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木瓜恰恰恰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木瓜恰恰恰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17 18: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瓜恰恰恰》
——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以“生态课堂”中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协调运作,进而产生互相激发、共同参与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依据以上理论,设计本节课教学内容。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歌曲风格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
2 歌曲结构
歌曲为三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节奏相同,都由弱起小节开始,每个乐句在结束时都运用了“恰恰恰”这个词。第二乐段运用连续的切分节奏,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把欢快的情绪推向高潮;第三乐段重复了第一乐段。
3 歌曲歌词
歌曲的歌词非常生活化,歌词中的各种瓜果,反映了热带岛国的特点,充满了生活情趣。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五线谱,对于F大调的曲谱能够流畅的识读,大附点、切分节奏也能够准确的演唱。在演唱歌曲方面,通过平时课上的声音训练,能够做到轻声高位置演唱,不喊唱,个别学生有音准问题,上课时需提醒。大部分学生能够互相配合参与音乐编创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
1、节奏的练习通过模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式。
2、表演歌曲时引导学生通过拍手及其他方式进行音乐创作实践。
教学手段:
通过节奏练习、视唱乐谱的活动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结合律动、编创歌词的实践活动加深对歌曲的体会和表现。
(四)技术准备
1、下载图片。
2、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3、教材配套光盘相关材料。
4、钢琴、多媒体。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中运用视唱、聆听法进行识谱教学,并恰当的运用编创、律动等形式恰当的表现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准确地演唱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2、知道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准确的演唱弱起小结和切分音
(二)教学难点
能够随着音乐用不同的动作来准确的表现“恰恰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入:
(1)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学习的歌曲的名称,叫做《木瓜恰恰恰》。
(2)师生一起读出歌曲的名称《木瓜恰恰恰》
(3)教师提问: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4)学生思考,举手提问问题。
生问:“什么木瓜后面要加上恰恰恰?”“恰恰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唱木瓜,不是别的水果?”“这首歌曲是哪里的?”“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
(5)教师先回答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这一问题。
(6)教师介绍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国家,地跨赤道,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也称为“千岛之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印尼的风景。
(7)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印尼的人们,带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学生回答皮肤很黑,因为生活在热带地区,所以皮肤颜色黑。”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看看剩下的问题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课题《木瓜恰恰恰》,学生自己找出想要了解的内容,自己找寻答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学唱歌曲
1、范唱
(1)教师播放范唱,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听完这首歌能回答哪一个问题?
(3)教师提问:“歌曲为什么叫《木瓜恰恰恰》?”
(4)学生回答:“是因为歌曲里唱得最多的是木瓜。”
(5)教师提问:“歌曲里为什么叫恰恰恰?有什么作用?”
(6)学生回答:“恰恰恰要停顿。”“恰恰恰不是主唱。”……
(7)教师小结:“恰恰恰”在这首歌里没有特殊的含义,像“啦啦啦”一样也是一种衬词。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范唱,学生探讨“恰恰恰“的意义,弱化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
2、为歌曲加入“恰恰恰”
(1)教师:歌曲范唱中没有加上“恰恰恰”,请同学们为歌曲加上“恰恰恰”。
(2)学生:看歌词,找出歌词中的“恰恰恰”。
(3)教师:“恰恰恰”是由几分音符组成?
(4)学生:两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
恰 恰 恰
(5)教师:“恰恰恰”应该唱得轻巧还是有力?
(6)学生:轻巧!
(7)教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用轻巧的声音唱出“恰恰恰”。
(8)师生一起练习。
(9)教师播放范唱,学生在歌曲中加入“恰恰恰”。要唱得轻巧、有弹跳性,注意歌曲的结尾处没有“恰恰恰”。
设计意图:加入“恰恰恰“的练习,是为了增加学生聆听歌曲的遍数,使音乐的旋律不知不觉的进入学生的脑海里。为后来学习歌曲降低难度。
3、讲解“叫卖歌曲”
(1)教师:这首歌主要是干什么的?
(2)学生:卖东西的。
(3)教师:卖什么东西的?
(4)学生:卖水果。
(5)教师讲解:叫卖歌:流传在民间的以唱歌的方式来叫卖的歌曲。
(6)教师:歌曲里面卖了哪些水果?播放水果图片。
(7)学生看图片认识水果。
4、熟悉歌词
(1)教师:再为歌曲加“恰恰恰”,同时熟悉歌词。
(2)学生边熟悉歌词边念“恰恰恰”。
5、节奏练习
(1)教师展示课件中的节奏,学生观察节奏。
(2)教师:这条节奏的节拍?
(3)学生:四四拍
(4)教师:第一小节有几拍?
(5)学生:第一小节有一拍。
(6)教师:这样的小结叫做什么?
(7)学生:不完全小节
(8)教师:在弱拍上开始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
(9)教师示范边拍边念节奏,学生轻声跟着模仿。
(10)学生独立按节奏念歌词。第三小节的四分休止符之后要接上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打节奏,按节奏读歌词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感受这一部分节奏特点,为接下来学习歌曲做准备。
6、学唱歌曲A部分
(1)教师弹琴,学生视唱歌曲A部分旋律。
(2)学生加词演唱歌曲A部分。
(3)教师提示学生每一句的前四个音高是一样的,在唱的时候注意这几个音的音准。
(4)学生再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7、学唱歌曲B部分
(1)教师请学生观察歌曲B部分旋律节奏特点。
(2)学生:旋律中出现了很多切分音。
(3)学生说出切分音的特点。
(4)教师弹琴,学生视唱歌曲B部分旋律。
(5)学生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强调切分音中间的音是重音,演唱时要注意。
(7)学生按要求再演唱一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歌曲旋律特点,跟琴模唱旋律,培养自主学习乐谱的能力。在学习切分音时,教师适当地提示学生重音演唱要到位,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其节奏特点。
8、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弹奏歌曲第一段,学生跟伴奏演唱。
(2)学生看歌曲第二段歌词,教师强调歌词中“皮儿”的发音。带领学生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
(3)教师弹伴奏,学生跟唱第二段歌词。
(4)播放歌曲范唱,学生默唱歌曲。
(5)教师按范唱的速度弹伴奏,学生演唱。
(6)歌曲B部分采用两小节一换气的方法演唱,学生跟琴试唱,找到换气位置。
(7)学生跟歌曲范唱演唱歌曲,体会换气方法。
三、表演歌曲
1、用动作准确的表现歌曲中的“恰恰恰”
(1)师生讨论:在歌曲“恰恰恰”处加入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2)拍腿、拍手、跺脚等动作。
(3)学生分组,每组在“恰恰恰“处表演不同动作,一起完成歌曲表演。
(4)教师提高难度,要求学生手脚并用,完成歌曲表演。
(5)鼓励学生自己编创身体动作。
2、在“恰恰恰“处编创歌词
(1)教师提示学生卖水果还可以用什么语言?
“快来买”、“真甜呀”……
(2)学生思考,自己想出四个词替换“恰恰恰”。
(3)用替换的词语演唱歌曲。
3、教师小结:我们用加动作和换歌词的方式表现歌曲,都是为了让歌曲变得更丰富,让更多的人来买。这就是叫卖歌曲。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小结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叫卖歌曲?学生回答:《卖报歌》
2、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下叫卖歌曲,感受叫卖歌曲的特点。
3、下课
六、学习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
本课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贯穿始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歌曲学唱的过程中、歌唱表现力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在编创过程中,小组之间自评和互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建立师生互存的“生态课堂”
基于对“生态课堂”的理解,本节课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找到自己想学习的内容,想了解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找寻答案,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与实践,在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学会歌曲,感受音乐的情感。
(一)重难点的解决
歌曲中的弱起小结和切分音是歌曲演唱的难点,教师通过听节奏,打节奏,按节奏读歌词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感受其特点,提前减少了学唱歌曲的难度,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能轻松自如的表达歌曲情感。
(二)编创肢体动作和歌词
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用肢体动作、歌词来表现歌曲,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使学生能够踊跃参与编创活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配合意识和协调能力。
八、教学反思
1、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但是还有少数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的关注度不够。
2、教师的语言稍多,还应适当减少,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表达歌曲情感、表现歌曲。
3、师生在录制的过程中有些拘谨,反映了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方面要多培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