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建构联系 体验提升素养
——《用方程解决问题》练习六说课
《用方程解决问题》练习六,是一节综合练习课。练什么?为什么练?怎么练?练后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思考设计一些具体可操作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与分析,力图帮助学生建立代数思维,最大程度地实现数学化思想。
一、重组素材,凸显方程生长力
方程,看似与学生距离远,实则亲近。提供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经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是发展数学抽象能力,建模能力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中,我将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巧妙构思后,以新的数学素材进行整合,呈现在学生眼前,真实自然。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去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等式表达关系,用符号或语言表达关系,最后用方程来表达关系,环环相扣,实现了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由数学问题的解到现实问题的解的巧妙联系,让学生拾级而上,建立了方程“模型”的抽象过程,促进了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重组素材后,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综合性分析信息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用一种新的方式凸显了方程教学的生长力。
二、真实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应用的练习。在基础练习中,我先从三个真实情境唤起学生对找等量有关系的方法,然后让3个信息进行华丽变身后,组合成2个真实问题;第一次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受数学与方程的联系。接着是变式练习,让学生参与到全民阅读的情境之中去根据不同条件选择方程,在对比分析中深化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再进入到全民运动的情境之中去寻找信息提问并解决;最后再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寻找现实情境,创编用方程解决的实际问题,层层递近。让学生在吃劲的同时,感觉吃惊,尤其是在命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原来命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综合考查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情境的真实性,如等量关系的构建,如问题的设置等,缺一不可。如此多重的体验,让学生在系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戴一幅数学的眼镜”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三重合作,深化数学本质
人的天性主要有四个: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尊重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对方程解决问题产生好奇,并在层层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研究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三重合作与分享中,为孩子创造了思考的空间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关注自己想法的同时,还学会关注他人的想法,关注他人想法和自己想法之间的联系,真正促进了学生进一步真正的思考,实现了新旧知识的对接,落实了四基,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更直指学生的发展,即让学生回归主体的地位,练得有趣,练得有味,练得有劲,练得有效。
总的来说,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知识点之后需要建构比较与联系的一节综合练习课。即在学生四年级下学期和五年级下学期学习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后,结合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让学生在对比中建构联系,在经历中梳理方法,学会找等量关系,并应用等量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对方程知识的巩固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外,还着力用真实情境的体验带给学生数学本质上的思考与数学素养上的提升。
本节课的练习,依然是基础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三大步串联本节课始终。但是边练习边总结方法;边练习边合作探究的双轨道综合练习促进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氛围与思考、交流、分享中来,实现了人人都在往前走,人人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向前走的灵动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