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单元知识框架】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主干知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发展,文明随之产生,标志是阶级产生、国家形成和文字出现。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的诞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1.确立过程
改革 时间 内容 影响
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初 废除债务奴隶制;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打破贵族世袭原则 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6世纪末 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 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5世纪 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期间发放津贴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民主机构
机构 产生方式 性质和职责
公民大会 全体公民参加 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 抽签产生 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关,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处理日常事务,兼有政府职能。
民众法庭 抽签产生 是司法机关,负责审理案件,终审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
4.评价
(1)进步性:
①有利于避免决策的失误,也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②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③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少数服从多数,分权制、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2)局限性:
①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只限于雅典公民,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妇女、外邦移民、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
②民主性质的原始性: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而且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雅典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③参政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虽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但无法保证参政者的素质,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四、希腊的人文精神
1.智者学派
(1)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2)评价:
①积极:强调人的作用,人的价值,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苏格拉底
(1)主要观点:
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认识你自己”。
②强调知识的作用,提出“知德合一”,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善,主张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
(2)评价: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拓展解难】
一、总结: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根本原因):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3.阶级基础:工商业阶层的形成并要求民主权利。
4.地理环境:希腊良港众多,以航海和海外贸易为主,使希腊人较早养成了平等互利的民主意识。
4.个人作用: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的个人才能。
二、理解:雅典城邦。
1.含义: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村落而组成。
2.代表:雅典和斯巴达。
3.地理环境:多山,少耕地,三面环海,港湾众多(山多地少海长湾多),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
三、理解:雅典公民。
1.组成:由祖籍本邦的成年男子组成,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除外。
2.特征: 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将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四、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不同于今天的代议制)
2.人民主权:即主权在民,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的决策,是“主权在民”的集中表现。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逐渐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
3.轮番而治:即“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 ,负责国家事务。
4.崇尚法治:雅典严格实行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
5.权力制约:城邦公民集体对官吏监督和制约。“五百人会议”受“陪审法庭”的制约,陶片放逐法也制约着官员的特权。
6.公民意识:珍惜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先学达成】(不预习,不听课;上课之前,用双色笔勾划学案重点,并思考以下问题,写出关键词,课前检查)
1.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明梭伦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2.结合雅典的民主机构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3.从制度创新、后世借鉴、民主范围、民主性质、参政方式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4.列举普罗塔哥拉与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
【课时训练】
1.(2021·山东高考·10)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重要事务
B.祭司拥有城邦最高权力
C.妇女已拥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D.津贴是民主政治的前提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题干有两个关键信息,分别是“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和“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所以其主旨是说公民大会在处理城邦重要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故选A项;题干强调的是公民大会的职责而不是祭司的地位,而且题干中没有关于祭司是否享有特权的规定,排除B项;雅典城邦规定公民才能享有政治权利,妇女不属于公民群体,没有政治权利,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关于津贴制的规定,且津贴制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规定,而伯利克里执政开始于公元前443年,时间上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2.(2021·广东高考·11)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名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A.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B.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考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
【解析】叙拉古城邦推行的橄榄叶放逐法,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因此很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是直接民主制下国家权力滥用的结果,故选C项;“橄榄叶放逐法”最终引发了政局混乱,但没有史实说明“城邦瓦解”,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公民”这个整体,并未涉及“社会阶层的对立”问题,排除B项;“轮番而治”指的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材料体现的是直接民主下“人民主权”,没有体现“轮番而治”,排除D项。
【答案】C
3.(2020·天津高考·10)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被取消
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
C.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主体作用
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时期按照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克里斯提尼时期,公民再无等级区别,但行政官职各部落仍有名额限制,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几乎所有一切官职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开放,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故选A项;材料仅提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并未提及其身份的变化,且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可知,成为公民仍有一定条件限制,比如性别、年龄等,与自由民身份仍有区别,排除B项;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可知,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是成为雅典公民的条件之一,并未变化,排除C项;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可知,从梭伦到伯利克里时期,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降低而非提高,排除D项。
【答案】A
4.(2020·山东高考·1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决策事务的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可知普罗泰格拉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故选B项;决策程序是指科学地决策所应遵循的基本的逻辑步骤和阶段,与材料所述“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不符,排除A项;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排除C项;根据材料“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可知普罗泰格拉强调雅典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未涉及“城邦教育”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B
5.(2019·全国Ⅱ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哲学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可知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将关注点集中到社会现实,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故选C项;对神的敬畏与崇拜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排除A项;公元前6世纪以泰勒斯为代表的思想家将关注点转移到自然,排除B项;启蒙运动时期哲学的主题转移到政治,排除D项。
【答案】C
6.(2021·全国乙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材料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答案】历史: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触;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单元知识框架】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主干知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发展,文明随之产生,标志是阶级产生、国家形成和文字出现。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的诞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1、确立过程
改革 时间 内容 影响
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初 废除债务奴隶制;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打破贵族世袭原则 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6世纪末 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 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5世纪 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期间发放津贴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民主机构
机构 产生方式 性质和职责
公民大会 全体公民参加 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 抽签产生 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关,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处理日常事务,兼有政府职能。
民众法庭 抽签产生 是司法机关,负责审理案件,终审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
4、评价
(1)进步性:
①有利于避免决策的失误,也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②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③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少数服从多数,分权制、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2)局限性:
①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只限于雅典公民,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妇女、外邦移民、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
②民主性质的原始性: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而且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雅典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③参政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虽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但无法保证参政者的素质,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四、希腊的人文精神
1、智者学派
(1)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2)评价:
①积极:强调人的作用,人的价值,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苏格拉底
(1)主要观点:
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认识你自己”。
②强调知识的作用,提出“知德合一”,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善,主张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
(2)评价: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拓展解难】
一、总结: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根本原因):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3、阶级基础:工商业阶层的形成并要求民主权利。
4、地理环境:希腊良港众多,以航海和海外贸易为主,使希腊人较早养成了平等互利的民主意识。
4、个人作用: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的个人才能。
二、理解:雅典城邦。
1、含义: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村落而组成。
2、代表:雅典和斯巴达。
3、地理环境:多山,少耕地,三面环海,港湾众多(山多地少海长湾多),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
三、理解:雅典公民。
1、组成:由祖籍本邦的成年男子组成,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除外。
2、特征: 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将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四、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不同于今天的代议制)
2、人民主权:即主权在民,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的决策,是“主权在民”的集中表现。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逐渐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
3、轮番而治:即“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 ,负责国家事务。
4、崇尚法治:雅典严格实行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
5、权力制约:城邦公民集体对官吏监督和制约。“五百人会议”受“陪审法庭”的制约,陶片放逐法也制约着官员的特权。
6、公民意识:珍惜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先学达成】(不预习,不听课;上课之前,用双色笔勾划学案重点,并思考以下问题,写出关键词,课前检查)
1、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明梭伦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2、结合雅典的民主机构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3、从制度创新、后世借鉴、民主范围、民主性质、参政方式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4、列举普罗塔哥拉与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
【课时训练】
1、(2021·山东高考·改编)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重要事务
B.祭司拥有城邦最高权力
C.妇女已拥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D.津贴是民主政治的前提
2、(2021·广东高考·改编)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名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A.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B.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3、(2020·天津高考·改编)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被取消
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
C.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主体作用
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
4、(2020·山东高考·改编)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决策事务的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
5、(2019·全国Ⅱ卷高考·改编)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6、(2021·全国乙卷高考·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