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基础训练。(47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 bā zhōu( )。除夕夜家家灯火 tōng xiāo( ), biān pào( )声不绝。正月初一,吃完jiǎo zi( ),人们忙着彼此hè nián( ),小孩子们则喜欢去庙会上看sài luò tuo( )。
2.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月(zhēng) 掺和(cān) 翡翠(fěi) B.骡马(lú) 似的(shì) 藏戏(zàng)
C.搅和(huo) 嘟囔(nang) 栖息(qī) D.吞咽(yān) 汤匙(chí) 水浒传(h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灯结彩 无瑕顾及 B.牛朗织女 哄堂大笑
C.行善积得 万不得己 D.截然不同 残灯末庙
(3)下列诗句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城(春天的京城)无处不飞花 B.泣涕零(落下)如雨
C.中庭地白(地上的白霜)树栖鸦 D.盈盈(清澈的样子)一水间
(4)下列关于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年吃鱼,寓意年年都有鱼吃。 B.春节门上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到了。
C.中秋吃月饼,寓意甜甜蜜蜜。 D.重阳节登高,寓意渴望报效祖国。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进行集体活动时要遵守纪律,不能随心所欲。
B.这种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C.与老战友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祖父哄堂大笑的声音。
D.春风拂过,草儿抽芽,花朵绽放,蜂蝶飞舞,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
(6)一位外国朋友用汉语表达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赞叹,但用词不甚准确。下面替换加点词“漂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读完后让人感觉漂亮。
A.优美 精练 丰富 韵味无穷 B.优异 凝练 多彩 回味无穷
C.优异 多彩 丰富 无穷无尽 D.优美 多彩 优雅 无穷无尽
(7)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C.多吃水果、桃子、苹果,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D.全校运动会上,小明在长跑比赛中喜获金牌,为班级争光。
3.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2)除夕 端午节 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按时间顺序排列)
(3)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几乎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4)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4.日积月累。(4分)
(1)你知道下列古诗分别与哪个节日有关吗 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 请连一连。
《十五夜望月》 春 节 赏月、吃月饼
《寒食》 七夕节 禁火、吃冷食
《元日》 寒食节 贴对联、贴年画
《迢迢牵牛星》 中秋节 穿针乞巧
(2)根据语境填写诗句。(7分)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亲之情。我还能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 , 。
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 , ”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
③华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 《长歌行》 中的“ , ”来劝他。
5.按课文填空。(8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作者重点写了 、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表现了春节 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节日及文化的喜爱之情。
(2)《腊八粥》一文详写了八儿 的部分,略写了八儿 的部分。作者在写八儿等粥时,写了“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这句话是对八儿的 描写,体现了八儿 的心情,一个 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二、课内阅读。(11分)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一无所获 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 自得其乐)、优哉优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藏戏以 、 作背景。(2分)
3.选文中画“ ”的句子前后之间是什么关系 ( )(1分)
A总分 B.因果 C.递进 D.转折
结合选文,说一说为什么一出藏戏可以演他个三五天 请分点说明。(2分)
5.不同的地区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除了课文的藏戏外,还有安徽的 、四川的 、陕西的 ,还有被称为“国粹”等,这些剧种让我们感受到 (4分)
三、课外阅读。(12分)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为起点,税关前为终点,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以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整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中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庆祝胜利的500响鞭炮。 (有删改)
1.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 ,涉及面之 ,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过端午节时的 。(3分)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 为什么 (2分)
(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以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3.作者写了端午节这天家乡的习俗: 、画“王”字、 、 ,其中重点写的是 的习俗。(4分)
4.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四、习作乐园。(30分)
提示: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节和元宵节与往年有所不同,因为尽量少出门,可能少了几分热闹,但是有家人的陪伴多了几分温馨。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哪些事情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要求:选择节日里的某一天、某一事,写一篇作文,记叙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100
200
300
400
500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