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魁梧(kuí) 蜷缩(juǎn) 揪心(jiū) B.搀扶(chān) 蹿出(cuàn) 皱眉(zhòu)
C.埋怨(mán) 祭奠(diàn) 青稞(kē) D.保佑(yòu) 狞笑(nng) 收敛(liǎ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咆哮 咆制 B.流淌 淌若 C.淋雨淋漓 D.皱眉 文皱皱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作品被称为“十月革命的镜子”。
B.小说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C.《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D.谈歌的《桥》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měng rán fēng bào sǎng zi tūn mò
bào yuàn chén sī qīng tīng hōng míng
三、用“√”选择正确读音。(3分)
勉强(qiáng qiǎng) 柏林(bó bǎi) 自作自受(zuò
zuō)
势不可当(dāng dàng) 折腾(zhē zhé) 不假思索(jiǎ jià)
四、辨字组词。(8分)
揪 废 溅 糟
锹 费 贱 遭
五、先完成填空再回答下面小题。(4分)
(1)查“穷”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请你根据“穷”的不同义项分别给“穷”组一个词。
(2)缺乏财物。 (3)到尽头,没有出路。 (4)达到极点。
六、选择关联词语填空。(4分)
宁可……也…… 不论……都…… 一面……一面……
虽然……可是……
(1)她 自言自语, 在胸前划着十字。
(2)桑娜 从早到晚也干活, 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3)孩子们没有鞋穿, 冬夏 光着脚丫跑来跑去。
(4)桑娜 自己受苦, 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
七、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A.外貌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E.环境描写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2)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4)就在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裳,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色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八、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1)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2)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3)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4)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 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把 让给别人,把 留给自己,将村民们送上了生命之桥。
(2)《穷人》一文按照 的顺序,以 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写了 的故事,表现了渔夫和桑娜 的美好品质。
(3)《回乡偶书》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 ,
”两句描写了诗人回到家乡遇到儿童的情景。
十、口语交际。(4分)
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周末去养老院慰问老人。
十一、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课内阅读(一)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①干干净净(AABB):
②闪闪发亮(AABC):
(2)用横线找出具体描写“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的句子。(2分)
(3)桑娜为什么会感到“心惊肉跳”?(2分)
(4)从哪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桑娜一家是“穷人”?(2分)
课内阅读(二)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 )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 )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 )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1)把“惊慌地”“冷冷地”“沙哑地”分别填入文中括号里。(1分)
(2)“像泼。像倒”说明了 。
(1分)
(3)请你根据上下文理解:为什么把老汉比作一座山?(2分)
(4)“老汉(
)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老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几句话?连用三个感叹号凸显了什么?(3分)
(5)文中的这位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课外阅读
哨 卡
①在风雪迷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山峰顶端,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刚刚到任的将军率领部属将去这个防区内海拔最高的哨卡访问,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②早上,屋外风嘶吼着,发出阵阵令人发怵的尖啸,还夹杂着雪珠和小冰块击打门扉的啪啪声。将军起身,好几个人围了过来,劝他下次再去,将军没有答应。团长用几近请求的语气说:“首长,您上去,太危险了……”团长是一个从军二十一年的老兵了,常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呈暗紫红色。“战士们成年累月在山上,他们更危险!”将军拍拍团长的肩,“走!”
③四名战士驻守的哨卡在海拔五千余米的最高峰上,四周无一遮拦。狂风肆虐的时候,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④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哨卡。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将军逐一与他们握手,又到宿舍、伙房,查看了战士们的被装和伙食。一名战士正在哨位上执勤。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哨兵,发现他又黑又瘦,显得有些憔悴甚至苍老。将军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哨卡?”“不,前年调来的。”“这么说,快三年了?”“还差三个月。”
⑤将军的脸色变了,他转过身,严厉地盯着团长:“不是有规定吗?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团长嗫嚅着,盯了一眼哨兵.没吱声。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问道:“你就这么带兵的?让一个战士这么长时间在这儿执勤?嗯?!”团长没有正面回答将军的问话,而是轻声说:“这儿条件最艰苦,可总得有人来守……”“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这样?”团长还是没吱声。哨兵持枪立正站着,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团长瞄了哨兵一眼,哨兵把话咽了回去。
⑥此时,一名随员悄声对将军说:“首长,他,就是团长的亲弟弟……”将军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望了望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他立正,缓缓地抬起了手,向团长和他的弟弟敬礼。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众人都举起了手。
⑦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就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山峰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短文第③段是 描写,它的作用是: 。(2分)
(3)短文第④段主要对将军的 和 进行了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将军是一个 的人。(3分)
(4)借助“军人,足人们安居乐业的守护者,社会平安稳定的保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这句话,写出你对第⑦段的认识。(3分)
(5)团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你的理解。(3分)
十二、习作。(35分)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受了生活的温暖;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 的脸”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答案
一、1.C 2.C 3.C
二、猛然;风暴;嗓子;吞没;抱怨;沉思;倾听;轰鸣
三、qiǎng;bó;dāng;zhē;zuò;jiǎ
四、揪住;废物;溅起;糟糕;铁锹;电费;犯贱;遭罪
五、(1)穴;2 (2)贫穷 (3)山穷水尽 (4)无穷无尽
六、(1)一面;一面 (2)虽然;可是 (3)不论;都 (4)宁可;也
七、(1)C (2)B (3)D (4)A
八、(1)拟人 (2)比喻 (3)夸张 (4)反问
九、(1)老共产党员;生的希望;死的危险
(2)故事发展;桑娜;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勤劳、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3)唐;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十、示例:妈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想周末去养老院慰问老人。养老院的老人需要关爱,我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参加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培养爱心,还可以增长见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希望您能支持我!
十一、课内阅读(一)(1)安安静静;高高兴兴;漂漂亮亮;津津有味;斤斤计较;碌碌无为
(2)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3)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②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4)①“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一个“破”字,说明他们生活贫困。②“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说明他们生活艰难。
课内阅读(二)(1)惊慌地;沙哑地;冷冷地
(2)雨又大又急,来势凶猛
(3)山给人感觉是威严、稳重的,把老汉比作山,说明他在全村人心中地位突出,人人敬畏他在危急关头才会听从老汉的命令,获得生的希望。
(4)老汉是在乱哄哄的人们都想挤上这唯一的桥时说的这几句话;连用三个感叹号凸显了老汉作为村支书在村里人心中的威严。
(5)是一个沉着果断、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人。
课外阅读(1)将军登上海拔最高的哨卡,发现一名战士超过了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将军训责团长.后来得知这位战士就是团长的亲弟弟,将军行礼致敬。
(2)环境;突出了哨卡环境的恶劣和士兵执勤的艰辛。
(3)动作;语言;率先垂范、平易近人、体恤下属
(4)中国军人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因为有了他们忠于职守、忠于祖国的执着付出,才有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才有了社会的平安稳定,才有了国家主权的强力捍卫,向中国军人致敬!
(5)在恶劣的环境下.团长让自己的亲弟弟坚守哨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忠于职守、忠于祖国的人。从原本可以让弟弟合理离开哨卡,但却让弟弟延长服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十二、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