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2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9 10:4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四单元概览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一、村落的产生
二、集镇的出现
目录
课程标准: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三、城市的产生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思考:原始村落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两河流域 埃利都文化
半坡遗址(仰韶文化)
原始农业产生的地方
一、村落的产生
临潼姜寨遗址复原图(前4600-前4400年)
仓廪
中心广场
住宅
壕沟
集体
活动
食物储备
定居
繁衍
安全
防卫
问题:村落里有哪些设施?具有哪些功能?
D
对点训练1.据《汪氏宗谱》记载:“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有关此“都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山傍水,布局方正,中轴对称
B.“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C.“宛自天成”的古典园林建筑博物馆
D.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
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张虎林《农村经济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阅读教材,梳理集镇出现的过程,从中归纳出集镇出现有哪些原因?
原因
过程
①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②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
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沟通城乡(繁荣城市经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二、集镇的出现
时期 表现
原始社会末期 集镇雏形
北魏-唐
北宋
元朝
明清
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置镇
工商业集镇,行政集镇
漕运和海运发达,
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
中国古代的集镇发展概况
以汉口镇兴起为例概括集镇兴起和发展的因素
工商业的发展促使集镇大量出现
石门镇榨油业发达,干家窑镇“民多业陶”,盛泽镇丝织业兴盛
历史纵横p55:
史书中汉口之地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时称夏汭。汉魏六朝至唐宋时称夏口,或称沔口,主要为军事重镇,梁武帝筑汉口城,始有汉口之称。 ——摘自《清代盐商笔下的汉口镇》
明清时期全国四大名镇
集镇的特点:
工商业繁荣,专业化程度高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带有政治、军事因素
D
对点训练2.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1.产生
(1)地区:
①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②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2)功能: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但是,进步现在是不可遏制地 、更少间断地 、更加迅速地进行着。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已经成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这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进步, 同时也是危险增加和防卫需要增加的标志 。 ——恩格斯
◎世界第一座城市乌尔城
三、城市的产生
2.中国古代城市
(1)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3)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
以奴隶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
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史记·五帝本纪》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考工记》
◎《考工记》中城市规划宫城示意图
布局特点:中正有序 (讲究次序分明,错落有致,形成平面布置的方整对称形制)
表现
古希腊
古罗马
欧洲 中古 时期
古代雅典城市示意图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行政
防御
宗教
商业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古罗马阿庇亚大道遗址
10-11世纪,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典型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表现:
3.西方古代的城市
古罗马城供水系统
古罗马城排水系统
城墙
明清北京城
宫城
皇城
衙 署
作坊
仓库
古代罗马城
城墙
输水管道
市场
行政机构
竞技场和剧场
商场
神庙
文庙
问题:明清北京城与古代罗马城在城市布局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北京布局整齐对称,有中轴线;皇权居于核心地位,政治功能更突出。
罗马没有整体规划,比较随意;注重市民生活,公共服务功能更突出。
相同:都有城墙;都是政治中心、有军事防御功能、工商业职能。


浴场
村落 集镇 城市
经济
人口
规模
功能
手工业、商业
较多
较大
经济、军事
手工业、商业


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
农业
较少
较小
经济
经济越来越多元
人口越来越众多
规模越来越庞大
功能越来越复杂
从洞穴到城市的演进,
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产物;
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进程;
也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三者关系: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集镇、城市的出现也带动了村落的发展。
古代的村落、集镇、城市都是人类的居住地
A
对点训练3.《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郑州商城遗址,四周建有城墙,周长达6960米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及制陶制骨作坊等。下列关于郑州商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设计凸显政治、经济及防御功能
B.完全按照《考工记》的记载而建
C.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D.商业的发展是其建城的根本原因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等省区。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四 合 院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湘西吊脚楼,干阑式建筑。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福建土楼集体性建筑。
特点一是造型大,大的土楼可住七八十户人家,四五百人。第二是聚族而居。第三是防御功能。
体现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风格多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明显。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原因
两河 流域
古埃及
古代 中国
古希腊古罗马
古印第安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防晒和保温
木、砖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严格的等级观念及长幼有序
木、石、砖、
混凝土
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集体住宅、复合式公寓
野牛皮、木头
圆锥形帐篷
两河流域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尼罗河水的泛滥,土地极其肥沃;气候炎热,降雨量少
自然环境、王权政治、经济水平、文化习俗
罗马帝国扩张,人口剧增,外来人员增多
平原、雨林、狩猎、迁徙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7-60,完成下列世界各地民居表
古希腊、罗马民居
古代北美的民居
对点训练4.(2022·海南高考·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A.人们的审美观念 B.经济发展水平
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
对点训练5.(2022·北京高考·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B
D
课堂小结
古代人类的
居住形式与环境
世界各地的
民居
生产力发展
农业出现
筑屋定居
村落
产生
集镇
出现
农工分离
商业发展
城市
产生
政治、经济、军事
多种功能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