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冒”“烫”“灭”等生字,会写“候、谁”。
2.复习巩固默读方法,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3.朗读比较两组句子,抄写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读《雪孩子》,一起读课题。
二、复习
1.出示词语,抽读,正音,跟读。
2.词语分类:齐读两组词语,谈发现。(第一组人物 第二组动作)
3.出示句子,抽读,齐读。生字宝宝要读准字音。
4.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白兔和雪孩子是一对好朋友,回忆
一下,小白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当好朋友遇险,雪孩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看看雪孩子是怎样救小白兔的。
三、感受雪孩子的形象
(一)学习7、8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1.复习默读:让我们一起走进7、8自然段。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默读的方法阅读课文。(板贴:默读)默读时要注意些什么?(板贴:不出声 不动唇 不指读)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用默读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2.默读,提取雪孩子的语言和动作
(1)请同学们默读7、8自然段,用“ ”勾出雪孩子的话。用“ ”圈出表示雪孩子动作的词语。
(2)展示汇报:
语言:“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
动作:喊 奔 冲 冒 找 抱 跑(板贴:喊 奔 冲 冒 找 抱 跑)
3.动作体会着急:
(1)自由小声朗读,注意突出雪孩子的动作。
(2)出示第1个句子,指导朗读,读出着急
(3)字理识字:“冒”:
①有个淘气的生字宝宝化了妆,变了个模样,猜猜看,这是哪个字?你是怎么猜的?
②对,这个字就是“冒”,这一部分代表帽子,帽口是不能封死的,所以“冒”写的时候上面不能封口。
(4)出示第2句,体会“冒”的不同意思:
①“冒”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起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想两个“冒”意思一样吗?
②出示“冒”两种意思,学生选意思,齐读理解。(1.顶着;2向外透或往上升。)
(5)形声字识字“烫”:
①这句话里还藏着一个字,猜一猜它读什么?
②出示微课,学生观看,谈发现。
③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样的形和声来创造了汉字,齐读。
(6)指导朗读,抽读,范读:注意读好雪孩子的动作,读出它的着急。
4.语言体会着急:出示雪孩子的语言,抽读,齐读:指导读好感叹号和问号。
5.教师引读,走进内心,感受勇敢:
(1)引读雪孩子第一句话:
(2)引读雪孩子第二句话:
(3)引读救小白兔动作的句子,走进内心
(4)出示7、8自然段,回归整体,感受形象:一起读一读7、8自然段,边读边想他是个怎样的雪孩子?
(5)孩子们,从刚才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雪孩子?(板书:勇敢 善良)
6.小结:刚才我们从雪孩子的动作和语言,感受到了雪孩子和小白兔深厚的情谊。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善良的雪孩子。
(二)寻找变化,感受“奉献”。
1.默读9——14自然段,寻找变化:文中还有一些地方也能看出他们是好朋友,请同学们默读9——14自然段,雪孩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用圆圈圈出来。
2.汇报:雪孩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贴:化)
3.齐读描写雪孩子变化的句子。
4.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雪孩子的变化。
5.揭示科学原理:雪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出示视频,讲解雪孩子变化原因。)
6.雪孩子知道自己会化吗?明明知道自己会化,也要去救小白兔,这是个怎样的雪孩子?
7.朗读比较两组句子:
(1)出示2组句子,男女生读。
(2)抽答,指导朗读: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请你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重点指导第一句用“伤心”的语气读,第二句用“高兴”的语气读。)
(3)雪孩子为什么变成云?这又是个怎样的雪孩子?(板书:奉献)
(4)带着感受齐读。
(5)布置抄写:课后请你们把每组的第2个句子抄写在你的积累本上。
(6)迁移运用:你能用上这样的表来说说身边的事物吗?
8.升华小结:故事的最后,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没有远离,他依然在小白兔看的见的地方,守候着它的朋友。他就像这白云一样纯洁善良。
四、写字“浑、“候”“谁”“汽”
(1)出示生字,观察生字:纯洁善良的雪孩子孩子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生字宝宝,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两边靠拢)
(2)观察生字:老师选了笔画最多的两个字来重点写,仔细观察,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生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价。
(6)再次修改。
五、课堂小结
1.回顾小结,板书建构雪孩子形象: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雪孩子在大火中救出好朋友化成了白云的故事,(板画: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救出了小白兔。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
2.作业布置: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