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上册第2课课时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 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五千言,下列属于其主张的是( )
A.“尽地力之教” B.“兼爱”“非攻”
C.“为政以德”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墨子批评儒家“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的主张,认为这会导致“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儒家“知命论”的误解。下列儒家言论中能为该学者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D.“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认为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荀子提倡“隆礼”,同时强调礼的作用是“别”,是“明分使群”,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主张以法入礼,严格上下伦理等级秩序。儒家这一思想的发展( )
A.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 B.助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D.为礼乐制度的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5.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诸子百家思想中代表平民利益的是( )
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君主独裁”
B.孔子主张“仁政”,强调“以德治民”
C.墨子主张“兼爱”“节用”,反对战争
D.老子主张“无为”,提倡顺应自然规律
6.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些思想( )
A.体现了百家思想的争鸣 B.反映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C.保证了中央集权的建立 D.体现了国家统一的趋势
7.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等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B.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C.夷夏观念开始消失 D.战国七雄已经形成
8.春秋时期,中小商人“负任担荷,服牛招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富商大贾更是“金玉其车,交错其服”,南通于楚,北适于晋,东抵于齐,西达于秦,周游列国。这一现象表明( )
A.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各地间经济联系的加强 D.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分工
9.孔子在音乐方面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用礼乐调整社会风气;墨子认为音乐让国君一人独自欣赏则了无生趣,让臣子一起欣赏必然耽误政事,让劳动者欣赏必然耽误工作时间。孔子和墨子对音乐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 )
A.西周礼乐制度等级森严 B.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
C.分封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10.老子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墨子提出“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三人的这些言论都( )
A.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B.否定传统社会秩序
C.说明复古已成为潮流 D.具有强烈民本色彩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
材料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史料反映的道家和法家的治国主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战国时期七国君主和十六国时期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君主都自认为是炎黄的后裔,而炎黄是华夏文明始祖,这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统一趋势增强,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民族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各位君主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而非各位君主都尊宗敬祖,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思想主张,D项正确;“尽地力之教”属于法家思想,排除A项;兼爱、非攻是墨子的观点,排除B项;“为政以德”是孔子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可知,墨子认为儒家服从天命,这会导致官吏和百姓怠于职事,缺乏进取精神。”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思想,强调人要控制天命并利用它,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作为反驳墨子批评儒家的依据,C项正确;“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体现了安于天命,不能作为依据,排除A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强调的是修养论,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强调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即推行礼制需要自觉性;而荀子主张“隆礼”主张以法入礼,由此可知荀子强调礼的社会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推行礼制的强制性。这一变化体现了儒者对于社会礼崩乐坏社会现实的进一步认识,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荀子思想属于百家争鸣的表现,排除BC项;孔子的思想,主张恢复礼乐制度,而荀子的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主张重建礼乐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墨家代表墨子主张“兼爱”“节用”,反对战争,反映了平民愿望,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项正确;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君主独裁,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A项;儒家代表孔子主张“仁政”,强调“以德治民”,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道家代表老子主张“无为”,提倡顺应自然规律,主张循礼复古,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孟子和《吕氏春秋》都强调了大一统,这是思想界追求国家统一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突出两者观点的趋同性,排除A项;B项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B项;“保证”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等并称七雄”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对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也认同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B项正确;秦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印证“开始消失”,排除C项;战国七雄已经形成只是现象,并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材料意在强调华夏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材料反映春秋时期商业活动范围广,甚至是“周游列国”,说明各地间经济联系的加强,C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商业活动范围广,无法体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孔子和墨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对于礼乐制度的认知截然不同。在西周时期,礼乐制度是全社会的生活准则,结合所学可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因此孔子和墨子对礼乐制度的认知有所不同,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礼乐等级制度遭到破坏,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礼乐制度是生活准则而非艺术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得出老子对现实不满,因此要避世。而孔子主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想要回到周代的秩序,说明对现实了是不满的。“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可得出墨子向往古代圣贤的生活,说明他也对现实不满。因此三个人都对现实不满,A项正确;他们只是对现实的不满,并不否定现实秩序,排除B项;复古不是潮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排除D项。故选A项。
11.(1)“为政以德”;“仁”和“礼”;“仁政”和“民贵君轻”。
(2)道家的治国主张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但在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法家的治国主张不仅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
【详解】(1)思想主张:依据材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得出为政以德;依据材料“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得出仁和礼;依据材料“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得出仁政;依据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出民贵君轻。
(2)道家:依据材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得出道家的治国主张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依据材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得出但在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
法家:依据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得出法家的治国主张不仅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材料“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得出也为后来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