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18 17: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二第五章随堂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遗传病是由致病基因控制的是( )
A.特纳氏综合征 B.苯丙酮尿症
C.唐氏综合征 D.猫叫综合征
2、图中甲、乙为某一变异雌果蝇(2n=8)体细胞内的两个染色体组,则该果蝇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中,最有可能是( )
A. 重复 B. 缺失 C. 倒位 D. 易位
3、假设在男女人数相等的人群中每1000人有50个红绿色盲男性患者。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两人离异后,男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女性再婚,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约为( )
A.1/11 B.1/21 C.1/22 D.1/42
4、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丈夫正常、妻子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夫妇,进行遗传咨询时,医生给予的优生建议是( )
A.选择生男孩 B.无需进行产前诊断
C.选择生女孩 D.检查胎儿染色体数目
5、某对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其中a~e表示染色体不同区段。该变异类型属于(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数目畸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
6、随着国家“三胎”政策的落实,遗传病的预防越来越受重视,下列疾病中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症 B.家族性心肌病
C.高胆固醇血症 D.青少年型糖尿病
7、利用激光对DNA进行修复,生物学上称之为(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蛋白质结构改变 D.染色体结构变化
9、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滞后
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C.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10、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发生都是起源于( )
A.染色体断裂 B.基因选择性表达
C.体细胞的增殖过程 D.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11、“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 )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繁殖,会导致物种灭绝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12、秋水仙素能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
A.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促进DNA多次复制
C.促进细胞多次分裂 D.抑制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13、二倍体水稻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共24条染色体。那么水稻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染色体( )
A.2条 B.4条 C.8条 D.12条
14、野生型链孢霉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却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维生素后,经过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又能生长了。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经X射线照射,链孢霉( )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基因重组
C.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产生了某种维生素
15、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可能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异,该变异称为( )
A.染色体数目增加 B. 染色体片段缺失
C. 染色体数目减少 D. 染色体片段倒位
16、下列人类遗传病中,不是由致病基因引发的是( )
A. 原发性高血压 B. 抗维生素
C. 艾滋病 D. 红绿色盲
17、某兴趣小组欲对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进行调查。下列对调查思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查该病的男、女发病率的差异,能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可判所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C.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需以患者的家系为对象
D.调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需绘制家系图
18、把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
A. 单倍体、六倍体 B. 三倍体、六倍体
C. 六倍体、六倍体 D. 六倍体、单倍体
19、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
A. 4.4 % B. 5.1%
C. 6.8 % D. 10.2 %
20、“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优生再次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话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优生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 B.提倡高龄生育
C.鼓励遗传咨询 D.建议产前诊断
二、读图填空题
21、人类黏多糖贮积症是高致病性、高致死性遗传病,有7大类型,都是由于细胞中某种细胞器缺少酸性黏多糖水解酶,造成黏多糖(葡糖氨基聚糖)降解受阻,而积聚在细胞中,使细胞代谢异常。患者出生时表现正常,随生长症状逐渐加重,生长缓慢、骨骼畸型、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异常,少年期即死亡。
现有一位两岁男孩患有该症的Ⅱ型遗传病,其父母及哥哥表现型均正常。图为该家庭成员相关基因酶切电泳的结果。(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依据已知信息,可判断该病的遗传病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调查发现该病的患者均为男性,没有女性患者的原因是____。
测定该病的有关基因,父亲与患者的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分别为:
父亲 …TCAATTTGCAGCGGAAA…
患者 …TCAATTTGCAACGGAAA…
对比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可知,致病基因是因碱基对发生____导致基因结构改变。病症随年龄增加而加重的原因是细胞内贮积大量黏多糖的____(细胞器)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细胞代谢。
22、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图_____。
(2)图C中含_____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_____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_____(填“是”或“否”)可育。
(3)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_____,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于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用的卡诺氏液的作用是_____。
23、如图所示是一对近亲结婚的青年夫妇的遗传分析图,其中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图中与本题无关的染色体略),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E细胞的核DNA数目是________,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从理论上分析,图中H(白化色盲患者)为男性的概率是________。
(3)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__________。
(4)请你从优生优育的观点出发,解释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特纳氏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由致病基因控制的,A错误;B、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B正确;C、唐氏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由致病基因控制的,C错误;D、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由致病基因控制的,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组染色体。
分析题图可知,l为X染色体,通过结构比较,可判断甲与乙果蝇的细胞中X染色体有差异,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甲、乙中X染色体的差别,可判断该变异是倒位,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丈夫正常、妻子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夫妇,设相关基因是H、h,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HY×XHXh,他们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为XHY、XhY、XHXh,XHXH,可见女儿均正常,儿子有可能患血友病。因此,医生给予的优生建议是选择生女孩。
故选C。
5、答案:D
解析:根据分析,图中变异的结果是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增添(多了c片段),另一条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少了片段),所以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A、先天性免疫缺陷症属于机体免疫功能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疾病,A错误;
B、家族性心肌病为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
C、高胆固醇血症为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
D、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利用激光对DNA进行修复是利用物理因素诱导基因中碱基对发生重组排列,而使基因得到修复,根据基因突变的定义可以知道,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8、答案:A
解析:根本原因是碱基对的替换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A
解析: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细胞染色体数加倍,A正确。秋水仙素不能促进DNA多次复制和细胞多次分裂,BC错。秋水仙素不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着丝点照样分裂,染色单体照样分离,D错。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染色体的数目并未发生改变,而在该条染色体上某一片段位置发生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A、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A正确;
D、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中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错误.
B、多指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
C、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中的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18、答案:A
解析: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虽然含有3个染色体组;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依然为六倍体。
故选:A。
19、答案:C
20、答案:B
解析:A、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患病率,达到优生的目的,A错误; B、提倡适龄生育,高龄生育会导致胎儿畸变率明显增大,不利于优生,B正确; C、鼓励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达到优生的目的,C错误; D、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D错误。
故选:B。
21、答案:(1)伴X隐性遗传病;父母没有得病,并且父亲没有携带致病基因
(2)男性患者幼年死亡,因此没有XbXb产生
(3)替换;溶酶体
22、答案:(1)D
(2);3;3;否
(3)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固定细胞形态
解析:(1)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与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必然是单倍体,所以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的是图D细胞。
(2)图C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不可育。
(3)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于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用的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23、
(1)答案:23;1
解析:根据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题图,左图表示精原细胞(AaXBY)形成精子的过程,因此D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E为精细胞,E细胞中核DNA数目为23条,含有1个染色体组。
(2)答案:100%
解析:从理论上分析,图中H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则该个体只能是男孩,男孩概率100%。
(3)答案:7/16
解析:该对夫妻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则后代惠白化病的概率是1/4,患色盲的概率也是1/4,所以后代完全正常的概率是(1-1/4)×(1-1/4) =9/16,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9/16=7/16。
(4)答案:近亲结婚导致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大增加,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
解析: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导致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大增加,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因此婚姻法规定,近亲不能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