
方法
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
体读数
吸热
(3)使用方法:
剧烈程度
剧烈
缓慢、平和
①估: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

沸点与气压有
②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液体的温度、液
关,液体的沸点

体的
影响因素
随液面上方气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

液面上方空气
压的
④放: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
而升高
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

液体及与之接
吸热,液体温度
温度变化
触物体的温度
⑤读: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
相同点
都是
现象,都要

要与液体的液面
2.液化
考点2熔化和凝固
(1)定义: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
1.熔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
程叫做液化,液化
热。如雾、露的形
做熔化,熔化
热。如冰雪消融等。
成等。
047
第三章物态变化
(2)液化的两种方式:一是
(如草
【易错点】
地上品莹的露珠),二是
(如
“白气”和水蒸气的区别:水蒸气是气态,用肉眼
储存在钢瓶内的液化石油气)。
无法观察到,“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
考点4升华和凝华
滴。“白气”形成的原因: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
1.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
温度较低的物体,放热液化形成小液滴,如冰棒
程叫做升华,升华
热。如衣柜中的樟脑
周围骨的“白气”;②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
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灯泡灯
较低的空气时,放热液化形成小液滴,如冬天,人
丝变细等。
嘴中呼出的“白气”。
2.凝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
程叫做凝华,凝华
热。如霜、雾凇、雪的
形成,灯泡用久发黑等。
二、本章高频考点集训
考点1温度的估测和温度计的读数
5.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
1.(2020·自贡玫编)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
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白)糖
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
放在热锅里,由于
(填“吸收”或“放
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出”)热量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淋在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8℃
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
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板上,待糖汁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
C.普通人的身高约为2.0m
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考点3汽化和液化
2.(2020·云南)如图所示,寒暑表测出的气温是
6.(2020·邵阳)在防治新冠肺炎的抗疫战斗中,
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
罩,而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
60
这热乙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凝固
B.液化
走10
(第2题图》
(第4题图)
C.凝华
D.汽化
考点2熔化和凝固
7.(2020·徐州)使用蒸汽熨斗时,熨斗内的水变
3.(2020·河池)下列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
成水蒸气,这种物态变化的名称是
()

)
A.熔化
B.凝固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C.汽化
D.凝华
B.盛夏,河面上形成雾
8.(2020·潍坊)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个
C.深秋,草地上形成霜
“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
D.严冬,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
4.(2020·枣庄改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
确的是
()
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正确的是
(
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
D.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9.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
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的乙房间,玻璃窗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
物理·八年级·上册·RJ048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要点全练:1.BD2.(1)秒表(2)较小时间(3)C
知识要点全练:1.B2.B3.D4.D5.1mm0~3cm
(4)偏大3.B4.C5.皮尺秒表路程时间5.9
1.351.35×106.B1.367.D8.D9.1min
6,06.稳定测量时间运动改变气泡的大小或使
停表0.1s200.0s乙甲10.338.311.C
玻璃管倾斜
12.D
规律方法全练:1.B2.B3.B4.A5.变速1.9
规律方法全练:1.A2.D3.B4.2.62.70分度值
探究创新全练:1.D2.21843.60
不同5.50.01.66.337.57.11.108.诚小误差
专题训练(一)速度计算
四75.2cm9.(1)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1.解:(1)从图可知,该车的行驶速度为=60km/h。
(2)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
(2)“南国桃园9km”表示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路
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探究创新全练:1.C2.B3.A
程为=9km,:。一广…心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
第2节运动的描述
9 km
时间1一一0=0.15h.答:1)该车的速度是
知识要点全练:1.D2.位置做3.D4.D5.A
60km/h:(2)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0.15h。
6.汽车自己7.参照物月亮地球8.A9.C
2.(1)G1212
(2)解:根据列车时刻表中信息可得乘坐
10.运动静止11,静止运动12.河岸相对性
G1212到达南京所用时间t=18:44一10:29=8.25h,总
规律方法全练:1.AC2.B3.B4.D5.A6.D
7.机械运动8.太阳9.地面(或红毯)摄像机
路程-1512km,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奇
探究创新全练:1.D2.B
1512km=183.3km/h。答: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8.25h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83.3km/h。3.4034.(1)12(2)205.6
知识要点全练:1.C2.A3.(1)100km/h(2)90km/h
5.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
254.(1)乙通过的路程(2)10(3)后5.D6.A
了儿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
7.甲0.758.D9.5min37.5s2.4
用时间=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规律方法全练:1.D2.D3.D4.B5.C6.30
7.1.68.解:(1)军队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s=L十
三=9o0km=1o0km/h。(2):0=÷,4-=14km/h=
t
Lw队=1800m十360m=2160m,军队前进的速度v=
40m/s,,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西=40m/s×
三=2160m=4m/s。(2)军队全部在桥上行走的路程
t9×60s
258=1000m,火车的长度L*本=一L=1000m一
=L-Lma=1800m-360m=140m,由=子,有
400m=600m。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是100km/h:(2)火车的长度是600m。6.解:(1)由题
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兰=1440m=360s.
4m/8
意可知,甲的速度为m=90m/min=90m=1.5m/s。
60s
答:(1)军队前进的速度是4m/s:(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
上行走的时间是360s。
(2)乙的速度为吃=60m/min=60m=1m/s,出发一段
60s
探究创新全练:1.A2.16速度逐渐变小4
时间后两人在距中点120m处相遇,则说明甲比乙多走了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