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高频考点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成食物,下面食物中不是在微生物的帮助下产生的是( )。
A.米饭 B.臭豆腐 C.酸奶 D.面包 E.白酒 F.酱油 G.馒头
2.下图( )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
A. B. C.
3.我们制作简易显微镜用的镜片是( )。
A. B. C.
4.在实验中,我们一般在( )中采集微生物。
A.池塘或鱼缸里的水 B.盐水 C.碘酒
5.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大。
B.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C.观察工具倍数越大,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6.下列是制作微生物装片的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7.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眼睛看目镜时应该( )。
A.左眼睁开,右眼闭拢 B.左眼闭拢,右眼睁开 C.两眼都保持睁开
8.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科学家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要借助( )。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光学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9.(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A.培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巴斯特
10.下列关于微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面包要加入酵母菌,有利于疏松多孔
B.利用微生物可以处理污水和厨余垃圾
C.木耳、蘑菇等是可以食用的微生物
D.霉菌使食物霉变,把食物放于高温潮湿处可防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用放大镜A和放大镜B在相同高度观察课本上的同一行字,结果如左下图所示,其中凸度更大的放大镜是________。沐沐发现把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如下图)能把字放得更大,此时放大镜A和B分别相当于显微镜中的_______ 、_______。
12.流感病毒属于微生物,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13.如图,甲、乙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使用低倍镜观察的图是________(填“甲”或“乙”)。
14某显微镜目镜有10X,物镜有20X,则这台显微镜放大倍数是_______倍。用这台显微镜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病毒。
15.科学家利用昆虫的_______发明了复眼照相机、相控阵雷达。
16.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也被放得越_________,但观察的范围就越_________。
17.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________。
18.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央_______、边缘_______。
19.现在要制作池塘水微生物装片和洋葱表皮装片。现在桌面上有①清水;②脱脂棉纤维;③载玻片;④盖玻片;⑤碘酒;⑥盐水。制作装片都需要的是_______。制作池塘水微生物装片我们还需要用到的材料是_______,制作洋葱表皮装片还需要用到的材料是_______。(提示:每种只能选一次)
20.科学家简·施旺麦丹发现了人体血液红细胞,它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主要负责运输_____和_____。
21.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_______大量繁殖的结果。
22.感冒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___系统传染病。
三、判断题(共10分)
23.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中不存在任何微生物。( )
24.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
2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凸度等都有关。( )
26.所有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 )
27.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蘑菇和木耳。( )
28.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29.放大镜镜片的放大倍数跟它的材料有关。( )
30.昆虫的耳朵不像人类的耳朵,它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 )
31.蝴蝶嗅气味是靠长在头上的那对触角。( )
32.目前凸透镜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 )
四、连线题(共5分)
33.请将下面科学家与其相对应的主要成就用线连起来。
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
罗伯特·胡克 杂交水稻之父
简·施旺麦丹 发现微生物
弗莱明 发现血液红细胞
袁隆平 发现青霉素
五、实验题(共25分)
小科学习了“微小世界”这个单元后,了解了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并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扩展自己的视野。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科决定自己培养微小生物,他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中,加人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
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
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窗台上。
④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34.(2分)小科每天对四个烧杯进行观察,他从杯外观察到干稻草大小比实际的干稻草要______________,原因是盛有水的烧杯相当于______________镜。
35.(2分)为了更好地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小科将两个放大镜固定在支架上(如图)制作成简易显微镜,他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上下交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___。如果小科将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变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___。(填“会改变”或“不变”)
36.(2分)小科组合的两个放大镜,相当于显微镜的( )。
A.镜筒 B.物镜和目镜 C.反光镜 D.镜臂
37.(2分)一星期后,小科用滴管分别从4个烧杯中吸取液体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他在______________号烧杯和______________号烧杯中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
38.(5分)小科在学习了“微小世界”这个单元后,对显微镜非常感兴趣,于是向科学老师借了显微镜继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小科透过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很暗,什么也看不到,该怎么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调节,小明终于在视野中找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如图),如果此时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5×和30×,说明洋葱表皮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___。
(3)如果想要看清楚图中做了标记的细胞,他该怎么操作?
①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转为高倍镜 ②载玻片往右上方移 ③载玻片往左下方移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 )→( )→( )。
39.(12分)对于馒头发霉这一现象,牛顿小组觉得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馒头发霉的主要原因。他们使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开始实验,下面是他们组的实验方案: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A馒头 温暖、潮湿 把装有______的塑料袋放到______里
B馒头 温暖、干燥 把装有______的塑料袋放到______里
C馒头 寒冷、潮湿 把装有______的塑料袋放到______里
(1)请将表中实验方法补充完。
(2)要研究湿度因素对馒头发霉快慢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______和______做对比实验,不变的条件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在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3)要研究温度因素对馒头发霉快慢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 ______和______做对比实验,不变的条件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在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4)三块馒头发霉从慢到快的顺序是:______。
(5)最后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馒头在______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6)对于馒头采用的办法防止发霉,对于衣物采用的办法防止发霉,对于超市里的袋装食品一般采用______、______的办法防止发霉。
六、简答题(共6分)
40.(2分)资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这是继2003年SARS事件后,又一起因人类与带病毒的野生动物接触、感染,而引发的大规模传染性疾病。
资料二: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SARS事件后被证明来自中华菊头蝠,果子狸与它们接触、感染后,再将病毒传染给食用它们的人类。
根据资料,小科认为微生物对我们都是有害的,你认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41.(2分)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与大家一起抗击疫情,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出2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分)近日,小明的爸爸为了家里鱼缸中的水变绿而发愁,刚刚换水不久后,水就又变得浑浊了。小明也对发绿的水感到好奇,于是便开始了研究。他取了几滴发绿的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终于查明了真相,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七、综合题(共24分)
小明在学完显微镜后,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自己买了显微镜在家进行观察。
43.(2分)以下( )是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
A.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B.安放—调焦—对光—上片—观察
C.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44.(2分)在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45.(2分)小明观察时发现标本的图像在视野左下方,要把它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向( ) 移动载玻片。移动载玻片的过程中,小科发现视野内画面忽然变暗了,要想重新获得明亮的像,需要调节( )。
46.(2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表皮细胞是( )。
A. B. C.
47.(2分)小明买的显微镜分别配有10×、20×的目镜和10×、20×、50×的物镜,则这台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是( )倍。
48.(2分)为了使观察到的图像放得更大,小明在不更换目镜的情况下,将10×的物镜换成20×,此时视野范围( )(填“变大”或“变小”)。
毛毛想在课外继续对草履虫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49.(2分)毛毛最好取用( )先培养草履虫。
A.矿泉水 B.池塘水 C.纯净水
50.(2分)建议毛毛用______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
51.(2分)为了让草履虫繁殖得更快,培养液应放在( )。
A.黑暗的角落 B.冰箱的冷藏柜中 C.阳台上
在《微小世界》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显微镜观察物体的精细结构,对显微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52.(2分)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 )。
A.叶表皮上的气孔 B.昆虫触角 C.草履虫 D.洋葱表皮细胞
53.(2分)用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③④
54.(2分)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
A.物镜 B.目镜 C.调节旋钮 D.反光镜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B 6.B 7.C 8.B 9.B 10.D
11 放大镜B 目镜 物镜
12.没有
13.甲
14 200 不能
15.复眼
16 大 小
17.镜筒
18 厚 薄
19 ③④ ⑤ ①
20 氧气 二氧化碳
21.微生物
22.呼吸道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大 放大(或凸透)
35 不变 不变
36.B
37 ② ③
38 调节反光镜,直到透过目镜看到亮的光圈 450倍 ② ① ④
39 湿馒头 暖气片 干馒头 暖气片 湿馒头 室内 A B 温度 潮湿 A C 潮湿 温暖 A、C、B 温暖、潮湿 真空 低温
40.不认同。微生物有的对我们是有益的,如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
4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疫情期间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外出佩戴好口罩,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勤洗手等。
42.答:因为水中有大量的藻类繁殖导致水变绿。
43.C
44.C
45 左下方 反光镜
46.B
47.1000
48.变小
49.B
50.干草
51.A
52.B
53.C
54.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