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爱的小马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信、独立、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能准确把握歌曲节奏和旋律。引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体验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二声部的和声美。
3.能与同学配合进行合唱、体验在合作中伴唱的乐趣。
【教学设想】
《我心爱的小马车》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台湾童谣,曲调明快活泼,词意简练,十分朗朗上口。本课教学中将歌曲加入了简易的二声部伴唱设计,使歌曲更富有韵律感。采用打破原来固有的学习顺序,借助心理学的首轮效应,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伴唱部分进行学习,再进一步师生配合演唱,体验二声部合唱中的和声美,而后,再完整学习新歌《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重点】
能自信、独立、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作演唱
学生在合唱中相互配合,倾听另一声部的同时唱准自己的声部。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奥尔夫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情境导入,互动学习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新朋友,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猜猜它是谁
(点PPT)
师:它是谁?
生:马
师:我们再来仔细听听这段马蹄声,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模仿一下这马蹄声吗?
(点PPT)
(一)节奏编创
师:谁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模仿马蹄声
生:模仿
弹舌、拍手、跺脚
预设问题:
1、全是拍手。师:拍手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你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吗?
2、拍的速度慢。师:你能让你的马儿跑得再更轻快一点吗?
生:
师:真是一匹欢快的马儿,老师将你刚拍的节奏写下了
(写节奏)
(二)难点教学,学习伴唱部分
师:老师在前面加上一段欢快的旋律,咱们一起唱一唱拍一拍
(旋律一次,填词一次)
(三)师生合作,感知歌曲体验合唱
师:看到你们唱得这么好老师情不自禁的想起一首歌。演唱之前老师想邀请你们用这段旋律为老师伴唱,没有老师的手势就不要停下,一直一直的反复。边唱边听,注意节奏和音量的控制。
(师生合唱)
师:真不错,老师刚才唱的这首歌啊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台湾童谣。旋律朗朗上口。
三、新歌教学
(一)复听歌曲,进一步感知
咱们完整的听一听,感受一下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儿。
(点PPT)
师:谁来说说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儿呢?
生:愉快、轻快、活泼
师:那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学一下这首歌曲。
(二)学唱旋律
1.学唱歌谱,找出节奏音准相似点
学唱旋律(两小节一次,逐句教学)
师:先来唱唱旋律,两小节跟唱一次。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首歌曲里头这两句的旋律特点
生:相同,不同
(预设)
生:这里有个点。
生:这里的音高和那的音高不一样
师:说得很好,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你能说说这个点的名字是什么吗?
生:附点
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或者说说,我们在演唱这个部分的时候要唱多久
生:这个地方要长一拍半。
师:说的真好,表演!我们来把这两处不同的部分唱一唱
2.图谱视唱
师:跟着老师看着PPT的图谱完整的唱一遍旋律,注意相似而节奏不同的地方
3.旋律模唱
师:让我们神气的骑着马儿用“LU”的声音哼唱一次歌曲
生:模唱
(三)学唱歌词
1.听音乐熟悉歌词
师:呀,真神气!来咱们试着跟音乐轻声唱一唱歌曲。
生:
2.跟琴填唱歌词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唱一遍
3.完整演唱
4.跟伴奏演唱
师:让我们跟伴奏试一试
四、加入伴唱声部合作演唱二声部演唱
(一)带入奥尔夫打击乐器复习演唱伴唱
师:大家学得真快,那我们增加一些难度。咱们试着用这段旋律来伴唱,再来复习一下,在加上大家熟悉的打击乐器试一试(点PPT)
(二)引导小部分同学配合合作二声部演唱,注意在唱准自己的声部的同时倾听另一声部的演唱
师:我们先跟老师一起配合试一小段。老师主唱,一二组伴唱三四组认真听。
师:现在三四组来跟老师合作,一二组认真听。
(实时解决具体问题)
(三)分组带入二声部伴唱进行合作演唱
师:你们的恒拍感真好,同学们自己合作看看,一二组主唱,三四组伴唱
(学生唱)
师:很好。反过来试试看。
五、课堂小节:老师从你们身上看到了小马不达目的不休息的学习精神。这一节课我们合作得也很愉快,让我们骑着马儿唱着歌去欣赏一下台湾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