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山水画的意境 课件(共25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山水画的意境 课件(共25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8 16:38:39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
过程方法目标
2.熟读课文品味山水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目标
3.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明确什么是意境和获得意境的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齐诵《送孟浩然之广陵》《沁园春.雪》谈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山水画》的意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2.积累字词
(1)字音字形
惆怅(chóu chàng ) 气概(gài) 真挚(zhì ) 暮霭(ǎi )
渲(xuàn)染 赋予(yǔ ) 颐(yí )和园 惨(cǎn )淡
夔(kuí)门 身临(lín)其境 胸(xiōng )有成竹 浮光掠(lüè )影
(2)字词释义
【真挚】真诚恳切。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3.层次结构
一(1):点明论点:意境是山水的灵魂。
二(2-4):具体论述什么是意境。
三(5-8):如何获得意境。
四(9、10):意境和意匠的关系。
4.概括内容主旨
【点拨】这篇文章作者阐述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我们欣赏山水画的意境很有指导意义。
第二课时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读课文,探究意境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点拨】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山水画有了意境,山水也便有了灵气,产生了情趣,也就能打动欣赏者,所以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点拨】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说说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点拨】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有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意匠和意境的关系是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4.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点拨】(1)引用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说明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
(2)引用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论证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3)引用四川人的话:“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
(4)引用杜甫“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词句充当道理论据,论述了意匠在诗歌、绘画中的重要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表达效果:用诗歌的意境论述山水画的意境,化专业为人们熟知的领域,通俗易懂,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同时,大量的引用,又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同时作为论据,增强了说服力。
5.根据提示理解下面句子。
(1)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点拨】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思考,点明意境的获得所需的条件,引出下文“怎样才能获得意境”,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第6段作者连用了“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四个词语来写齐白石画虾,有什么作用?
【点拨】首先,本段论证的是“要深人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而齐白石画虾恰恰证明这一点,而且齐白石画虾所取得的成就更能证明“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才能画出有意境的好画。 四个词语“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不仅不显哕唆,反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齐白石为艺术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在艺术上达到的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3)请你结合第7自然段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点拨】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四.品读课文,写作借鉴
1. 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作者首先指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然后指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接着围绕写情与写景,从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和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获得意境;最后强调意境和意匠相结合,才能打动人心。
2.方法多样,论述有力。
作者为了论述古诗中往往有很好的意境,意境就是情与景的结合的观点,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例子充分地论证了寓情于景,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文章中多处运用举例论证,如为了说明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作者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来论证。此外,作者还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如将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画松与一位画家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画进行对比,阐明了长期观察对创造意境的意义,令人信服。
五.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结合课文所学知识, 说说下面诗歌的意境美.
江雪
[ 唐 ] 柳宗元
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点拨】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诗人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2.欣赏李可染山水画名作《万山红遍》进行鉴赏。
【点拨】“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板书设计(共25张PPT)
14 山水画的意境
部编版 九年级下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沁园春.雪》毛泽东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新知讲解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新知讲解
惆怅( ) 气概( )
真挚( ) 暮霭( )
渲( )染 赋予( )
颐( )和园 惨( )淡
夔( )门 身临( )其境
胸( )有成竹 浮光掠( )影
chóu chàng
gài
zhì
ǎi
xuàn


cǎn
kuí
lín
lüè
xiōng
新知讲解
【真挚】真诚恳切。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
盛大。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一(1):点明论点:意境是山水的灵魂。
二(2-4):具体论述什么是意境。
三(5-8):如何获得意境。
四(9、10):意境和意匠的关系。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这篇文章作者阐述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我们欣赏山水画的意境很有指导意义。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读课文,探究意境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山水画有了意境,山水也便有了灵气,产生了情趣,也就能打动欣赏者,所以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合作探究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
来,从而形成意境。
合作探究
3.说说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有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意匠和意境的关系是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合作探究
4.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1)引用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说明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
(2)引用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论证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合作探究
(3)引用四川人的话:“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
(4)引用杜甫“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词句充当道理论据,论述了意匠在诗歌、绘画中的重要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合作探究
表达效果:用诗歌的意境论述山水画的意境,化专业为人们熟知的领域,通俗易懂,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同时,大量的引用,又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同时作为论据,增强了说服力。
合作探究
5.根据提示理解下面句子。
(1)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思考,点明意境的获得所需的条件,引出下文“怎样才能获得意境”,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合作探究
(2)第6段作者连用了“全马在胸”“胸有成竹”
“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四个词语来写齐白石
画虾,有什么作用?
首先,本段论证的是“要深人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而齐白石画虾恰恰证明这一点,而且齐白石画虾所取得的成就更能证明“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才能画出有意境的好画。 四个词语“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不仅不显哕唆,反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齐白石为艺术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在艺术上达到的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合作探究
(3)请你结合第7自然段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 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作者首先指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然后指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接着围绕写情与写景,从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和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获得意境;最后强调意境和意匠相结合,才能打动人心。
合作探究
2.方法多样,论述有力。
作者为了论述古诗中往往有很好的意境,意境就 是情与景的结合的观点,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例子充分地论证了寓情于景,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文章中多处运用举例论证,如为了说明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作者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来论证。此外,作者还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如将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画松与一位画家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画进行对比,阐明了长期观察对创造意境的意义,令人信服。
山水画的意境
提出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分析问题
阐释什么是意境
得出结论:
学会欣赏意境
提高欣赏水平
获得意境的途径
表达意境的方法是意匠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
的两个关键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1.结合课文所学知识, 说说下面诗歌的意境美。
江雪
[ 唐 ] 柳宗元
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诗人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李可染《万山红遍》
2.欣赏李可染山水画名作《万山红遍》进行鉴赏。
课堂练习
合作探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