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3.6)文言虚词之“叹词”
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考情简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基本都有考查。
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1)杂合到文中对文意的梳通和理解。(2)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形式间接考查。(3)个别地方试卷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从两个句子中挑出某一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通常一句是所给的文章或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的课文中的。
为了大家的全面复习并扎实掌握文言文虚词,我们全新梳理并在“文言文虚词积累”系列中逐步推出:18个常考虚词+其他重要虚词。
其中18个常考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基础知识】
一、叹词的概念
叹词是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应答的词。它不作句子成分,也不和别的词组合,而是独立于句子成分之外,或作独立成分,或作独词句。表示说话时喜悦、惊讶等情感的词就是感叹词。感叹词一般放在句首,后用逗号隔开,感情强烈时,可用感叹号表示。
二、叹词分类
(一)单音叹词
文言文中的常见单音叹词有很多,比如:也、耳、兮、噫、矣、嘻、唉。
1.也
(1)释义:用在句末,表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举例: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黄生借书说》
译文:年轻时的岁月是可惜啊。
(2)释义: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举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释义:你是人家雇工耕田的,哪里(会)富贵呢?
2.耳
释义:用在句末,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举例: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释义:田横,只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
3.兮
释义:用在句末,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a)”。
举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周南·葛覃》
译文:葛草长得长又长啊,漫山遍谷都有它。
4.噫
释义:表示惊异,相当于“唉”。
举例:季恬逸道“噫!那里来的这位太太 ”——《儒林外史》
译文:季恬逸说道“唉!哪里来的这个职位太太?”
5.矣
释义:用在句末,相当于“了”。
举例: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译文: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6.嘻
释义:表示惊奇、轻蔑等,相当于“哈哈”。
举例: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译文:哈哈,好啊!技术是达到这种程度吗!
7.唉
释义:用在句首,表感叹。
举例: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译文:唉!这小子没法跟他们共谋大事!
(二)复合叹词
常见复合叹词有“嗟乎”“鸣呼”“噫嘘嚱”“呜呼哀哉”等。
1.嗟乎
释义:用在句首,表感叹。相当于“唉”。
举例: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译文: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
2.鸣呼
释义:用在句首,表示感叹,相当于“唉”。
举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译文: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
3.噫嘘嚱
释义:用在句首,表惊异或慨叹,相当于“唉呀呀”。
举例: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译文: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4.呜呼哀哉
释义:用在句首,表悲叹。旧时祭文中常用的感叹语,常用以表示哀悼死者,相当于“悲哀啊”。
举例: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祭十二郎文》)
译文: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 还是不知道呢 悲哀啊!希望享用祭品吧!
综合练习
【题目】
(请解释加黑字的用法及含义)
示例: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用在句首,表感叹,相当于“唉”。
(1)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黄生借书说》)
(2)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 (《庄子·养生主》)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4)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5)田横,齐之壮士耳 (《资治通鉴》)
(6)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阿房宫赋》)
(7)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诗·周南·葛覃》)
(8)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聊斋志异·狼三则》)
(9)季恬逸道“噫!那里来的这位太太 ” (《儒林外史》)
【答案】
(1)用在句末,表判断,相当于“啊”“呀”。
(2)表惊奇,相当于“哈哈”。
(3)用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呢”“吗”。
(4)用在句首,表感叹。
(5)用在句末,表结束,相当于“了”“啊”“也”。
(6)用在句首,表感叹,相当于“唉”。
(7)表惊讶,相当于“啊”。
(8)用在句末尾,相当于“了”。
(9)表惊异,相当于“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