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爱是教育的灵魂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1931年
1935年
华
北
事
变
1932年
一
二
八
事
变
1938年
1945年
局部侵华时期
全面侵华时期
日本
占领
广州、
武汉
八一三
事
变
南京大屠杀
1941年
日本进攻长沙
1937年
九
一
八
事
变
七
七
事
变
日
本
投
降
1944年
豫湘桂战役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的历程
战略防御
局部抗战
1931.9.18
1937.7.7
1938.10
战略进攻
战略相持
全 面 抗 战
1943.12
1945.8
1938年6月,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抗战的历程
防御阶段:
国民党发
挥主要作用
(1937.7.7
-1938.10.25)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1938.6—10万家岭战役
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1939.9—1942.1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1937.8—11
太原会战(平型关)1937.9—11
徐州会战(台儿庄)1938.1—5
相持阶段(1938.10.25-1943.12):共产党发挥主要作用---百团大战
反攻阶段(1944----1945)
全面抗战
国共合作为主体的全民族抗战
正面战场
获胜战役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万家岭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
百团大战
1938.3
1941.12--1942.1
1938.7-938.10
敌后战场
1937.9
1940.8.20--1941.1.24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策略改变的原因、内容、各方的反应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哪些党派和阶层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二)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总结了;制定了;选举了;确立了)、意义?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
2、日本宣布投降的时间?正式投降的时间?
(四)抗战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抗战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自主学习
日本对华政策变化 对国民党
对中共
对占领区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国、共的应对 国民党
中共
1.亲日派:汪精卫叛变,建伪国民政府;
2.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皖南事变”
1.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2.掀起大生产运动,打破敌人封锁。
一、众志成城,共赴国难-全民族坚持抗战
根据课本,说说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侵华出现了什么问题?
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日军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辅之以军事打击
日本为了巩固占领区而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定的进攻性打击,与国民党部队进行了南昌、长沙、枣宜等十余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较为坚决的抗击,大体保住了西南、西北的大后方地区。
1938年11月,日本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对华三原则,并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的进攻,以引诱国民政府投降。
日本对华政策变化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1931至1945年14年间日本在中国掠夺的资源、财物、粮食、榨取的劳动和蓄意破坏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值即在当时的二千亿美元以上。
日军为群众拍照办“良民证”
日军在护城河边设卡盘查
侵华日军疯狂掠夺物资
日本对华政策变化
汪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亲日派 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挽词
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为了打破日、伪军的封锁,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领导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使根据地渡过了经济上的严重困难。
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
群众性的纺纱运动
359旅将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共产党坚持抗战
国民党
共产党
青年学生
广大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界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左权将军
妇女在上海街头宣传抗日
抗战期间,各界妇女缝制衣物支援前线
兵工厂工人正在制造弹药
旅美华侨在纽约唐人街上举行筹款救国大会,劝募献金支援祖国抗战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乞丐捐款
一、众志成城,共赴国难-全民族坚持抗战
材料一: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时,意大利法西斯已投降;德国法西斯四面被围,苏联军队兵临柏林城下;大会闭幕前,德国法西斯灭亡;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节节败退。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
材料二: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召开六大,宣称:“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给即将到来的胜利蒙上了阴影。
——国民党六大
阅读材料,思考:到1945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抗战即将胜利。
国内: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两种前途
二、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中共七大的召开
二.中共七大
情景模拟:请以《新华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拟写一份中共七大召开的会议报道。
毛泽东作报告
抗日根据地:19个
根据地人口:9500万
人民军队:91万
民兵:220万
1945年4月
抗战胜利前夕
两大任务
如何尽快取得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的发展出路
二、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中共七大的召开
中共七大
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组织上: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思想上: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政治上: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二、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中共七大的召开
政
治
路
线
如何尽快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发展出路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二、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中共七大的召开
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中共七大的召开
“枪杆子里出政权”;
“游击战”;
“农村包围城市”;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八七会议——
抗战战术——
井冈山经验——
三湾改编——
“毛泽东思想”的突出内容
二、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中共七大的召开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形势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广岛
长崎
②为了彻底摧毁日军的军心,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把刚刚研制出来的两枚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对日本法西斯实施原子弹攻击,两个城市被夷为平地,大大动摇了日军的军心。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形势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
③ 苏联政府在完成对法西斯德国的最后胜利之后,于8月8日发表声明对日本宣战,派遣100多万苏联红军进入中国,进攻驻中国东北的75万日本关东军。苏联红军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9月2日,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全部投降。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形势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1944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一系列胜利,收复了大片国土,日军被迫龟缩在各铁路沿线的一些较大的城市里。
②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冠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1945年8月9日《新华日报》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③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陆军总司令部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怀抱。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2、日本投降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举行。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在经历50年的殖民奴役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参加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的中国代表合影
2、日本投降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三、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前提条件: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民族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持久抗战。)
③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④外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以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
根据所给图片思考:
抗日战争的意义何在?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840年
1894年
1900年
1949年
2012年
1945年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
世博会
2017年
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有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4、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国经过长期的反侵略战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12安倍年再次出任首相后不断制造美化和歪曲历史的言论和行为——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记者会回答日本记者提问
次会议记者会回答日本记者提问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01
1937年 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经历了多少年艰苦卓绝的奋战?
03
14年 1931年至1945年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哪一年?
02
1945年 8月15日 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04
9月3日 日本政府于南京正式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06
人员伤亡:3500万人 经济损失:6000多亿美元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
05
1937年12月13日 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