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单元综合复习检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湿法炼铜 B.雕琢玉石 C.制造轮胎 D.葡萄酿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3.下图是X、Y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是金属元素
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X、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4.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符号及含义正确的是( )
A.2H——1个氢分子 B.Mg——1个镁离子
C.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D.Na2+——1个钠离子
7.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8.今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0.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性质: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都可以用于冶炼金属
D.鉴别:可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
11.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2.钛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
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
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
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二、非选择题
13.我国承诺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我们的大国责任与担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 。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
(3)碳转化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重要措施。请根据碳转化关系图回答。
①甲为空气中的重要单质,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完成转化Ⅰ,则甲为 。
②可利用海水实现转化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可利用二氧化碳与 反应,实现转化Ⅲ。
④转化Ⅳ生成清洁燃料甲醇(CH3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4.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可缓解北方可利用淡水资源 的现状。
(2)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过滤 ②蒸馏 ③静置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 性。
(4)下列有关保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
A.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后才能排放
B.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C.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科学合理施用
15.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D
(1)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采用 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则已集满。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可选用C装置,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若在橡胶管上夹紧止水夹,可观察到 的现象,收集较纯的CO2可用D装置,请将其补画完成。
16.钼(Mo)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原料和不可替代的战略物资。如图是利用辉钼矿(主要成分MoS2)冶炼金属钼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焙烧前需将辉钼矿粉碎,目的是 ,
焙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Ⅱ的名称是 ,目的是除去 。
(3)尾气SO2任意排放会形成 ,污染环境,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 。
(4)MoO3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 ,操作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暖宝宝”是一种可贴在内衣上能保持8﹣18小时平均温度52℃的取暖袋。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暖宝宝”发热原理和主要成分很感兴趣,买来一盒“暖宝宝”进行如下探究:
【讨论分析】
(1)小林认为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芳认为小林的说法不对,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 ,放热快、温度高,易烫伤皮肤。
【实验探究】
(3)大宝打开外包装,发现“暖宝宝”装在真空袋中,目的是 。
(4)小李剪开“暖宝宝”看到内容物为黑色粉末,于是进行实验: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
②另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在白纸上,用磁铁靠近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③将操作②余下的黑色粉末放在燃烧匙中,用酒精灯的外焰灼烧,罩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黑色粉末燃烧,发出红光;澄清石灰水 黑色粉末中含有炭
【探究结论】(5)“暖宝宝”发热是因为其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 氧化而放热。
【拓展反思】(6)小芳认为操作③的结论不严密,因为
,应重新设计实验检验是否含有炭。
18.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称取18g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测得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
(1)样品中含锌 g,锌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2)反应中共生成氢气多少克?(列化学方程式计算)
(3)在图2中画出生成H2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关系图。
答案
1-12 B B D B A C B B C A C A
13.(1)CO2(或二氧化碳)(1分) (2)石油(1分)
(3)O2(或氧气)(1分) H2O+CO2═H2CO3(2分) C(碳或炭或木炭)(1分)
3:1:4(2分)
14.(1)短缺(1分) (2)肥皂水(1分) 煮沸(1分) ②(1分)
(3)吸附(1分) (4)ABC(2分)
15.(1)酒精灯(1分)
(2)A(1分) 2KMnO4K2MnO4+MnO2+O2↑(2分) 向上排空气(1分)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分)
(3)Ca(OH)2+CO2═CaCO3↓+H2O(2分) 试管中的液面下降,直至固体和液体分离(2分)
16.(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1分)
MoS2+5O22SO2+2MoO3(2分)
(2)过滤(1分) 难溶性杂质(1分)
(3)酸雨(1分) H2O(1分)
(4)+6(1分) 3H2+MoO3Mo+3H2O(2分)
17.(1)CaO+H2O═Ca(OH)2(2分)
(2)剧烈(1分)
(3)隔绝空气(1分)
(4)有气泡产生(1分) Fe+2HCl═FeCl2+H2↑(2分) 变浑浊(1分)
(5)缓慢(1分)
(6)酒精燃烧也会产生CO2(1分)
18.解:(1)6.5(1分) 36.1(1分)
(2)设生成 H2的质量为 x。(1分)
Zn+H2SO4═ZnSO4+H2↑
65 2
6.5g x
解得x=0.2g(3分)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1分)
(3)(2分)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