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石壕吏》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石壕吏》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7 23:18: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语文下册《石壕吏》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对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的是 ( )
  A.第一句写捉人的差役趁着天亮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二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着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二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三句反映了“安史之乱”时人民深受被征兵之苦的情形。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彩,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人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已经足够悲惨,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暗示老妇人已经出征,与花木兰替父从军有着相似的英雄气概。
  3、关于《石壕吏》一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流露了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
  B.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关注。
  C.对老妇人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表达了横蛮官吏的强烈愤慨。
  4、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情节紧紧围绕“暮投石壕村”一句展开。
  B.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战死。
  C.表明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
  D.表明老妇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独与老翁别。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石壕吏》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抓人打仗的不满和对广大百姓的同情,是首优秀的抒情诗。
  B.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以看出,年老体衰的老妇人最终被官吏捉走了。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可见老妇人非常值得哀怜,三个男孩,有两个刚刚牺牲在战场上。
  D.“泣幽咽”中“泣”指有泪无声,“咽”指哭声梗塞低沉。
  二、文学常识
  1、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2、本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_之乱”,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人发动的叛乱。以此为背景,杜甫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吏”。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 、 。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附书至( ) 2、新战死( ) 3、未去( ) 4、犹得备晨炊( )5、老翁逾墙走( )( )6、死者长已矣( )7、泣幽咽( )8、老妪出门看( )9、听妇前致词( )10、天明登前途( )
  四、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 )______ 戌( )______ 戎( )______
  (2)衰( )______ 哀( )_____ 衷( )______
  五、诗中老妪的话可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
  (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
  七、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老妪”被抓走了吗 何以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提升素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中考链接综合性学习
  (一)材料一:
  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2000书写个汉字。
  材料二:
  A由于学校及家长不重视写字教育,使广大中学生的书写水平有逐年下降的倾向。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10份抽查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1)画线句A有语病,可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你阅读两段材料后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对联,既赏心悦目,又陶冶情操,很多地方,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写的是醉翁亭、湖心亭,请你根据内容搭配成两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只填序号)
  ①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②妙笔生花,可见可闻秋色赋
  ③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④倾心治邑,同忧同乐醉翁亭
  醉翁亭:____________ 湖心亭: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A
  2.D
  3.B
  4.A
  5.A
  有,而伯乐不常有”可知,作者并不认为世界上缺少人才。
  二、唐,现实,诗圣,诗史,杜工部 安史 安禄山 史思明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新安吏》《潼关吏》
  三、书:信;新:最近;去:离开;犹得:还能够。越过 逃跑 停止,在诗中引申为完结。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老妇 对……说话 ⑩前面的路
  四、(1)戍shù,戍守;戌xū,壬戌;戎róng,戎马一生。
  (2)衰shuāi,衰老;哀āi,悲哀;衷zhōng,无动于衷。
  五、第一层:三男戍边,二男战死。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六、(1)三男邺城戍 (2)二男新战死 (3)出入无完裙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听妇前致词
  七、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隐约听到(有人)低声地哭。
  八、老妇被抓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可以为证。
  九、课外阅读,提升素养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首联,从所描绘的景象分析,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不是家悲己的感情。
  2.【答案】)刻画了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白发稀疏、愁苦苍老的诗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诗歌在尾联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诗人的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刻画。“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
  【参考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四、中考链接
  (一)
  (1)改为:由于老师及家长不重视写字教育,广大中学生的书写水平有逐年下降的倾向。
  (2)日本、韩国和中国对写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及现状不同。
  (3)支持观点:作为中国人,应该写好字。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字写得如何,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反对观点:我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连签名都可以由电脑来设计,实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练习写字。
  (二)
  醉翁亭:②④ 湖心亭: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