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五单元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人教版选修1)(24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五单元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人教版选修1)(24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15 22: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1课识记基础知识第五单元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知能综合提升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1)起源:大约1世纪左右,在小亚细亚与 一带产生。
(2)发展:
①4世纪初期,演变为 的国教。
②476年,托庇于 封建王权,得以继续发展。
③11世纪,分裂为 和天主教。巴勒斯坦东正教日耳曼罗马帝国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
(1)原因:
①通过整顿教会,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进行
“ ”。
②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2)表现:
①经济上: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征收
“ ”,兜售“赎罪券”。
②政治上: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 权,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③思想文化领域:垄断 ,掌握《圣经》解释权。
④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也无处不在。十字军东征什一税学校教育司法 恩格斯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   
教和神学’。”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的思考]
中世纪时,教会占支配地位、影响无处不在。
当时封建王权衰弱。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人们思想没有解放。 二、宗教“异端”
1.含义
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 ”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运动被称为“异端”运动。
2.表现
(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纯洁教会。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① 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认为《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教条。
②捷克人胡司对教会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异端威克里夫 3.影响
(1)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 、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3)它表明宗教改革已势在必行。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1.时间
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 向近代过渡。政治权利中世纪 2.表现
(1)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开始出现。
(2)政治: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 的特权地位,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
,实现富国强兵。
(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地主中央集权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   
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  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
[我的思考]
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1)新兴市民阶层的要求: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兴起,要求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保证其经济利益,促使王权尽力摆脱教权的控制,他们要求教会实现国家化,建立本民族的教会,西欧封建社会趋于解体。
(2)神权统治的阻碍: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异端”运动兴起: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反映市民阶层利益的宗教“异端”运动兴起和高涨,反天主教的
“异端”思想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4)文艺复兴运动的促进: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作了思想铺垫。
[特别提醒] 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势在必行。
二、中世纪早期的反封建斗争为什么大多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1)中世纪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与天主教会发生密切联系,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厉控制。
(2)当时资本主义还很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在反封建斗争中,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
(3)天主教会日益堕落、反动。 材料一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材料二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
被告可能不经审判便予处死。
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材料三 恩格斯说:“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在尽管发生各种内部战争的条件下还是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探究]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天主教是怎样维护统治和奢侈生活的?
(2)恩格斯为什么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组织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天主教会维护统治和奢侈生活的表现。第(2)问要从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回答。[答案] (1)搜刮巨额财富,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2)罗马天主教会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又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因此,要推翻阻碍欧洲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就必须打破天主教会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