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傲蕾·一兰》中的选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段由四个乐句构成。节奏较为密集,但很规整。乐句中以“doi,re,mi,soi” 为骨干音,及重复的创作手法,体现了达翰尔音乐的音调特点和创作手法。休止符的运用,使得第一乐段更具弹性与活泼感。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节奏拉宽,旋律舒缓,并加上了二声部,将歌曲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家乡的赞美之情感。旋律的上行发展,更把情绪推向了高点。这首歌曲的歌词生动形象, 极富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富饶的农村生活场景图。
教学目标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演唱,使学生充分感受我国北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了解达翰尔民歌的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节奏、情绪、音高、演形式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准确划分乐段
2.通过准确地看教师指挥动作进行合,通过音保持训练增强低声部学生的音准,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较准确地演合部分
2.掌握重音记号、附点节奏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学会唱、并唱好歌曲《美丽的家乡》,丰富歌曲的音乐表现力,感受达翰尔音乐的风格。
2.理解音乐创作中的重复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跳音和连音丰富歌曲的音乐表现力,做到合唱部分的音准,和谐.
教学方法:
听唱法,对比法,演示法,教唱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快乐音乐课堂,本节课我们的主题是北国之声。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56个少数民族,你能来说一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吗
生:蒙古族、藏族、......
师:欣赏下组图片并聆听歌曲,你猜出这是那个少数民族吗?
生:达斡尔族
师:正确,这是一首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歌曲《美丽的家乡》,达斡尔族人民有着一个风景优美的家乡,今天我们通过一首歌曲,欣赏、感受这个美丽的地方吧!
作品简介
《美丽的家乡》选自歌剧《傲蕾一兰》,丁毅、田川词,王云之、刘易民曲,作于1979年,主要内容是描写了达斡尔族人姑娘傲蕾一兰不为敌人、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热情歌颂了她的民族主义精神。歌曲分为C大调,四二拍。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到作品介绍,简单、直接、明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感受歌曲
聆听歌曲(出示歌谱),回答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情绪是欢快、喜悦的,歌曲的歌词生动形象,极富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富饶的农村生活景图......
2、歌曲划分为几个部分 为什么(节奏、情绪、音高、演唱形式四方面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音高、演唱形式四方面引导,并总结: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齐唱,表现了达尔族人民幸福的生活,第二部分合唱表现了达尔族人民对家乡的赞美。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亲身感受歌曲的情绪,体验歌词的美,感受家乡的美丽丰饶。】
三、学唱歌曲
1、 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1) 再次聆听歌曲第一部分,学生可以跟着哼唱旋律。
a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b 分乐句学唱歌谱
c 填词演唱第一部分(富有弹跳的声音演唱歌曲)
d 理解音乐创作中的重复创作方法
(2)请学生跟琴演唱第一部分旋律,进一步熟悉歌曲,找出节奏和旋律的特点,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节奏特点:前八后十六、八分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目的:八分休止符、重音记号为歌曲表现增添的欢快情绪)
总结: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而且这两个乐句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其余的旋律都相同第三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这种方法就是音乐创作中的“重复, 重复有完全重复-节奏和旋律都相同, 而有的是不完全重复 节奏相同旋律不同, 或是旋律相同节奏不同。
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1) 复听第二部分范唱,与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不同?
内容 节奏 旋律 情绪 演唱方式
第一部分 紧凑 平稳 欢快喜悦 齐唱
第二部分 舒展 上下起伏 优美抒情 合唱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以上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部分齐唱,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
(2)a 视唱高声部乐谱,学生学唱。
b 填词演唱高声部。(要求声音圆润,优美,气息深长。
c 视唱低声部乐谱,学生学唱。(要求声音浑厚,音准到位)
d 填词演唱低声部
e 学生练唱。
f 呼唤声部演唱,教师指导
师生小结两个部分的区别。
(3)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两个部分情绪的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通过对歌曲旋律、节奏特点、情绪变化等方面分析亲身感受到“重复”的音乐创作手法,感受达斡尔族人民喜悦幸福的情感】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是达斡尔族的歌曲。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傲蕾 一兰》。她是历史上抵抗沙俄入侵的达斡尔族女英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几百年, 但她不畏强暴、誓死保卫祖国, 保着卫家乡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扬······
教学反思
歌曲《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达斡尔族民歌,选自歌剧《傲蕾.一兰》,二段体,C大调。歌曲欢快易唱,主要描写的是赞美达斡尔家乡的美。
成功之处:在教学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结合图片达斡尔族的并聆听音乐,让学生从歌曲中找出答案,进入本节课的教学。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学习歌曲的作品简介,激发了学生对美丽家乡的向往和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其次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分析歌曲,进一步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家乡的美,在聆听中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检验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理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全身心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例如“呐依吔……”这一段很能体现歌曲的情境,表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开心的心情,学生也很喜欢唱这一段。然后学生自己通过对歌曲旋律、节奏特点、情绪变化等方面分析亲身感受到“重复”的音乐创作手法,感受达斡尔族人民喜悦幸福的情感,学生学习歌曲在自己总结出两部分的节奏与情绪时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可以用富有弹性和连贯优美的声音和饱满亲切的情绪来演唱歌曲,进一步掌握歌曲,体会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不足之处:在合唱环节二声部配合不是很默契,低声部的音量容易收回去,导致二声部不太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