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课内文言知识(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②叩关而攻秦 叩:敲打
③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⑤抑本其成败之际 抑:或者,还是
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不注意,不重视
⑦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空,徒然
⑧女也不爽 爽:愉悦
A.④⑤⑦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⑦⑧
2.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赢粮而景从 B.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⑦砯崖转石万壑雷 ⑧逸豫可以亡身
A.①⑥/②③⑧/④⑤⑦ B.①⑦⑧/②③④⑥/⑤
C.①⑥/②③⑧/④⑦/⑤ D.①④⑥/②③⑧/⑤⑦
4.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氓》《蜀道难》文化常识和课文解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五代史伶官传序》“以一少牢告庙”中的“少牢”:古代用牛、羊、猪各一头祭祀时叫“太牢”,去掉猪,只用牛、羊各一头时叫“少牢”。
B.《五代史伶官传序》用赋体写史论,通篇一气贯注,气势充沛;《过秦论》用散体写史论,简洁生动,感慨遥深。
C.《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中,参、井是地名,两地邻近,分别是蜀地和秦地的分野。
D.《氓》以女子口吻讲述,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将叙事和抒情巧妙结合起来,体现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本一:
青春之歌(节选)杨沫清晨,一列从北平向东开行的平沈通车,正驰行在广阔、碧绿的原野上。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黄色的泥屋,矗立的电杆……全闪电似的在凭倚车窗的乘客眼前闪了过去。
乘客们吸足了新鲜空气,看车外看得腻烦了,一个个都慢慢回过头来,有的打着呵欠,有的搜寻着车上的新奇事物。不久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一个小小的行李卷上,那上面插着用漂亮的白绸子包起来的南胡、箫、笛,旁边还放着整洁的琵琶、月琴、竹笙……这是贩卖乐器的吗?旅客们注意起这行李的主人来。不是商人,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学生,寂寞地守着这些幽雅的玩意儿。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一浑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这个朴素、孤单的美丽少女,立刻引起了车上旅客们的注意,尤其男子们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可是女学生却像什么人也没看见,什么也不觉得,她长久地沉入在一种麻木状态的冥想中。
车到北戴河,女学生一个人提着她那堆乐器——实在的,她的行李,除了乐器,便没有什么了——下了火车。留在车上的旅客们,还用着惊异的惋惜的眼色目送她走出了站台。
这女学生提着她的行李,在站台外东张西望了一会,看不见有接她的人,就找了一个脚夫背着行李,向她要去的杨庄走去。
走路的时候,她还是那么沉闷。她跟在脚夫后面低头走着,不言也不语。后来转了一个弯,走到个小岗上,当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原野之间突然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时,这女学生迟滞的脚步停下来了。她望着海,那么惊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欢喜的激动,“呵!呵!”她连着呵呵了两声,脚步像粘在地上似的不动弹了。“第一次看见——多么美呀!”她贪婪地望着微起涟波的平静的大海,忘记了走路。
“喂!我说那位姑娘啊,您是怎么回事呵?”脚夫急了,向山上大声吆喝着,这才惊醒了女学生,她揉揉眼睛茫然地笑了一下,快步跑下了山岗。
脚夫是个多嘴的中年人,他不由向这举止有点儿特别的女学生盘问起来:“您站在山上看什么哪?”
“看海。多好看!”女学生歪着头,“你住在这儿多好,这地方多美呵!”
“好什么?打不上鱼来吃不上饭。我们可没觉出来美不美…”脚夫笑笑又问道,“我说,您这是千么来啦?怎么一个人?避暑的?”
女学生温厚地向脚夫笑笑,半晌才说:“哪配避暑。是找我表哥来的。”
脚夫瞪大了眼睛:“您表哥是谁?警察局的吗?”
女学生摇摇头:“不是,我表哥是教书的——杨庄的小学教员。”
“嘿!”脚夫急喊了一声,“我们邻村的先生啊,我都认识。不知是哪一位?”
“张文清。”女学生的神色稍稍活跃一些,她天真地问,“你认识他吗?他在村里吗?怎么没有上车站来接我?……”
脚夫的嘴巴突然像被封条封住了。他不作声了。女学生凝望着他黝黑多皱的脸,等待着他的回答。但是他不出声,又走了好几步远,这脚夫却转了话题:“我说,您贵姓啊?是从京里下来的吗?”
女学生还带着孩子气,她认真地告诉脚夫:“我姓林,叫林道静,是从北平来的。你不认识我表哥吗?”
脚夫又不出声了。半天,他呵呵了两声,不知说的什么,于是女学生也不再出声。这样他们一直走到了杨庄小学的门前。脚夫拿了脚钱走了,林道静也微微踌躇地走上了学校门外的石台阶。
学校是在村旁一座很大的关帝庙里。林道静把行李放在庙门口,就走进庙里去找人。她走上东殿、西殿、正殿、偏殿各个课堂里全看了一遍,一个人影也没有。直到天黑了,这才有一个跛脚老头从大路上蹒跚地走来。这老头看见有人站在台阶上,远远地先喊了一声:
“找谁的呀?”
道静好容易盼着来了个人,欢喜得急忙跑下台阶和老头招呼:“张文清先生是在这儿教书吗?”
“哦,找张先生的?……”老头喝得迷迷糊糊的,红涨着脸,卷着大舌头,“他,他不在这儿啦。”
道静吃了一惊:“他哪儿去啦?——他写信告诉我署假不离开学校的呀。还有,我表嫂呢?
她也在这儿教书……”
“不,……不知道!不知道!……”老头越发醉得厉害了,东倒西歪地跌进学校的大门,砰的一声把两扇庙门关得紧紧的。
这下子可把林道静难坏了!现在怎么办?以后又怎么办呢?…她愣愣地站在庙门外的冷清的阶石上,望着面前阴郁的树林,聒耳的蝉声还在无尽休地嘶叫,海水虽然望不见,然而在静寂中,海涛拍打着岩石,却不停地发着单调的声响。林道静用力打了几下门,可是打不开,老头一定早入梦乡了。她心里像火烧,眼里含着泪,一个人在庙门外站着、站着,站了好久。明月升起来了,月光轻纱似的透过树隙,照着这孤单少女美丽的脸庞,她突然伏在庙门前的石碑上低低地哭了。
(有删改)
文本二:
1931年,17岁的杨沫和她笔下的林道静一样,因抗婚而离家出走,投奔在北戴河教书的哥哥。我们已无从得知当时的杨沫是否也随身带着那样一个行李卷,多年之后剑作这部小说时,她在日记中写道:“关节使我痛得成天躺在床上看书,累了就欣赏音乐。我对于音乐的爱好不亚于文学——初中时,我弹月琴、吹口琴,还学过笙、笛。”很显然,那一袭白衣的女子,不仅是年轻时代的林道静,也是年轻时代的杨沫本人。
(节选自《青春长作伴 歌声永流传》)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林道静走出车站后看不见有人来接她,谈到表哥时脚夫嘴巴像被封条封住,都是为下文找不到表哥埋下伏笔。
B.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域,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细致入微,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特点。
C.面对旅客的议论,林道静“却像什么人也没看见”,并不在意,而是沉入冥想,说明她沉浸在投亲的兴奋快乐之中。
D.林道静看到蓝天、碧野、大海后,欢喜激动,沉迷其中,而脚夫却看不出美不美,说明脚夫不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
6.道静和脚夫、老头有较多的对话,结合文本分析对他们的语言描写的作用。(4分)
7.文本中有这样的描写:“上面插着用漂亮的白绸子包起来的南胡、箫、笛,旁边还放着整洁的琵琶、月琴、竹笙……”“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茅盾在这段文字旁曾经写过眉批:“描写太不简练,可以删去。”但杨沫并未听从这一建议。结合文本说明杨沫是出于什么原因而保留了这些文字。(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汉武帝后元元年。钩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岁,形体壮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犹与久之。欲以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卒赐死。顷之,帝闲居,问左右曰:“外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尔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二年春二月,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殚。”日殚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殚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帝姊鄂邑公主共养省中,霍光、金日殚、上官桀共领尚书事。光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欲收取玺。郎不肯授,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昭帝始元二年春正月,封大将军光为博陆侯。或说霍光曰:“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灭亡。今将军当盛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又多与大臣共事,反诸吕道,如是则可以免患。”光然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人趣行/汝不得活/
B.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汝不得活/
C.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汝不得活/
D.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汝不得活/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顿首,古代跪拜礼,头触碰地且停留一会儿,古人写信或臣子见君主时所用。
B.丙寅,是用干支纪年、月、日的方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按固定顺序相互配合。
C.遗诏,皇帝临终时所发的诏书,意同《出师表》“深追先帝遗诏”中的“遗诏”。
D.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弗陵深受汉武帝宠爱,他是汉武帝最年幼的儿子,自从年幼时就得汉武帝喜爱,在汉武帝精心运筹下继承皇位。
B.霍光竭尽忠诚辅助弗陵,像伊尹、周公一样处在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处理国政,独揽大权,却没失去百姓的信任。
C.金日弹原是匈奴人,后归附汉朝,为人谦逊,顾全大局,一度官至车骑将军,与霍光、上官桀共同受遗诏辅助幼主。
D.尚符玺郎恪尽职守,无所畏惧,面对霍光的强迫,他敢于斗争,誓死保卫玉玺安全,从而赢得霍光的肯定与奖赏。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非尔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4分)
(2)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州,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东晋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有相似之处,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13.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欧阳修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助“波光”“柳色”“斜桥”“画舸”等优美意象,营造了江南水多清丽又显迷蒙的意境。
B.“更”“渐”两字叠用,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凸显出西湖美景深远无穷的特点。
C.“唯恐尽”与“似无穷”呼应,展现了诗人从害怕美景有限到发现美景无穷的心理转变过程。
D.尾联前一句写诗人借酒消愁,迷茫伤感;后一句以景结情,写夕阳景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15.本诗和柳永的《望海潮》都是写北宋时期的杭州,请分析两者在内容和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6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Ⅲ(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注】①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以狂草著名。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问句陡起,既表达出诗人看到写有怀素草书的屏风后的惊喜之情,又说明诗人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很熟悉。
B.“尘色染”有两层意思:一是墨迹流传已久,显得十分珍贵;二是字幅有些斑驳,爱惜中流露出惋惜之意。
C.主人家奇石藤松的环境布局正与草书屏风的风格相映衬,书法之美与环境之美相得益彰,更让诗人欣喜不已。
D.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引人入胜;结尾有回味不尽的余意,章法严谨完整。
17.怀素的草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后四句诗简要分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描写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4)《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扬州慢》(准左名都)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军从东西两路呈钳型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直逼朝鲜政府的临时所在地,_______________声称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面对战局的突然变化,中央军委急调第9兵团入朝作战,10余万志愿军,_______________,翻山越岭,隐蔽接敌,开进长津湖战场。
1950年11月下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积雪达40厘米厚,气温骤降到零下30摄氏度,个别地区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11月27日晚,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志愿军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中。随后以_______________扑向美军,将美军分割包围于下碣隅里、柳潭里、新兴里和古土里地区。在整夜的伏击作战中,6连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高地上,他们一个个身着单薄的军装,持枪俯卧在战壕里,保持着战斗姿势,怒目注视前方,随时准备冲锋。他们化成一群冰雕,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洁白的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细小而又坚硬的冰凌。
这就是“冰雕连”的由来。“冰雕连”成为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昭示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精神。“长津湖之战”,志愿军在冻饿交加、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运输补给严重落后等多重威胁的情况下,发挥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灵活顽强作战,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记录,彻底了东线战场的局面。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狂妄 昼伏夜行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扭转
B.叫嚣 昼伏夜行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改变
C.叫嚣 昼伏夜出 犹如猛虎下山之势 扭转
D.狂妄 昼伏夜出 犹如猛虎下山之势 改变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冰雕连”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这种现象的蔓延是发人深思的。
B.“希望工程”的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C.孔子是以读书人的形象彪炳千秋的,可真实的孔子无论是身形、力气、武功,还是将兵杀伐都可以用“勇武矫健”来形容。
D.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而奉献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21.文中画波浪线处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
一段时间以来, ① :一方面认为年轻人喜欢的都是“无脑剧”“傻白甜”“雷人风”;另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高冷范”“夫子腔”“古董货”。( ),无法创造出有效触达当下年轻人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方式。久而久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渐渐失去兴趣,转而在“二次元”等潮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甚至价值坐标。由此可见, ② 。
然而,搭建这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非易事。都说传统文化是宝藏,可那些宝物都深藏在历史的泥土中,距今动辄几百年、几千年,有的已变成坚硬的化石,有的身上布满了尘埃,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 ③ ,还要为其穿上亮丽的外衣。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的传播因为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
B.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的正是这种认知上的错位
C.这种认知上的错位是造成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的重要原因
D.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
2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3分)
五、微写作(5分)
24.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一书中塑造了一对个性迥异的主仆,你觉得桑丘和堂吉诃德的区别主要在哪里?结合文本前46章内容简要论述。字数控制在200左右。(5分)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华为将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命名为“鸿蒙”,“鸿蒙”源于上古传说,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元气;华为手机芯片取名“麒麟”,基带芯片取名“巴龙”,服务器芯片取名“鲲鹏”。这些命名让科技产品富有美好而浪漫的寓意,而与它们相关的那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也因此而走入了更多网民的视野。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为“祝融”,在传统文化中是“火神”的意思,其桅杆上的标志为一个九叠篆的“火”字,这个图标使火星车外形更漂亮;同时,也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了“九叠篆”书法,领略了中国书法的魅力。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传统文化与科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A
6.①表现人物的性格,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道静表达对大海的赞美以及介绍自己的语言描写,表现出道静热爱自然、单纯可爱。②交代或暗示内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脚夫和老头谈到道静的表哥时避而不谈转移话题,暗示表哥已去向不明,道静寻亲不遇又推动了情节发展。(每点2分)
7.①这段文字刻意渲染了此时林道静的小资产阶级气质,以使其后来的成长更具意义。②更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特点,更好地表现林道静单纯、不谙世事的性格特
点。③有作家个人情感的因素,杨沫年轻时有过与林道静类似的经历。(每点2分)
8.C 9.A 10.B
11.(1)这就不是你们这些愚蠢的人所能知道的。自古以来国家之所以发生混乱,都是因为国君年纪小、母亲年轻。(“是”“非”“尔曹”“所以”各1分)
(2)第二天,下令提升这位郎官的官阶两级。众人没有不赞美霍光的。(“明日”“秩”“众庶”“多”各1分)
【参考译文】
汉武帝后元元年(前88)。钩弋夫人生的皇子刘弗陵,仅有几岁,身体却长得高大壮硕,懂得很多事情,皇上非常疼爱他,想立他为太子。只因他年纪小,母亲又太年轻,因此犹豫不决。(汉武帝)想派合适的大臣辅佐他,观察群臣,只有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为人忠厚,可胜任此事。于是汉武帝让黄门画(一幅)
周公背周成王朝见诸侯的画赐给霍光。过了几天,汉武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摘掉头上的装饰,叩头请求宽恕。汉武帝说:“将她拉下去,送到宫中监狱。”钩弋夫人回头看着皇帝,汉武帝说:“快走,你不能活下去!”最终将她处死。没过多久,汉武帝闲暇无事,问身边侍候的人说:“外面人对处死钩弋夫人都说什么了?”身边侍候的人回答说:“人们说‘既然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为什么将他母亲杀了’。”汉武帝说:“对。这就不是你们这些愚蠢的人所能知道的。自古以来国家之所以发生混乱,都是因为国君年纪小、母亲年轻。
女主一人独居,就会骄横不顺,荒淫秽乱,没人襟止得了。你没听说过吕后的事吗?所以不得不将她先除掉。”汉武帝后元二年(前87)春季二月,汉武帝病重,霍光流着泪问道:“陛下万一不测,由谁来继承皇位?”
汉武帝说:“你真的没理解以前我赐给你那幅画的意图吗?立我的幼子,由你像周公那样辅佐他。”霍光叩头推让说:“我不如金日殚。”金日殚也说:“我是个外国人,赶不上霍光,(如果由我辅佐)会使匈奴轻视汉朝啊。”乙丑,(汉武帝)颁布诏书立刘弗陵为皇太子,当年八岁。丙寅,汉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三人共同接受遗诏辅佐幼主。刘弗陵的姐姐鄂邑公主陪他一起住在寝宫中,负责抚养照顾,霍光、金日弹、上官桀一同主管尚书事,主持朝政。霍光辅佐幼主,朝廷政令都由他自己发出,天下人都想一见他的风采。宫中曾出现怪物,一天夜里,群臣都为怪物惊慌不安,霍光召见尚符玺郎,想收回皇帝的玉玺。尚符玺郎不肯给他,霍光想强迫他交出。尚符玺郎手持宝剑说:“我的头你可以拿到,但玉玺你不可能得到。”霍光非常赞赏他的尽忠职守,第二天,下令提升这位郎官的官阶两级。众人没有不赞美霍光的。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春季正月,(汉昭帝)封大将军霍光为博陆侯。有人劝霍光说:“将军没有听说过吕氏家族的事吗?处在伊尹、周公的地位,处理国政,独揽大权,疏远皇族成员,不与他们共事,所以失去天下人的信任,最终遭到灭亡。如今将军身居显要地位,皇帝年幼,应接纳皇室成员,再多与朝廷大臣共商大事,一切与吕氏处事的方法相反,如果这样去做,便可以免除祸患。”霍光认为他的话有道理。
12.B
13.①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态,形象地描述出和平宁静的场景。②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表现出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③对比。“莺啼燕语报新年”的汉苑一片和平宁静,与“路几千”的遥远边关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每点2分,每点指出表现手法1分,分析1分)
14.D
15.①从内容上看:本诗通过对“波光”“柳色”“斜桥”等景
物的描写,侧重于展现景色秀丽、空蒙的西湖自然美景;而《望海潮》不仅展现了西湖自然景色,更侧重于展现杭州的繁华富庶景象和生活美。(3分)②从表达情感上看:本诗侧重表达游人对西湖美景的沉醉迷恋之情;而《望海潮》则是干渴词,赞颂杭州繁华的同时,更表达了对治理者的称颂。(3分)
16.C
17.①奇特怪异:“石”前加“怪”字,表明它不同一般。
②豪纵奔放:“怪石”体现出怀素草书狂放的特色,“奔”字则表现了迅疾的动态。③苍劲有力:书法如“藤”“松”,有雄健意味,用“寒”“古”来形容,更具苍劲感。④灵动活泼:笔画盘绕曲折,有如龙蛇迅速有力地游动,可见其笔势飞跃,生动活泼,显现了旺盛的活力。(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8.(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者
(4)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5)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9.A 20.B
21.志愿军在面临武器装备严重落后、运输补给严重不足、冻饿交加等多重威胁的情况下,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3分)
22.D
23.①社会上对年轻人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双重误区②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缺少一座连接彼此的桥梁③除了要拂拭掉尘埃(每处1分)
24.略。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