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OCEAN AND HUMAN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海水养殖、石油开采、填海造陆等产业活动,让人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海洋交通运输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运量大、价格低、污染少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海洋开发,促使海洋产业迅猛发展。
海洋与人类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定义:又称海洋水产资源,
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Four effects of world ocean current and fishing ground distribution
世界洋流作用四大与渔场分布
日本
暖流
千岛
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秘鲁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上升补偿流)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食用
(1)海洋生物资源
药
用
生
产
深海鱼油是指从深海中鱼类动物体中提炼出来的不饱和脂肪成分,分别为EPA和DHA。
有血栓,脑溢血或中风等患病者
预防动脉硬化等
健脑益智
保护心血管,保障血流畅通
帮助对抗炎症
改善不良情绪
(1)海洋生物资源
类型 分布 内涵 开发利用意义
鱼类 温带海区、 大陆架海区、 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 海洋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即鱼、虾、贝、藻类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②提取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藻类
其他
浅海地带的大陆架生活着非常多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物等,这些生物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大量的生物尸体沉入海底,而这里还是众多河流的入海口,河流携带非常多的矿物元素,这些都为石油的形成提供了原始材料。
深海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
从海底喷溢出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周围海水的,称为热液;
温度与周围海水接近的,则称为冷泉。
海底冷泉是继海底热液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两者都反映了海底的极端环境。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不依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生化作用生产有机质,所以这样的食物链又被称为“黑暗食物链”。深海热液和冷泉活动区域是海底生命活跃的地方,热液生态系统与冷泉生态系统并称为“深海绿洲”。
(2)海洋矿产资源
①数量:
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海洋石油资源
②分布:
在已探明的海洋油气储量中,有60%是分布在浅海海域,水深一般小于300米。
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2)海洋矿产资源
可燃冰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
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CH4·nH2O)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开采出可燃冰。2017年7月9日14时52分,可燃冰的试采井在连续60天稳定产气后正式关井,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预测远景区。
描述南海可燃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的积极影响。
总体分布不均;
集中分布在南海大陆坡(或南海边缘地区),呈条带状分布。
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
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滨海砂矿
滨海砂矿是指在滨海水动力的分选作用下富集而成的有用砂矿,该类砂矿床规模大、品位高、埋藏浅,沉积疏松、易采易选。所谓滨海砂矿的范畴,由于地质历史上的海平面变动,它包涵着滨海和部分浅海的砂矿。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
因经受多次地壳运动,中国大陆东部岩浆活动频繁,为形成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创造了有利条件,钨、锡、铜、铁、金和金刚石等很丰富。在大面积分布的岩浆岩、变质岩和火山岩中,也含有各种重矿物。现已发现有钛、锆、铍、钨、锡、金、硅和其他稀有金属,分布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沿海以及台湾周围,台湾和海南岛尤为丰富,主要有锆石—钛铁矿—独居石—金红石砂矿,钛铁矿—锆石砂矿,独居石—磷钇矿,铁砂矿,锡石砂矿,砂金矿和砂砾等。
钛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比重小、强度大、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目前世界上所生产的大部分钴石、金红石、独居石、钛铁矿均来自滨海砂矿。
锰结核:
多分布在海深 4 000 米以下,全球海洋以 1 000 万吨 / 年的速度在洋底不断堆积。
(2)海洋矿产资源
类型 分布 内涵 开发利用意义
滨海砂矿 近岸带 海洋底部蕴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总称 ①形成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②多金属结核是未来可以利用的最大资源
石油、天然气 大陆架浅海海底
多金属 结核 大洋 海盆
(3)海洋空间资源
运输空间:
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指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
海运的特点:运量大、价格低、污染少
(3)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日本神户机场人工岛
迪拜酒店
(3)海洋空间资源
类型 分布 内涵 开发利用意义
交通空间 海港码头、运输船空间舶、海上航道等 海上、海中、海底环境中可利用部分 ①海洋资源利用形式多样﹐拓宽了人类生活空间
②随着人类向海洋挺进,利用空间更为广阔
生产空间 海上电站、人工岛、围海造陆、海洋牧场
通讯空间 海底光缆
娱乐空间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海洋与人类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
2.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3.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塑料污染
沙滩垃圾
海底垃圾
石油污染
钻井平台爆炸
石油污染螃蟹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号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导致石油大量泄漏。事故高峰期,每天漏油多达3万桶,引发美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石油污染。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遭受灭顶之灾,生物群落和沿岸渔业损毁严重。为了处置这次事故,英国石油公司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但环境灾难后果迄今尚未消除。
石油污染
(1)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石油污染
(1)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
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风景区等,影响旅游业。
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影响。
石油污染能够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O2的含量,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渔业资源逐步衰退。
通过生物富集作危害人类健康。
*生物富集是指环境中的污染毒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了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会溶解卤代烃等污染物中的亲油组分,降低其界面间迁移转化速率。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
石油污染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1.物理处理法:使用清污船及附属回收装置、围油栏、吸油材料及磁性分离等;
2.化学处理法:燃烧、使用化学处理剂(如乳化分散剂、凝油剂、集油剂、沉降剂)等;
3.生物处理法:人工选择、培育,甚至改良这些噬油微生物,然后将其投放到受污海域,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