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陋室铭》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陋室铭》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7 23: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陋室铭》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B.何陋之.有/邑人奇之.
  C.有龙则.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斯.是陋室/微斯.人,吾谁与归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 )
  (2)调素琴( )
  (3)谈笑有鸿儒( )
  3.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中开头肯定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这是否前后矛盾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本文在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运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二、自由阅读全文,文本探究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诗着重在于哪两个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是同学们在想一想,作者喜爱陋室,说“陋室不陋”仅仅是因为景色优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素琴”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那么该怎样理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调素琴”,一方面又认为乐声乱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那么文章到此已经告诉读者,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那为何还要写前面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呢?那不显得多余吗?这两句话和紧接在后面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找一位同学把这三句话连在一起翻译一遍看一看,然后再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这三句话到底有何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提升素养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来,有中道④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⑤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⑦,我无所处⑧。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①贷粟:借粮。②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③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④中道:道路中间。⑤波臣:水里的小人物。⑥激:引。⑦吾失吾常与:我失去曾经作伴的(水)。⑧处:安身之地。⑨然:乃,就。
  1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断两处)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于:________
  ②子何为者耶 何:________
  ③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________
  ④君乃言此 乃: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监河侯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完本文,你受到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中考链接
  (二)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6-9题(12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9.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乙文选自儒家经典《 》。(2分)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巧用典故,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B.甲乙两文的标题都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甲乙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22.甲文通过写“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围绕着 的关系,论述了“ ”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D 解析:A项,第一个“名”是动词,“闻名”;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B项,第一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是代词,代指方仲永。C项,第一个“则”是连词,“就”;第二个“则”是副词,“就是”。D项,两个“斯”都是代词,“这”。
  2.(1)品德高尚 (2)弹奏 (3)大
  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4.不矛盾。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交往高雅,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5.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6.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7.D 解析:作者在结尾处运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呼应“德馨”,反诘扣题,发人深思。
  二、自由阅读全文,文本探究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诗着重在于哪两个字呢
  绿和青(色彩鲜明,更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
  9.但是同学们在想一想,作者喜爱陋室,说“陋室不陋”仅仅是因为景色优美吗?
  当然不是,还是陋室中的生活。
  10.从“素琴”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联系生活中的琴,可见作者不喜奢华。
  11.那么该怎样理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呢?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书桌和木简,这里指官府的公文。
  12.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调素琴”,一方面又认为乐声乱耳?
  刘禹锡是憎恶官僚权贵的。他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生活在陋室之中,和博学之人谈笑,弹弹素琴,读读经书,而不是声色犬马,活得怡然自得,高雅脱俗。能够在纷扰世俗的社会中保持一份高洁傲岸的节操,在看似简陋的屋子里却活得逍遥自在,安贫乐道。
  13.那么文章到此已经告诉读者,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那为何还要写前面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呢?那不显得多余吗?这两句话和紧接在后面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找一位同学把这三句话连在一起翻译一遍看一看,然后再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这三句话到底有何关联。
  山不在于有多高,只要有仙就有名了。水不在有多深,只要有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同样,房子不在乎简陋,只要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我们可以发现,这三句话在表达上极其类似,由前两句话可以很快的导入到本文的主题。我们把这种形式称之为“比兴”。以山高、水深引出陋室(起兴),以仙人、神龙比喻室主的德馨。“起兴”就是用他事物引出所歌咏之辞,避免直截了当。例如“羊群走路靠头羊,干革命靠的是共产党。”本文用“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引出“品德高尚的人住在陋室。”
  三、课外阅读,提升素养
  14.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15. 向 什么 使……活 竟然,却
  16.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
  ②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
  17.见难不助,却用空话骗人,十分虚伪。
  18.不切实际的空话无用而可笑,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参考译文】庄周家里穷困,因此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监河侯答应说:“好的。我将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税,我打算收到后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气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路中间有呼救声。我回头一看,原来车辙中有条鲋鱼困在那里。我问它说:‘鲋鱼,你(在这)做什么呀?’它回答:‘我是东海水族的臣民,你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吗?’我说:‘好的。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国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回东海)好吗?’鲋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曾经做伴的(水),我没有安身之地。(现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你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
  四、中考链接
  19.刘禹锡 礼记(2分)
  20.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惟”、“馨”)(3分)
  21.D(3分)
  22. 安贫乐道、洁身自好(1分) 教与学(2分) 教学相长(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