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7 23:0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7 回忆我的母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建国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组织纪律,克服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多次出国访问、会见外国领导人,增进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谊。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侮辱和打击,但受到毛泽东的保护。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原题是《母亲的回忆》,刊载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1983年中共张扬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为《回忆我的母亲》。
文体知识
回忆录
概念
是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
表现形式
可以记述人物一生的事迹,也可以讲述人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可以追述一个历史阶段,也可以描写一个生活侧面。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格式不一。
文体特点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字词积累
佃农( ) 祖籍( ) 韶关(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
和蔼( ) 妯娌( ) 周济( )
管束( ) 豪绅( ) 衙门( )
横蛮( ) 外甥( ) 不辍( )
为富不仁( ) 东挪西借( )
diàn

ǎi
shù
hènɡ
rén

shú

sháo

shēnɡ
zhóu li

chuò
shēn
nuó
“甥”单字读作一声,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 )勉强( )倔强( )强大
jiànɡ
qiǎnɡ
qiánɡ

( )济南
( )救济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横蛮:即蛮横,指(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慰勉:安慰勉励。
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不停。
初读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大意。
第一部分 1
第一部分 1
第二部分 2—13
具体展开来写母亲勤劳一生、爱憎分明和深明大义的特点。
第三部分 14—17
概括母亲对我的影响,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和纪念之意。
总写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朱德的母亲给朱德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画出文中表现母亲性格和品质的词语。
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爱憎分明
支持革命
深明大义
……
再读课文
母亲的勤劳表现在哪些具体的描写中?找出关键语段,进行赏析。
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劳动量大 劳动时间长 劳动强度大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用勤劳的家庭来写母亲的勤劳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
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1、做家务、务农任劳任怨,协调一家和谐相处,周济和照顾比自己穷的亲戚。 性格和蔼,并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2、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作者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朴素善良,同情穷苦人民
3、生活困苦,却节衣缩食送作者读书。 有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
4、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的作者许多安慰。 深明大义
5、母亲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不论联系与否,都在家过着辛勤劳作的生活。 深明大义与辛勤劳作
结合全文思考:母亲一生对作者有哪些教育和影响?
1、母亲勤劳吃苦,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作者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作者生产的知识。
3、母亲聪明能干,教给作者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总结拓展
课后小结
寄其哀,颂其德,报其恩,作者就是怀着这样的情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深明大义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光辉女性形象,她就像一座丰碑,不仅活在朱德的心中,也活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写作特色
选材——典型事件;
语言——质朴无华;
组材——时间为序,“勤劳”为线;
写法——夹叙夹议。
学以致用
老舍的《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让我们也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对母亲最真最纯的情!(不少于100字)
回忆我的母亲
板书设计




语言质朴
夹叙夹议
怀念 感激 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