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7.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考情简述】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语文考纲中,属于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第2点分析综合,其能力层级是C。这是要求考生在对古文进行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概括,来筛选关键信息,完成相应的试题。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所提及的人物的态度,也包括作者对文中所叙述事情的态度。这些观点态度不是我们阅读时的认识,而是作者在行文中的流露。
“分析观点态度”指根据文意分析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分析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概括观点态度”指根据作者对事物或事理的具体描述和阐释体会作者的意思,揣摩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观点。
此题的设计,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古代文言文的综合分析与理解概括的能力,这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虚词、诗词的基础上,通读文本内容,对选项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筛选,确定相应的内容,完成答题。
【必备知识】
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读懂文章,厘清层次
1.抓时间词语,梳理人物的经历与事件的前因后果。高考中的文言文总是以时间为序,表明时间的那些词语就像是一条条纲线,把文章中的事件或人物经历串联起来。要抓住这些词语去串联所写人物的生平。
2.抓官职变迁,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高考文言文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官员,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有关,因而文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掌握古代官员出仕、升迁、贬谪、平调的词有利于我们把握事情的前因后果。如古代表明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明官职升降的词有“升”“拔”“擢”“谪”“罢”“黜”等;表明官职调动的词有“调”“改”“徙”“转”等。
3.抓文体特点,弄清楚人物的主要事迹。高考文言文一般都采用以记叙为主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可重点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来理解文章,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可根据这一特点,梳理出所写人物的主要事迹,厘清文章的层次。
4.抓写作特点,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总之,解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用以上方法来读懂文意,厘清文章的层次,把握人物形象,弄懂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仔细比对,巧辨误区
在读懂文章,厘清层次的基础上,分别找到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原文内容,把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可从以下方面比对选项与原文:抓住表范围、程度的词语,比对原文对象范围;比对原文所述内容,注意颠倒是非错误;抓住时间词语,比对时间、事件是否对应;根据原文内容与平时积累,确保词义正确;留意选项中自行添加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梳理文段涉及的人物、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对分析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恰当等。
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刘正夫书
韩 愈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
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
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于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足下以为何如?愈白。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 接:接待,此处可理解为“笼络”
B.宜师古圣贤人 师:以……为师
C.虽不为当时所怪 怪:奇怪
D.忝同道而先进者 忝:有愧于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圣贤人所为书具 存具:器具
B.用则必尚其能者 尚:注重、看重
C.顾常以此为说耳 说:同“悦”,高兴
D.既辱厚赐 辱:辱没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来者则接之 今后进之为文
B.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 则共观而言之
C.为文宜何师 以古圣贤人为法者
D.然其所珍爱者 然其存于今者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
如果看见他来了,怎么可以不回应他的诚意呢?
B.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名声存在的地方,就是诽谤指向的地方。
C.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并不是一定要文章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且以那样的方式结束。
D.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
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而不是出自遵循寻常世俗之见的人。
★5.请分条概括本文在学习“为文”问题上作者所持的观点。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C. “怪”,动词,“责怪”。句意:即使不被当代的人责怪。故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具”,通“俱”,全,都,尽。句意:古代圣贤之人所写的书倒是完全保存了下来。
B.正确。句意:要是重用文士,一定会看中那些有真正才能的人。
C.“说”,陈说,讲说。句意:我经常把这个道理讲给别人。
D.“辱”,承蒙。句意:既然承蒙足下如此深厚的礼遇。故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代词,句中代拜谒的后学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句意:有人来访,就应该热情接待/现在的那些要写文章的晩辈后生们。
B.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并列,并,并且。句意:然而惟独我韩愈落了一个喜好笼络后进的骂名/人们就会一起观赏并且谈论。
C.动词,写,撰写;介词,作为,当作。句意:写文章应该效法谁/把古代圣贤之人的做法当作法则。
D.均译为“其中”。句意:但其中那些你所珍爱的/但其中那些能够保存到现在的。故选D。
4.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C.“开”,提倡;“禁”,禁止。句意:并不是一定要提倡这种形式来写,而禁止那种方式来写。故选C。
5.(示例)本文中韩愈认为应以古代圣贤为师,且重在学习圣贤的思想而非言辞;为文不要太关注难易,贵在“能自树立”(或:不因循守旧,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条概括:本文在学习“为文”问题上作者所持的观点。
从“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可概括出:要师法古代的先贤能人;
从“师其意,不师其辞”可知,要师法其思想内容而不是文辞;
从“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这句话可归纳出:要有独创精神,不因循守旧。
参考译文:
韩愈复信进士刘君足下:
蒙你惠书求教,显示出我(在学问上)所不及之处,既多承赐与,且惭愧我确实如此。这真是非常幸运的事啊!凡是要举进士科的人,无论哪个进士出身的士大夫家,哪家不可以去拜访?前辈进士对于后辈(的求教),如果看见他来了,怎么可以不回应他的诚意呢?有人来访,就应该热情接待,全城的士大夫没有谁不是这样做的。遗憾的是,惟独我韩愈落了一个喜好笼络后进的骂名。名声存在的地方,就是诽谤指向的地方。
既有来问的,我就不敢不真诚地回答。有人问道:“做文章应该效法谁?”我一定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法古代圣贤之人。”再问道:“古代圣贤之人所写的书倒是完全保存了下来,可文辞各不相同,该效法谁的呢?”我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法他们的思想用意,而不是效法他们的文辞。”又问道:“文章应该写得简易还是繁难?”我一定会郑重地说:“不必刻意写的艰涩或简单,只要文章合理、合适就可以了。”如此罢了,绝不是极端地提倡文章一定要这样写,坚决禁止文章那样写。
早晚都能看到的各种东西,谁也不会去关注它,当看到那些异乎寻常的东西,人们就会一起观赏谈论。文章难道和这不同吗?汉朝人没有不会写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文章做得最杰出,那么可以说,下功夫深的,名声就传得远。如果都顺从世俗随波逐流,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见解,即使不被当代的人责怪,也一定不会流传到后世。您家中的各种物品,都是日常离不了要使用的,但其中那些你所珍爱的,肯定不是寻常的东西。那么君子做文章的道理,难道和这有什么不同吗?现在的那些要写文章的晩辈后生们,能够深入探求努力获取,以古代圣贤之人的做法为法则,虽然说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得合格,但如真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那样的人才出现,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而不是出自遵循寻常世俗之见的人。至于圣君治国之道,不用文士也就罢了,要是重用文士,一定会看中那些有真正才能的人,这种才能不是别的,就是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因袭遵循世俗之见的人啊。自从出现文字以来,谁不写文章呢?但其中那些能够保存到现在的,一定是能够这样做的啊。如此而已,我经常把这个道理讲给别人。
我对足下来说,是愧为同道而先进的人,又经常与令尊给事中大人往来学习。既然承蒙足下如此深厚的礼遇,又怎能不把我所能知道的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作为我对你的答复呢?你觉得我的说法怎么样?韩愈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