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教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1-14 20:49:01

文档简介

课题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 课型 新授
编写 张 宏
集体研讨时间 月    日 使用修改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性质。2.知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3.了解酸具有的共同性质。4.理解酸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对过对酸的通性的学习,增强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 通过对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浓硫酸的使用与稀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 酸的通性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酸的通性的原因分析。
教学用品 仪器 试管、烧杯、、玻璃棒、、滴管、试管架、滤纸等
药品 盐酸、硫酸、石蕊、 酚酞、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锈铁钉
其它 课件、学案等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环节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生活中的酸和碱问题1.水果未成熟时为什么大多是酸的?问题2.你知道食醋有哪那些妙用?问题3怎样用草酸去除衣服上的蓝墨水和铁锈?问题4.蚂蚁咬伤后应怎样去除痛痒?问题5,如何改良酸性土壤?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课上通过多媒体投放资料或图片导入情景,学生进入情境,随情景展开联想和思考。
自主学习 生活或学习中你遇到过哪些酸和碱?如何区分酸和碱?浓硫酸和浓盐酸有哪些特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你知道酸的哪些性质?你能写出相应反应方程式吗?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圈划,检查学生预习及自主完成学案学习情况
探究与交流 知识点1 :酸碱指示剂【实验10-1】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变化问题1:如何从植物的花瓣活果实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并检验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问题2 :如何用石蕊和酚酞区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显示的颜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知识点2:几种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问题1盐酸和硫酸物理性质有什么不同?[探究示实验10-2](1)观察并对比浓盐酸与浓硫酸颜色状态的不同(2)打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瓶盖,观察瓶口现象有什么不同?(3)一般可用下图装置用浓硫酸干燥一些气体,这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你知道浓硫酸可干燥哪些气体吗?气体→(【典型例题】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的变化是( )A.溶质的质量都减小B.溶剂的质量都减小C.溶液的质量都减小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跟踪训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会产生哪些影响?问题2 :浓硫酸的腐蚀性以及如何稀释浓硫酸【探究实验10-3】浓硫酸腐蚀性实验【探究实验10-4】如何稀释浓硫酸?【探究实验10-5】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不把水倒进浓硫酸中?一旦浓硫酸粘到皮肤或衣服上。应怎样处理?盐酸(浓)盐酸(浓)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吸水性打开瓶盖能否形成白雾溶于水是否放出大量的热保存方法问题3.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1):酸是否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回顾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讨论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发生反应?有哪些现象?能否写出化学方程式与盐酸反应与硫酸反应MgZnFe(3)盐酸硫酸能否除铁锈?化学方程式HCl+Fe2O3H2SO4+Fe2O3跟踪练习2 能否将生锈的铁制品长时间放在酸中除绣?写出方程式(4)酸还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典型题例】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用右图来表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Z、Y B.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C.X、Y、Z依次可能是Mg、Zn、Fe 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Y>X 指导学生课前完成课本49页得“活动与探究”,从家中收集食醋、汽水、雪碧、洁厕灵、石灰水、苏打水等物品,(教师也可适当提供 一些),分组实验、探究自制的指示剂及石蕊酚酞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色。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的现象并将变色情况填写在教材49页的表格中归纳小结指导记忆方法:紫色石蕊酸红碱蓝;无色酚酞碱红酸不变分组观察讨论,对比不同,填表并展示交流小组讨论,并展示交流思考、联想、讨论、交流教师演示实验,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并将现象填写在51页表格中。明确使用浓硫酸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稀释浓硫酸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1)倾倒方向:将浓硫酸倒入水中(2)倾倒速度:缓缓地(3)沿着器壁倾倒:防止溅出(4)手摸烧杯壁感到发烫,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5)不断的搅拌:散失热量指导学生观察现象:液滴飞溅并引导分析原因。一旦浓硫酸粘到皮肤或衣服上,明确处理方法:应先擦→后洗→再涂对比归纳填写学案表格分组完成课本53页“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完成【实验10-6】观察,填写53页表格明确:(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学生讨论,明确该类反应类型及发生条件复习有关方程式的书写并填写学案表格:归纳: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发反应生成氢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取出,洗净观察。讨论交流记录引导学生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释为何不用此反应在小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产生氢气的快慢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金属的化合价和相对原子质量决定。
梳理整合 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盐 酸硫 酸特性与石蕊作用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诊断评价 1.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 无色2.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 。3.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硫酸具有酸性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食盐能溶于水4.酸长时间放在敞口容器中,盐酸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性;将浓硫酸长时间放在敞口容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这是因为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性※5.氢碘酸(HI)与盐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酸的化学性质:⑴ ;⑵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课后P58 第5题课外作业:同步学习中开放性作业
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 由生活中常见的有酸味的物质引出课题,进而逐步学习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后反思 于简单处着手,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PAGE
5课题 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复习 课型 复习
编写 张 宏
集体研讨时间 月    日 使用修改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酸碱指示剂的性质;2.进一步明确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4.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及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理解掌握溶液的pH。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2.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2.体验化学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时间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2.酸和碱的化学性质;3.中和反应;4.pH的意义。
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什么是酸、碱(酸、碱通性的原因分析);2.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环节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回顾与交流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酸碱有哪些?,它们有很多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谈谈你的认识(2)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玉日本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 知识点1 :常见的酸和碱 问题1:常见的酸 ——盐酸硫酸的对比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分鉴别开来?对比盐酸与硫酸物理性质及特性的有哪些不同? 问题2. :常见的碱NaOHCa(OH)2色 态俗 名溶解性置于空气中的变化知识点2 :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问题1: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石灰水,请你用尽可能多的化学方法把它们区别开?(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以其中一种鉴别方法为例,描述鉴别过程(操作、现象、结论)方案编号 实验、现象、结论(用文字叙述) 1 2 3 问题2:你能总结酸和碱各自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下原因吗?问题3:酸和碱各自有不同的化学性质,酸和碱能否反应?怎么借助实验判断舍碱确实发生了反应呢?问题4.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你能判断它们都是进行哪些操作得到的变化曲线吗?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教师强调“酸”和“碱”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体会了解学好复习好本单元对学好化学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完成表格,同时归纳小结、对比盐酸与硫酸物理性质及特性的不同强调指导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及使用时安全注意事项。根据表格,展开自学,掌握知识要点,并查缺补漏。总结归纳常用的干燥剂及适合干燥的气体..组内讨论交流,组间交流展示补充并评价。回顾交流,师生总结盐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等碱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引导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解释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各小组尝试构建知识结构并展示评价回顾中和反应概念及探究如何通过实验证明酸和碱确实发生中和反应呢?进一步认识中和反应的定义及反应实质。指导学生从曲线走势判断,组内讨论交流,明确pH与酸碱度的关系,指导正确的测定pH的方法。明确 :酸和酸性,碱和碱性的不同
定位 提升     
知能应用 例1 :在《酸和碱》的实验课上,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从试剂中取用完药品后,没有及时盖上瓶塞。老师没有正面训导,而是让同学们讨论了下面一个问题:如果把下列物质分别暴露在空气中,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它们的质量将会怎样变化?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固体           ;④熟石灰            。根据讨论你能总结归纳一下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吗?①            ②            ;③            。例2 (09临沂中考)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已知甲和乙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下图表示向甲中滴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所获取的信息:⑴甲是  ; ⑵乙是         ; ⑶          ;⑷           。例3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与结论]⑴ 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⑵ 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 分析、讨论、交流、判断、理解、总结相应物质的特性及药品的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参考答案】①浓盐酸:挥发,质量减小②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③烧碱固体:吸水潮解,吸二化碳变质;质量增加④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变质,质量增思考 、 辨析、讨论、交流方法指导:分析题意时注意文图结合。解题的关键抓住“一标、一势、三点”(即纵、横坐标,曲线走势,曲线的起点、转折点)注意答案的开放性.答案:⑴是氢氧化钠溶⑵是盐酸溶液 ⑶⑷两问答案开放,合理即可。思路分析:该题是一开放性得综合实验探究题。重在考查化学实验设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对比归纳酸和碱的不同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师生共同交流评价。参考答案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HCl (填化学式)。选择的试剂是 紫色石蕊试液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加入过量的 碳酸钙 ,反应完成后过滤
达 标 测 试 1.福建泉州是白蚂蚁的高发地区,白蚂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 )A.钢筋 B.铜制品 C.大理石 D.铝合金。2..盐酸和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石蕊试液反应3.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下面是几种作物生长对土壤要求的最佳范围:茶树pH5.0~5.5、西瓜pH6~6.8、玉米pH6~7、甘草pH7.2~8。某地土壤显微酸性,则该地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茶叶 B.西瓜 C.玉米 D.甘草4.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组 合可能是( )A.稀盐酸和碳酸钠 B.水和生石灰C.锌和稀盐酸 D.水和硝酸铵5.(2010.陕西省))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1)图中M应为 类物质。(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______ (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______ 反应生成H2
作业设 计 同步学习中单元检测题
最佳教学问题解决方 案 梳理酸碱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教后反思 酸和碱是中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许多学生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常见的碱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酸

碱的化学性质
H+ OH–
中和反应
酸碱指示剂
某些金属氧化物
活泼金属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课题 第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 课型 新授
编写 张 宏
集体研讨时间 月    日 使用修改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2.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2.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能力
教学重点 1.中和反应的概念和意义2.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学难点 1.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2.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
教学用品 仪器 烧杯、、滴管、玻璃棒、pH试纸等
药品 石蕊、 酚酞、、氢氧化钠 溶液、盐酸、硫酸
其它 课件、学案等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环节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新华网:重庆大足县2010年7月21日,一辆满载15吨硫酸的运输车,突然发生泄漏,大量浓硫酸直喷而出,流入公路排水沟,危机县城居民饮水主河流。运输车在泄漏状态下行驶出大约10公里路程后,才发现泄漏情况,并报警求助。消防官兵立即开展紧急处置,并调运10吨石灰对硫酸进行处理。经过多部门近4个小时的联合处置,现场全部清理完毕,险情得以排除。 教师导入情景,学生进入情境,随情景展开联想和思考
自主学习 问题1 什么是中和反应?问题2 中和反应在我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那些应用?问题3 你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圈划,检查学生预习及自主完成学案情况
探究与交流 知识点1 :中和反应【实验与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如何通过判断证明二者恰好反应?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①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无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②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盐酸后红色逐渐退去③取①中变为无色的溶液2滴滴在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加热无色溶液逐渐变成红色问题1:在上述实①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怎样改进这个实验,就能看出二者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呢问题2 :实验②中加入酚酞的目的是什么?还可用什么方法探究二者恰好中和呢?问题3: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呢?你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跟踪练习】其他酸和碱也有类似的反应,请你写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问题4:观察上述三个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叫盐?问题5 : 什么是中和反应?问题6: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典型题例】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D )A该反应生成成盐和水。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D.由图可以看出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知识点2 :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1 :一块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作物生长,应怎样进行改良?若土壤显碱性,又该怎样改良?问题2 :如果胃酸过多应该怎么办呢?可用哪些药物进行治疗呢?其作用原理是什么?请写出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方程式问题3: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哪些溶液消除痛痒?问题4:你还知道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的应用?【典型题例】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用白醋去除水垢用活性炭去除冰箱的异味用塑料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知识点3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问题1利用酸碱指示剂能否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问题2溶液酸碱度和酸碱性有什么关系?问题3 :你知道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吗?【典型题例】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D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问题4:了解溶液酸碱度有哪些重要意义?问题5:你知道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吗?【典型题例】.(2010临沂中考)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2 (填序号)。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小组讨论交流,设计不同的方案,师生评价并选择最佳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探究,观察记录现象分析推理的出结论。学生思考交流:无法判断(溶液无变色、无沉淀、无气泡等)学生思考交流:加入酚酞的目的是通过其颜色变化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程度 学生根据提示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 l=NaC l+H2O 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学生讨论归纳:1.都生成了水2.都生成了一类象NaCl、CaCl2、Na2SO4 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结论: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视频播放动画,学生观看反应过程中微粒的运动过程,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思考、讨论交流、明确答案进一步明确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教师可指导学生上网搜集有关资料,课上小组展示交流,资源共享。也可由老师投放资料或视频。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得出结论:酸性土壤用熟石灰改良,碱性土壤用碳酸水改良,胃酸过多吃一些弱碱性能药物Al(OH)3+3HCl=AlCl3+3H2O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判断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明确仅仅表示酸碱性是比较粗糙的,更精确的表示方法是pH学生看书总结:溶液酸碱度和酸碱性的关系规定: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范围为0~14。①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②中性溶液pH=7;③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活动和探究: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生阅读课本,掌握挣确的测定方法。老师提供几种常见的溶液,如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等,让学生分组测定测定pH并学会读书布置学生回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并做好记录并与图10—17对比学生知道,用广泛pH试纸得出的数值只能是整数。学生讨论,明确结论:不能,预先润湿相当于对溶液进行稀释。测定盐酸,酸的浓度降低,pH比实际的要大;测定氢氧化钙溶液,碱的浓度降低,pH减小;而对蒸馏水而言,稀释前后溶液总呈中性,故pH不变阅读教材62——63页讨论交流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提供一些资料展示兴趣小组课下完成的探究实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洗发护发指导。方法指导:抓住图像的“三点一趋势”引导分析,即:起点、拐点终点和变化趋势。
梳理整合
诊断评价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uO+H2Cu+H2O B.6HCl+Fe2O3=2FeCl3+3H2O C.2H2+O22H2O D.NaOH+HNO3=NaNO3+H2O
2..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单质都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3.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4.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物质橘子泡菜葡萄玉米粥pH2.9~3.53.0~4.03.5~4.56.8-8.0选项ABCD5..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熟石灰m克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 克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6.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完成选择 (1)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 )(3)向硫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钙 ( )(4)向硫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 )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课后P58 第5题课外作业:同步学习中开放性作业
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
教后反思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