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1964年7月,新疆石油管理局科学研究所的古生物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克拉玛依市的乌尔禾地区工作时,发现了距今约1亿年前的翼龙化石,这种翼龙吻部(嘴)长而尖,擅长捕鱼,后来被命名为准噶尔翼龙。这一发现说明( )。
A.这里的戈壁滩上,曾经有巨大的湖泊,鱼虾众多,植物茂盛
B.有人曾经把准噶尔翼龙带到了这里
C.鱼虾这些生物以前生活在戈壁滩上,后来才生活在水中
D.翼龙善于飞行,飞到这里的
2.2021年5月26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红月亮月全食”的天文奇观。下列现象形成的光学原理与形成月全食相同的是( )。
A.
B.
C.
3.当你感觉到愤怒的时候,不应该( )。
A.让自己冷静下来
B.停止正在说的话或正在做的事
C.不加思考,立即反应
4.我们是利用( )实验来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的。
A.观察
B.演示
C.对比
5.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迅速跑到室外空地
B.快速乘电梯下楼
C.躲到室外的大树下
6.许多科学家认为,( )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
A.喜马拉雅山脉
B.东非大裂谷
C.长白山天池
7.下列情况中,土地侵蚀得最厉害的是( )。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8.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风的作用
9.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传播过程中不会遇到阻碍
B.太阳光穿过云层,以曲线传播到地面
C.光并不是能穿过所有物品
10.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的照射
B.风、水的侵蚀
C.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
二.填空题(共9题,共32分)
1.我国的西部多( ),东部多( ),地势( )。
2.汽车后视镜能使驾驶员看到( )的情况,医生带上( )能给病人检查耳朵。
3.古代用水测量时间,制成了两种水钟,分别是( )水钟和( )水钟。
4.色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混合成( )。
5.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可分为( )、( )、( )。
6.光是沿( )传播的。光射到平面镜上会发生( )。
7.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
8.大理石和板岩都属于( )。
9.因为有了( ),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 )
2.在做钟摆实验时,摆锤越重,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 )
3.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在房间里多待一些时间,就能看见苹果。( )
4.安装在门窗上的合页相当于人体的关节。( )
5.疫情期间人们戴口罩主要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
6.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 )
7.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的地形结构。( )
8.玄武岩是沉积岩。( )
9.日晷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仪器。( )
10.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连一连。
五.综合题(共2题,共18分)
1.下列物体中:
A、月亮 B、激光 C、太阳; D、闪电; E、蜡烛; F、电灯; G、火把 H、玻璃
(1)不属于光源的有 ( )
(2)属于光源的有( )
2.某科学小组学习过光的反射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度关系。实验中,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度,用纸屏来显示光的传播路线。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AO表示( )的方向,用OB表示( )的方向。(填“入射光”或“反射光”)
(2)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改变AO的方向时,OB的方向(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在进行一次实验后得到光反射的光路图(如乙图),入射角的大小为( ),反射角的大小为( )。
(4)通过一次实验后,实验小组得出结论:反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5)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的这个结论可靠吗?请简述理由。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A
6.A
7.C
8.A
9.C
10.C
二.填空题
1.高山;平原;西高东低
2.车后面; 额镜
3.泄水型; 受水型
4.白光
5.地壳; 地幔; 地核
6.直线; 反射
7.由长江河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8.变质岩
9.光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综合题
1.AH; CDBEFG
2.入射光; 反射光; 会; 40°; 40°; 等于; 不可靠。因为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应该多进行几次实验,寻找普遍的实验规律,再得出结论。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