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欣赏《保卫黄河》冀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欣赏《保卫黄河》冀少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18 18:0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合唱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的表演形式的效果。
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谁知道我国第二大河是哪条何?(黄河)
黄河,中国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河,一睹母亲河的心声,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吧!
欣赏《保卫黄河》合唱曲
合唱曲《保卫黄河》欣赏
填写表格
体裁 速度 力度 旋律特点 音乐情绪
进行曲 中速稍快 强 节奏鲜明有力旋律跌宕起伏 高亢激越振奋人心
复听歌曲,思考每一遍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遍齐唱,第二遍二部轮唱,第三遍三部轮唱,最后一遍齐唱。)
再次聆听歌曲。
作品演唱的声部不断的扩充、力度不断增强,巧妙的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有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将一切侵略者淹没在人们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显示了英雄的伟大气魄。
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欣赏。
介绍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钢琴协奏曲。1970年5月1日,由李德伦担任指挥,钢琴家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了《黄河钢琴协奏曲》。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入了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诗史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较有影响力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分析作品:作者把《保卫黄河》的音乐主题用变奏的手法在乐曲中不断的出现,主题一共出现了八次,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音乐时而展现出硝烟弥漫、战马奔腾,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时而又展现了游击健儿顽强奋战、英勇杀敌的场面。
完整聆听《黄河钢琴协奏曲》。
课堂小结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母亲河优秀民族文化沉积而成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品格,依然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在华夏儿女的胸中奔流,她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自强不息。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黄河的伟大精神是华夏儿女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永恒的主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