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Q:结合所学思考为何标题中要用“全面爆发”表述。
因为在德国闪击波兰以前就局部爆发了。
1931年9月18日,日军攻陷沈阳,中国开始抗日战争,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
Q: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闪电战”:二战中德国常用战术,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袭方式,不宣而战,快速切割敌军主力制敌取胜。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Q:二战的主战场?
27天内征服了波兰;4小时征服了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法国
(1)东方主战场
日本
VS
中国
(2)欧洲西线战场
德国
VS
丹、挪、荷、比
法国
英国
(3)欧洲东线战场
德国
VS
苏联
(4)北非战场
意大利
德国
VS
英国
法国
(5)太平洋战场
日本
VS
美国
①
②
③
④
见证两次世界大战的福煦元帅车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海滩撤退的场面
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海滩丢弃的装备
德国攻占巴黎
1940年6月22日签署法国向德国投降书
法国人民为法军溃败而哭泣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27日英国开始“发电机计划”,动用8500艘船只,经8昼夜撤走了33万8千226人,其中2/3是英军。此役中动用了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各种船只,包括驱逐舰、海峡渡船和私人游艇。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
1940年4月,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
1940年5月,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1940年5月,进攻法国,6.14日,德军进入巴黎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941年6月,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英国首相丘吉尔领导英军粉碎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英国女王夫妇走上街头,视察遭到破坏的房屋建筑。此举极大地鼓舞英国人民的斗志 。
丘吉尔在与兰姆塞海军上将一起察看作战地图
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机——“喷火”式战斗机
丘吉尔在前线视察
1941年1月9日,希特勒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承认,在德国没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之前,占领英国的举动是行不通的…………在这次军事会议上,西特勒还正式提出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他说:“假如俄国被消灭了,那么日本的压力就大大减少了,更重要的是美国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苏 联
德国
1939年8月23日,苏德两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请从苏德两国角度分析条约签订的原因。
苏: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纳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
德: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
战役名称 时间 结果 意义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0月
苏联胜利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7—1943.2
苏联胜利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欧洲东线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东线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太平洋战场
日本航空母舰上担负轰炸任务的战机
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中后开始沉没的情景
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太平洋战场 主要国家 著名事件 时间
结果
意义
日本、美国
“珍珠港事件”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美国加入二战(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
欧洲大部分地区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
西太平洋地区
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
东方战场·中国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贰·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式的转折
转折1: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标志
内容 意义
背景
标志
内容
意义
转折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意义
转折3:
中途岛战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日军出动了8艘航空母舰、11艘战死舰、80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700余架舰载机,于1942年6月4日发动进攻,结果日军4艘精锐的航空母舰被击沉,损失了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而美军仅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和100余架飞机。日本再也不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日本从此丧失太平洋战场主动权,美军开始掌握主动权。
转折4:
沙漠之狐
隆美尔
沙漠猎手
蒙哥马利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点
时间:1942年6月—1942年10月
结果:北非战场出现了有利于盟军的态势,从此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
转折5:
意大利投降
时间
影响
1943年7月
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
转折6:
诺曼底登陆
苏德战场
第二战场
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时间
影响
1944年6月
叁·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开罗会议
时间:
参会国:
内容:
雅尔塔会议
时间:
目的:
参会国:
内容:
1943年11月
中美英
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1945年2月
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美英苏
①②③
雅尔塔会议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波茨坦会议
时间:
参会国:
内容:
1945年7月
美英苏
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
战争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材料一
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材料二:
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材料三:
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性质:一场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Q: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历史原因:
直接原因:
客观原因:
根本原因:
胜利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引起德国和日本的不满。
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加速了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Q: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启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侵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
各国军民的英勇斗争;
法西斯侵略不得人心。
启示:
和平来之不易,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表格归纳梳理二战全过程
序幕
全面爆发
逐步扩大
最大规模
走向联合
转折
走向胜利
结束
193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
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场形成
欧洲西线战场:德国进攻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北非战场结束:1943年7月,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欧洲东线战场(苏德战场):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联赢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在东方,中国牵制大部分日军,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1945年2月,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军行动
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比较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起止时间
交战双方
主要战役
性质
结果
战后世界格局
相同点 不同点 ①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②都形成战后新的世界格局;③都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①一战是直接的全面战争,二战是逐渐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同盟国 VS 协约国
轴心国 VS 反法西斯联盟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学好历史
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