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3.4)文言虚词之“介词”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3.4)文言虚词之“介词”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8 14: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3.4)文言虚词之“介词”
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考情简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基本都有考查。
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1)杂合到文中对文意的梳通和理解。(2)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形式间接考查。(3)个别地方试卷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从两个句子中挑出某一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通常一句是所给的文章或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的课文中的。
为了大家的全面复习并扎实掌握文言文虚词,我们全新梳理并在“文言文虚词积累”系列中逐步推出:18个常考虚词+其他重要虚词。
其中18个常考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基础知识】
一、介词的概念
文言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为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有:“于”“以”“为”“与”。
二、介词的特点
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介词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动作性较强。古代汉语的介词,除“于”“乎”以外,基本上是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大都兼有动词、介词两类词性。例如:
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请以剑舞。(《鸿门宴》)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⑤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例①的“以”,动词,“做”。例②的“以”,介词,“用”。例③的前一个“为”,介词,“替”;后一个“为”,动词,“制定谋划”。例④的“与”,动词,“送给”。例⑤的“与”,介词,“同”。
2.现代汉语的介词短语,大多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既常用作状语。例如:
①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
又常用作补语,以“于”字介词短语和“以”字介词短语为最常见,例如:
③战于长勺。(《墨子·公输》)
④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
⑤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⑥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以上例句翻译时,要依从现代汉语的习惯,将介词短语由补语位置调整到状语位置。
3.现代汉语介词的宾语,要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不仅疑问代词要放在介词前面,就是其他代词和一般名词也可以放在介词前面。例如:
①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④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4.现代汉语的介词短语作名词成分,介词或介词的宾语均不可以省略,而古代汉语的介词或介词宾语均常常省略。例如:
①令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②又试之(以)鸡。(《促织》)
③客从外来,与(之)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重要“介词”举例
“于”“以”“为”“与”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也是用法较复杂的几个介词。
1.于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表示处所。例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亮见权于柴桑。(《赤壁之战》)
③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⑤青取之于蓝。(《劝学》)
⑥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公输》)
例①②的“于”,表示动作所在,译为“在”。例③④的“于”,表示动作所归,译为“到”。例⑤⑥的“于”,表示动作所自,译为“从”。
“于”也表示时间。例如:
⑦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⑧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2)表示对象。例如:
①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③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④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例①“于”译为“和”。例②“于”译为“向”。例③“于”译为“给”。例④“于”译为“对”。
(3)表示比较。“于”用于形容词之后,引入比较的对象。例如: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对曰:“甚于妇人。”(《触龙说赵太后》)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例①②③的“于”,均译为“比”。
(4)表示主动者。“于”用于被动句动词之后,引入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例①②③的“于”,均译为“被”。
又:介词“于”常与代词“是”组合为介宾短语“于是”,用于谓语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同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同。例如:
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
⑤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例④的“于是”译为“从这时”。例⑤的“于是”译为“在这事上”。
“于是”,进一步虚化,用于句首,成为一个表承接或因果的连词,同现代汉语的“于是”相同。例如:
⑥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例⑥的“于是”表承接。例⑦的“于是”表因果。都仍译为“于是”。
再又:“乎”,在古代汉语中除经常用作句尾语气助词外,有时也可用作介词,同“于”的部分用法相同,多用来表示处所、对象。例如:
⑧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⑨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⑩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例⑧⑨的“乎”表处所,译为“在”。例⑩ 的“乎”表对象,译为“对”。
2.以
介词“以”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工具。例如:
①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以刀劈狼。(《狼》)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自相矛盾》)
例①②③的“以”均译为“拿”“用”。
(2)表示凭借。例如:
①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③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例①“以”译为“凭”。例②“以”译为“依照”。例③“以”译为“根据”。例④“以”译为“用……身份”。
(3)表示原因。例如:
①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例①②③的“以”均译为“因”“由于”。
(4)表示时间。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孟尝君列传》)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例①②的“以”,均译为“在”。
(5)提前宾语。“以”用于双宾语句,将直接宾语提前。例如: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例①②的“以”均译为具有提宾作用的“把”。注意:例①后一句,则双宾语依次排列不用“以”提前。
又:介词“以”常与代词“是”组合为介宾短语“以是”或“是以”(宾语前置),用于句首,引出事物发展的结果或推断的结论。同现代汉语的“因此”相当。例如:
③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④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以”还常与“为”组合为“以为”。其用法比较复杂。
后面如跟有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以为”当分开理解,表示“把……当做(弄成)……”。可看成介词“以”后承前省略了宾语“之”。例如:
⑤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⑥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以为神”可译为“把它当做神”,“以为饵”可译为“把它作成药”。
后面如跟有其他词或其他短语,“以为”当融合理解,表示“认为”。例如:
⑦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⑧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⑦“以为”后跟有动词,例⑧则跟有主谓短语,这两句的“以为”都当译为“认为”。
3.为
介词“为”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替代。例如:
①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③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答司马谏议书》)
例①②③加点的“为”均译为“替”“给”。注意,例②的后一个“为”是动词,“设计”。例③的后一个“为”也是动词,“算作”。
(2)表示原因、目的。例如:
①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④原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辞》)
例①②的“为”,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①“为”后省略了宾语“之”。例③④的“为”,表目的,译为“为了”。
(3)表示对象。例如: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例①②③的“为”均译为“向”“对”。
(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例如: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为”译为“在”。
(5)表示主动者。“为”用于被动句动词之前,引入动作的主动者。与具有同样作用的“于”不同,“为”介绍的主动者有时也可不出现。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②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例①②引入的主动者出现。例③④主动者均未出现。以上例句中的“为”,都译为“被”。
4.与
介词“与”的用法主要有两种:
(1)表示对象。例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例①②③的“与”,均译为“同”“和”。
(2)表示替代,相当于“为”。例如: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吾与子出兵矣。(《战国策·楚策》)
例①②的“与”均译为“给”“替”。
综合练习
【题目】
填空(请解释加黑字的含义)
示例: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与”,介词,“同”
(1)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3)赵氏求救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
(4)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
(5)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
(6)青取之于蓝 (《劝学》)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对曰:“甚于妇人。” (《触龙说赵太后》)
(11)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13)吾尝疑乎是 (《捕蛇者说》)
(14)请以剑舞 (《鸿门宴》)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16)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17)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
(18)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捕蛇者说》)
(19)且以一璧之故逆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20)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21)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2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23)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2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登泰山记》)
(25)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触龙说赵太后》)
(26)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廉颇蔺相如列传》)
(2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28)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触龙说赵太后》)
(2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30)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32)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
(33)请以剑舞 (《鸿门宴》)
(3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学而》)
(35)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36)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3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8)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1)“于”译为“和” (2)“于”,表示动作所在,译为“在”
(3)“于”译为“向” (4)“于”,表示动作所归,译为“到”
(5)“于”译为“给” (6)“于”,表示动作所自,译为“从”
(7)“于”,均译为“被” (8)“于”,均译为“比”
(9)“于”,均译为“被” (10)“于”,均译为“比”
(11)“于是”都译为“在这事上” (12)“于”,均译为“比”
(13)“乎”表对象,译为“对” (14)“以”均译为“拿”“用”
(15)“乎”表对象,译为“对” (16)“以”译为“凭”
(17)“以”译为“因”“由于” (18)“以”译为“根据”
(19)“以”译为“因”“由于” (20)“以为”可译为“把它作成”
(21)“以”译为“因”“由于” (22)“以为”译为“认为”
(23)“为”译为“向”“对” (24)“以”,均译为“在”
(25)“为”译为“向”“对” (26)“以为”译为“认为”
(27)“为”,都译为“被” (28)“为”译为“替”“给”
(29)“为”,都译为“被” (30)“以”,动词,“做”
(31)“与”,译为“同”“和” (32)“与”,译为“同”“和”
(33)“以”,介词,“用” (34)“与”,译为“同”“和”
(35)“与”,动词,“送给” (36)“与”均译为“给”“替”
(37)“为”译为“向”“对” (38)“于是”表承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