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学习“累”、“添”等15个生字,学会写“唱、旺、浑、轻”四个生字。
2. 学习默读,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初步学习默读的好处,激发学生对默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插图、填空式语言,尝试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默读找到小白兔家着火的原因,并能按照顺序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引入课题
1. 出示雪景图,读课题。
二、学习默读 初读感知
(一)学习新方法——默读。
(二)多次练习默读,闯关挑战
1. 闯关一:第一次默读,尝试运用新方法。
(1)自评,学习单中打默读星。(P出示评价标准)
(2)了解学生在默读中遇到的困难。
(3)反馈:通过刚才的默读,你了解到了什么?(故事主人公、发生的事情)
2. 闯关二:第二次默读,寻找信息。
(1)出示5个较难读好的句子,快速在文中找到并划出。(出示长句子)
(2)自评打星。(出示评价标准)
(3)反馈:谁能把这5个句子读流利,读正确。(正音“暖和、咬”)
(4)同桌互读。
(5)连句成段:孩子们,请你们把五个句子连起来默读,你有什么发现?(五句话把故事讲完整了)
3. 闯关三:第三次默读,边读边思考。
(1)默读1-4自然段,找一找这个故事中藏着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自评打星。
(3)反馈:找出人物,板书梳理人物关系图。
三、再练默读 寻找着火原因
(一)朗读第二自然段:妈妈不在家,雪孩子和小白兔就成了好朋友,谁来读这个自然段?
1. 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想象:瞧,这就是雪孩子和小白兔,他们都在干什么?(唱歌、跳舞)两个好朋友还会干什么?
2. 朗读句子,感受快乐。
(二)继续默读5-6自然段,找到着火原因,并按顺序标出序号。
1. 学生反馈,老师板贴:找到原因,学习单自评加星。
2. 梳理顺序:发现了这么多起火的原因,谁来帮助我们按照顺序理一理?(移动板贴)
预设:
原因一:屋子里真冷,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理解 “添把柴”:“添”和“柴”都是这节课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谁能做做“添把柴”这个动作?(拿出生字卡片)添的意思其实就是“加”,所以有“添加”“增添”。
原因二: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识记“柴”:(出示字理图)下面是木头,上面指用脚踩着木头,劈碎,就成了“柴”。谁愿意用朗读的方式为小白兔添把柴?
原因三: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模仿练习:火越来越旺,温度越来越高,把柴堆都烧着了(板贴),火还会把什么烧着了?能连起来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吗?
原因四: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火势那么大,把小白兔家的好多东西都烧着了,火都要烧到小白兔的身上去了,可是小白兔此时却——(引读句子)真是急死人了!后来怎么样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三)总结回顾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通过默读把文章读通顺,了解故事的大概,说清着火的原因。你们一共获得了几颗默读星?相信,今后小朋友会把默读运用得越来越好!
四、 巩固生字 指导书写
1.游戏复习生字:小白兔家的火苗蹿出来了,小火苗上还藏着生字宝宝呢!谁能读准它,谁就可以把火苗熄灭!
2. 书写生字。
(1)观察结构。
轻:(出示辅助线)通过辅助线,你发现了什么?(左长右短,撇折的折在横中线,“车”在竖中线的左边)
唱: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口字旁在中线,右边的昌上小下大。
(2)老师示范。
(3) 点评反馈:宽窄、高低、穿插、定位
一是识别语言符号,学习语言,感受童话语言美;二是再现文学形象,培养想象,体悟童话形象美;三是挖掘童话意蕴,培养思维,理解童话内涵美。基于环环相扣的三美环节,结合吴老师的《雪孩子》,与大家探讨以下童话教学的基本策略。
如《雪孩子》课文导入环节用图画创设情境。
他们还会一起滑雪。一起捉迷藏......(真是乐趣无穷呀,你来高兴的读一读)(冰天雪地的还能有个小伙伴,真是还好了,你来读一读)(听着就很好玩呢!你也来读一读)
童话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学生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走进故事, 产生“我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角色”的意象,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乐于表现,让他们戴上通过表演把自己代入文本,孩子们做动作、模仿口吻、表现神情,他们常常会乐在其中。有哪些童话是适合表演的?如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寒号鸟》等。
《雪孩子》这一课中的角色表演,他们还会一起滑雪。一起捉迷藏......(真是乐趣无穷呀,你来高兴的读一读)。让学生个体模拟角色体验朗读,把自己当成小兔子体会雪地和雪娃娃欢快的游戏,促进对文本的体会。
《雪孩子》这一课中第二次默读的环节中有一个非常巧妙的环节,就是以五个句子为支架,让学生在默读、朗读的基础上 把五个句子连起来,就是故事的大概意思,让学生以这个为扶手就初步地讲述了这个故事。有了这个基础,当我们第二课时学完后,还可以生动地复述、有创造性地复述。
在《雪孩子》第三次默读环节,吴老师设计了“借助插图,想象说话”环节,借助文本和插图想象,从哪里知道他们之间关系很好?雪孩子和小白兔玩时的场景,除了唱歌跳舞,他们还会做哪些事呢?
当童话遇到童年就是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之间将真善美根植于学生内心,以心换心 把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根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