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内容及解析】
1、内容:宇宙、太阳、地球
2、解析: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本节教材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该标准 , 一是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要求能够用天体系统的层次来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二是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从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体积等方面来说明。三是介绍了地球的特殊性 ,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分析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三部分联系密切 , 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先讲宇宙环境,然后提供资料,让学习者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最后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教材重点分析了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通过提供了阅读材料 “ 探索地外文明 ” ,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供活动题让学习者探究,需要到什么样条件的外星球去寻找外星人,从而学会分析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同时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通过分析给学生这样的价值体验:在太阳系中目前还找不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其他星球建立起庞大的人类生活基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 要保护好我们唯一的家园。
本节教学重点是通过天体系统的层次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中从数据中比较三大类行星的特点是难点。
二、【目标及解析】
1、目标:
(1). 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 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原因。
2、解析:
(1)通过阅读天体示意图,描述地球所在的地理环境,说明宇宙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
(2)通过对太阳概况和太阳活动的分析,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4)学会用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三、【教学问题及诊断分析】
初一、初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副科”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地理基础知识已经遗忘,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不浓厚。如何唤起他们的记忆和兴趣,是高一地理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课是高中地理学习的第一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四、【教学支持条件】
课件、课本插图、板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师:(导入)晴朗的夜晚,繁星满天的星空总会引人遐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知道有哪些天体吗?
生: 略。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去探究宇宙中存在的自然现象。)
[板书]一、宇宙(物质性、运动性)
[展示天体图片(有编号、无名称)]要求学生辨认,并说一说该天体的相关知识。
[出示讨论题,学生展开讨论]恒星和行星的区别。
师: 了解天体知识从天体的形状、组成物质、运动特征、是否发光方面分析。
(展示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小结]宇宙的由各种天体构成,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太阳石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二、自主探究,感悟教材
[ 过渡 ]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什么是天体系统?
生: 略。
师: (强调)天体系统至少由两个天体组成,同时要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来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能够列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吗?
[ 展示主要天体系统图片 ] 让学生判断天体系统的名称和不同的级别。
[ 学生活动 ] 同桌讨论, 完成天体系统的 层次框图。
师:我们平常写信除了写邮政编码外,还要写上省、县、乡(镇)、村(街道)等地址,假设有一天你和宇宙中的外星人通信,该如何书写地址呢?
生: 讨论。
(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增强探究的乐趣 )
[ 过渡 ] 从天体系统中我们明确了地球是处于太阳系中的,你知道太阳系吗?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又如何的呢?
【经典题例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________,形成了以________的天体(公共质心)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称为天体系统。
(2)此天体系统示意图中,A表示________,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填字母)。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相同(填字母)。D表示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
(3)B天体系统中最基本的天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除图中已表示的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月球围绕地球转,形成地月系;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组成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系又属于更高级的银河系;银河系和所有已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总星系。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恒星和星云。解题时只要明确上述概念就能较为顺利地回答各题。
答案: (1)吸引 质量大 (2)总星系 C B 地月系 地球
(3)恒星 星云 (4)彗星 流星体
练习:1.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B )
A.3 B.4 C.5 D.6
(2)地球是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A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宇宙
[板书]二、太阳
请学生先自主梳理知识
[ 情境创设 ] 教师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读图和分析材料:
1. 读图:图 1 . 3 太阳系模式图和表 1 . 1 思考回答
(1)太阳系的成员有哪些?(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有哪几颗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 、木 星 、土 星 、天王 星 、海王 星 )你能够描述地球的位置吗?(日地距离、地球的邻居)
( 围绕“找”字设计读图活动,培养读图能力 )
(2):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方向相同吗?(相同,自西向东,图中为逆时针方向)它们的轨道倾角相差大吗?(水星和冥王星稍大一些,其余的相差不大)是不是近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基本上在同一平面上)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偏心率接近0,轨道是近似于圆的椭圆)与其他行星比较,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 学生活动 ] 学生分组讨论。
师: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说明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2. 读图 1.5 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
(1)八大行星按其特征分为哪几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各包括哪几颗大行星?(类地行星 —— 水、金、地、火 ,巨行星—— 木、土 ,远日行星—— 天、海 )
(2)各类行星分别具有哪些特征?(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比较小,如水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 5 . 6% ,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5% ;巨行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如木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 1 316 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318 倍;远日行星中天王星、海王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大。 )
(3)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殊的地方?(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也没有特殊的地方)
(4)从以上材料的分析,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 学生活动 ] 学生将分组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分享。
( 分组合作,既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
【经典题例2】2012·杭州高一质检)读太阳系部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什么?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称为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________;卫星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体积与质量都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_;没有卫星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同向性”特征是指都________绕太阳运动;“近圆性”特征是指沿着________的轨道绕日运动;“共面性”特征是指轨道几乎在________上。
(4)图中D和E轨道之间有众多________,其运动特征基本上也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5)图中未体现出的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或大行星)运动的一种天体是________。
答案: (1)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引力中心和运动中心。
(2)A B C D B E E A B
(3)自西向东 近圆形 同一平面
(4)小行星 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5)彗星
练习:2.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D )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过渡]人们常常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你能说说地球的特殊性在哪里吗?
[板书]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
[图表分析]教师提供八大行星表面平均温度比较资料(表格)
图表1-1-1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
[学生阅读图表后,思考问题]
(1)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水星到海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有什么变化规律?(温度越来越低)这与它们距太阳的远近有什么关系?(距日越远,温度越低)
(2) 地球的平均温度是多少?( 22℃ )这和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有,日地平均距离适中)从温度条件看,你知道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吗?(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其他星球不是温度太高就是温度太低)
(3) 从地球本身的条件看,生命物质的存在还需要什么条件?(适宜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 液态水的存在 )
( 通过阅读图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能力 )
[小结](板书)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宇宙环境:运行安全、光照稳定
地球本身: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适合呼吸的大气
练习3.(2012·杭州高一质检)中国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2011年10月搭载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我国也将跻身于火星探测热潮,加入对火星的探测和研究特别是对火星生命痕迹的研究,对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推断,主要是已在火星表面发现( C )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六、【课内目标限时检测】(3分钟)
(2012·淮安高一检测)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类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离太阳大约4.4亿光年)开采矿产资源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类)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故事。据此完成1~2题。
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可能属于( B )
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河外星系 ④太阳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 )
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2012·长春高一检测)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右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3~4题。
3.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C )
A.海拔高B.电网供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
4.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 )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七、【配餐作业 】
一、选择题
“上下四方曰宇,意空间无垠;往来古今为宙,喻时间无终。”宇宙,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宇宙物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B.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C.太阳、地球、月球都是宇宙中的天体,既普通又特殊
D.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比如太阳和地球
2.宇宙中的天体系统( C )
A.由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和相互运动而形成,北斗七星也是一个天体系统
B.具有一定的层次,卫星绕相应的恒星绕转
C.总星系是目前已知的宇宙范围的全部,半径约150亿光年
D.太阳系比银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3~4题。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4.儿歌中出现的天体,属于( A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总星系 ⑥可见宇宙 ⑦宇宙 ⑧星系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⑦⑧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宇宙间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物质中,属于天体的有( A )
①太阳、月球、北斗七星 ②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③火车、轮船、巨大岩石 ④待发射火箭、待发射宇宙飞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右图中若S表示太阳,则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C )
A.四级 B.三级 C.二级 D.一级
(2011·试题调研)2010年1月15日,日环食从非洲中部的乍得开始,跨过印度洋后,经过印度、缅甸等国家,最后进入中国。在我国主要经过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山东等省,除黑龙江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观测到这次天象。下图是一位网友拍摄的照片,读后回答7~8题。
7.当图示日环食出现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D )
A.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8.日环食最壮观的景象如上图所示,图中可见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C )
A.影响南方地区的降水 B.影响北方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
C.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多发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9~11题。
9.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D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图中①、②、③、④地区中,地质历史时期积累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B.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C.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
D.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2012·深圳高一质检)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D )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13.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C )
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光能
二、综合题
14.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材料二 国际空间站。
(1)“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后,属于(B )
A.天体系统 B.天体
C.地球的一部分 D.河外星系
(2)以下事物中,与材料二图中国际空间站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D )
A.太空中的人造卫星
B.“天宫一号”中的科学家不小心丢在太空中的牙刷
C.飞行中的航天飞机
D.太空中飞行的哈雷彗星
(3)流星体、陨星、流星现象中属于天体的有哪些?为什么?
流星体是天体,流星体处于大气层之外的宇宙空间,流星现象是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与其摩擦生热发光的现象,陨星则是坠落到地球表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所以只有流星体是天体,而陨星是地球天体的一部分。
15、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E、F、G四地中,年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地。其中,年均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地,据此判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地。
(3)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
(2)E G G
(3)A 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4)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 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