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模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植物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马铃薯切成带有芽眼的小块来种植,利用了植物无性生殖的特性
B.桃树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并结出种子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植物的无性生殖有利于加快繁殖速度和保持母体性状的稳定
D.只有马铃薯能进行无性生殖,其他植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
2.图中描绘了三种植物的繁殖方式,其中能保持母体遗传特性的方式
是( )
① ② ③
A.① B.②
C.①和③ D.①和②
3.某生物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其生殖和发育进行了探索,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所示扦插属于无性生殖
B.图乙中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a砧木和 b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2胚盘
D.图丁中胎儿通过 2、3 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4.为了美化生活环境,园艺师多采取嫁接方法培养月季,使同一株月
季上开出多种不同颜色的花;我们吃的葡萄则多采用扦插的方法进行
种植。而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则是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和前面
两种生殖方式相比,它们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
B.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结合
C.产生的后代性状是否优良
D.是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5.图甲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图乙表示某市关停小煤窑后某种昆虫体
色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图甲中的昆虫在受精卵时期对农业危害最大
B.图甲中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关停小煤窑是昆虫体色由深色种类居多变成浅色种类居多的重要
原因
D.图乙中昆虫体色的变化,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6.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下列有关鸟卵和爱护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能阻止鸟卵内外的气体交换
B.鸟卵的卵黄、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供胚胎发育需要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了鸟的筑巢行为
D.在“观察鸡卵的结构”时,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卵黄、卵白、胚盘
等结构
7.如图是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抗虫烟草培育过程中只利用了克隆技术
B.烟草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C.这种技术实现了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D.抗虫基因的成功表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8.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
因)。小明的父母都是双眼皮,但小明却是单眼皮。对这种现象认识正
确的是( )
A.不能判断哪一个是隐性性状
B.小明父母控制单双眼皮的基因组成都是 Dd
C.小明基因变异,没有遗传父母基因
D.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75%
9.图中,萝卜的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对这种现象解释合
理的是( )
A.产生这种差异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同
C.萝卜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用地下白色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后代,光照后仍为白色
10.人的有耳垂(E)和无耳垂(e)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是对某家族中
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父母均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基因组
成都是 E或 e
B.父母双方的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
代的
C.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子代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或 Ee;无耳垂是隐
性性状,子代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 ee
D.这对夫妇生一个无耳垂孩子的概率是 75%
11.禾本科植物中的簇毛麦生长繁茂,抗病性好,对小麦条锈、叶锈、
秆锈病均有抗性。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叶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14条
B.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7 条
C.各种抗病性状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D.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12.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身体呈深灰色,年轻的呈灰色,成年的呈粉红
色。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下列关于白
海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海豚成长中体色的变化是基因改变的结果
B.雌性白海豚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XX
C.雄性白海豚细胞内的 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D.白海豚的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熟
13.已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耳垂的基因(a)是
隐性基因。结合如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图中表示卵细胞的是④,表示精子的是③
B.如果③和④形成受精卵,后代表现为有耳垂
C.①中 AA 和②中 Aa 表现为有耳垂
D.图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的含 A基因,有的含 a基因
14.图中1到4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符合图中所示关系
的是( )
A.1 脊椎动物、2 爬行动物、3 两栖动物、4海龟
B.1 脊椎动物、2 鱼类、3哺乳动物、4鲸
C.1 无脊椎动物、2节肢动物、3昆虫、4 蝴蝶
D.1 无脊椎动物、2节肢动物、3软体动物、4河蚌
15.一对白兔交配后,产下 1只白兔和 2 只黑兔,小亮同学运用所学生
物学知识对兔的遗传现象进行了推断(有关基因用 A、a表示),其中错
误的是( )
A.白色是显性性状
B.黑色是隐性性状
C.母兔的基因组成是 AA
D.黑兔的基因组成是 aa
16.对水绵、肾蕨、油松和玉米四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乙植物是
( )
A.水绵 B.肾蕨 C.油松 D.玉米
17.如图是豌豆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豆荚颜色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若将绿
色豆荚(Aa)的花粉授到黄色豆荚(aa)的柱头上,则
黄色豆荚的豌豆植株上所结果实的豆荚颜色及其基
因型为黄色、aa
B.d 的形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C.豌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该结构是由 h 发育而来的
D.若 c 的染色体数为 n,则 e 的染色体数为 2n
18.学习了生物的遗传、进化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其中错
误的是( )
A.不同生物细胞色素 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B.由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原因,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生变异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和繁衍后代
D.生物之所以能不断进化,是因为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19.水稻、小麦和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下表是三种植物的分类
图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分类单位 内容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 豆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与大豆相比,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20.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彼此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在下
列分类单位中对生物分类中“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种”内仅包含几种生物
B.“种”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为还有品种
C.“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 2分,共 40 分)
21.(12 分)图甲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 A表示,隐
性基因用 a表示),图乙是人的生殖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分裂后偶然发
育为两个胚胎,两个胚胎发育成两个孩子的部分阶段。请据图回答:
甲 乙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____________。由图甲中的信息可以
判断,单眼皮为 性状。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小雅母亲的基因
组成为 ,外公的基因组成为 。
(2)小雅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小雅父
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双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 。
(3)小雅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得越来越漂亮。但她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
意,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成年以后,如果小雅与一单眼皮的男子结
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吗 。为什
么 。
(4)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 (填
写字母)。
A B C D E
丙
(5)人的生命延续和发展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 是基因
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若图乙所示的两个双胞胎成年以后,各
自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两人肤色、行为方式等出现了很大差异。由此
可见,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 和 共同作用的
结果。
22.(8分)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
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
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不同区域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桦 浅色桦 深色桦 浅色桦
生物类型
尺蛾 尺蛾 尺蛾 尺蛾
释放数目 154 只 164 只 472 只 496 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深色、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 。其体色有深
浅之分,这是一种 (填“遗传”或“变异”)现象。假设桦尺蛾
的体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 B 表示),浅色由隐
性基因控制(用 b 表示),那么深色桦尺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
或 。
(2)工业污染区, 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非工业区, 色桦
尺蛾所占比例高。(填“深” 或“浅”)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
A.烟熏 B.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自然选择
(4)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 的方法治理这种林
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