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同步学案: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同步学案: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0 09:02:40

文档简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标要求】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主干知识】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1)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3)阶级:工业发展使俄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4)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1900 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拥护列宁的人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3、内容
(1)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对俄国的认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1)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理论。
(2)思想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3)历史地位: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过程
(1)二月革命:一战充分暴露了沙俄的落后与腐朽,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1917年3月,苏维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沙皇专制,但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但方式为和平夺权。
(3)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列宁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意义
(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开辟了新纪元。
(2)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世界格局。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权: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2)军队: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3)工业: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土地: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获得了农民的广泛支持。
(5)外交:废除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时间:1918~1920年。
②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内:国内战争爆发、前线粮食严重缺乏。
③内容:
A.农业:余粮征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B.工业:企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商业:取消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D.分配: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④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管理经济。
⑤评价:
A.积极:是在战争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B.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而且不符合经济规律。战争结束后没有立刻停止,反而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①时间:1921~1928年。
②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③内容:
A.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B.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C.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D.分配: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④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⑤意义:
A.理论上: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实践上: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政权。
(3)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2、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
(1)背景:苏联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
(2)实践: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3)特点:经济上,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4)评价
①积极:
A.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B.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借鉴。
②消极:
A.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向农民索取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D.长期的计划指令,导致地方和企业缺乏活力,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E.后期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拓展解难】
一、了解:苏维埃。即“代表会议”,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1918年春,苏维埃普遍建立,标志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
二、总结:十月革命特点。
1、理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链条说),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道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农村。
3、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紧密相连。
4、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三、 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 1917年 3月(俄历二月) 1917年11月(俄历十月)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 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目标 “面包、停战” 建立社会主义
领导者 工人、士兵 布尔什维克党
组织性 自发,没有纲领 有组织,有准备,以“四月提纲”为纲领
结果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四、理解:国家资本主义。是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能够直接控制、支配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国家政权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也有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两种国家资本主义最大区别在于由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掌握经济命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国家有能力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重点在“国家”两字,旨在保留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宏观经济控制,克服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重点在“资本主义”四字,旨在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经验,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五、理解:苏联工业化。
1、背景:
(1)国内: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国际: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
2、决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3、过程:通过前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2、1933~1937),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六、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
1、含义: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2、背景:
(1)个体小农生产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2)粮食供应的困难,出现粮食收购危机。
3、决策:1927年。
4、过程: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决定实行农业集体化,1929年底 开始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几乎所有农户都加入了集体农庄。
5、评价: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运用“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它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并没有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致使苏联的农业发展长期滞后,也导致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七、理解:斯大林体制。
1、含义:又称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形成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构成:由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思想体制组成。经济体制的特点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思想体制的特点是文化专制,严厉控制。
3、评价:
(1)积极: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它对基本实现工业化(欧美正疲于大危机)、保证卫国战争胜利及法西斯战争结束后的经济迅速恢复,都起了积极作用,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消极: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主要起消极作用,由于对这一体制改革的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3)教训: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注重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八、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全盘集体化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模式,直接管理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排斥市场调节,国家统一调拨、计划供应
分配 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工资制(平均主义)
特点 用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 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九、总结:苏俄(联)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1、军事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布尔什维克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怀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最终被迫走上了间接过渡的道路。
2、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本质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权威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力量,他们主张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要求限制以至消灭耐普曼和“富农”,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用计划原则取代市场机制。这些人在列宁逝世后取得统治地位,逐渐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内容,主要表现:
(1)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仅消灭了“富农”,而且消灭了全体小生产者——农民,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
(2)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严重失衡。
(3)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斯大林模式”。
【思考探究】
一、如何理解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二、从时间、性质、目标、结果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三、“土地是我们的,粮食却是你们的”,如何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农民的呐喊?
四、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必要的倒退”,请说明其合理之处?
五、有观点认为正是斯大林模式创造了苏联二战时期的钢铁洪流,也正是斯大林模式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请阐述其合理性。
【课堂检测】
1、(2021·广东高考·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C.完善新经济政策 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考点】斯大林模式【解析】2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发展中等技术教育是针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对技术工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工农速成班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教育的需要,这些做法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故选A项;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是客观作用,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1928年后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与材料时间20年代中后期不符,排除C项;冲破西方技术封锁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
【答案】A
2、(2020·上海高考·18)“代表大会决定: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此文件颁布于
A.彼得一世改革时期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期
C.十月革命时期 D.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考点】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解析】由题干中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可知,这是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发布的文件,故选C项;17世纪末彼得一世改革时期,俄国政权并没有发生变化,也不存在工兵代表苏维埃,排除A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主要围绕农奴制问题,也没有涉及到政权的转移问题,不存在工兵代表苏维埃,排除B项;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是针对外来侵略者,当时苏联早已经建立苏维埃政权了,排除D项。
【答案】C
3、(2020·海南高考·16)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导致“背口袋”活动盛行,故选A项;1921年新经济政策才出台,时间不符,排除B项;1929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时间不符,排除C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4、(2020·江苏高考·19)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 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
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 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
【考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解析】“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说明税收的种类多,税收的负担重,故选C项;1921年到1922年实行实物税,不再实行余粮收集制,排除A项;苏俄农民需要上缴实物税,说明各省没有保持经济独立地位,排除B项;“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说明税后粮食农民有权支配,排除D项。
【答案】C
5、(2020·山东高考·13)表2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表2
方式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考点】“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1928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种分别占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0.2%,到1932年手播比例依然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故选C项;1928年后新经济政策已逐步被废除,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农业播种方式,未涉及“工农业比例”,排除B项;根据表格可知,1928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种分别占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0.2%,到1932年播种方式变化不大,手播比例依然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发展阻力较大,并非“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排除D项。
【答案】C
6、(2019·海南高考·18)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据材料“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结合所学可知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其决定因素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故选A项;据所学,七月流血后,资产阶级阶级独立掌握政权,不是工人,排除B项;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排除C项;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不是根本原因,决定因素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排除D项。
【答案】A
7、(2019·天津高考·8)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考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体现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属于对现实的“妥协”,这与苏俄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有相同的地方,即二者都属于对现实的一种暂时“妥协”,通过这种“妥协”维护了都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项;通过题干中“历史学家……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说明苏维埃政权没有把农民视为最危险的敌人,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没有采取武装对抗方针,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基于苏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出发,所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正确路径,但它还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项。
【答案】C
8、(2017·海南高考·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经济的停滞
【解析】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十月革命后,二月革命时期还没有建立,故A项错误;1918年夏到1920年底的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受到战争的破坏,苏俄经济进入停滞状态,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时期,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导下,苏联经济整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特别重工业有显著的发展,与材料“经济进入停滞状态”不符合,故C项错误;德军入侵时期是在1941年6月22日以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B
9、(2017·江苏高考·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
【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就是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要通过暴力革命实现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没有涉及到明确提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故A项从错误;列宁提出的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没有在布尔什维克全党形成共识,故B项错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就是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要通过暴力革命实现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是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方式是暴力革命,故C项正确;“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表明要通过暴力革命实现,和平取得政权不可能实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10、(2016·全国Ⅱ卷高考·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考点】“斯大林模式”——苏联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会发生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划“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而到1932年,苏联“一五”提前完成超额,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因而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更不会吸引美国人的注意,故C项错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它并不会关注苏联公有制的优越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11、(2021.6·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说明材料中“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的具体含义。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文建设道路的价值。(6分)
【解析】(1)第一小问改变,据材料一“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结合所学得出社会主义建设方法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形式上,由战时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间接过渡。第二小问价值,据材料一“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结合所学得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找到的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答案】改变: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转变到逐步过渡。
价值:找到了一条俄国向社会丰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标要求】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主干知识】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1)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3)阶级:工业发展使俄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4)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1900 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拥护列宁的人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3、内容
(1)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对俄国的认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1)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理论。
(2)思想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3)历史地位: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过程
(1)二月革命:一战充分暴露了沙俄的落后与腐朽,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1917年3月,苏维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沙皇专制,但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但方式为和平夺权。
(3)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列宁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意义
(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开辟了新纪元。
(2)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世界格局。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权: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2)军队: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3)工业: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土地: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获得了农民的广泛支持。
(5)外交:废除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时间:1918~1920年。
②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内:国内战争爆发、前线粮食严重缺乏。
③内容:
A.农业:余粮征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B.工业:企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商业:取消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D.分配: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④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管理经济。
⑤评价:
A.积极:是在战争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B.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而且不符合经济规律。战争结束后没有立刻停止,反而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①时间:1921~1928年。
②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③内容:
A.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B.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C.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D.分配: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④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⑤意义:
A.理论上: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实践上: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政权。
(3)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2、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
(1)背景:苏联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
(2)实践: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3)特点:经济上,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4)评价
①积极:
A.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B.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借鉴。
②消极:
A.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向农民索取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D.长期的计划指令,导致地方和企业缺乏活力,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E.后期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拓展解难】
一、了解:苏维埃。即“代表会议”,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1918年春,苏维埃普遍建立,标志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
二、总结:十月革命特点。
1、理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链条说),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道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农村。
3、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紧密相连。
4、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三、 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 1917年 3月(俄历二月) 1917年11月(俄历十月)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 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目标 “面包、停战” 建立社会主义
领导者 工人、士兵 布尔什维克党
组织性 自发,没有纲领 有组织,有准备,以“四月提纲”为纲领
结果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四、理解:国家资本主义。是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能够直接控制、支配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国家政权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也有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两种国家资本主义最大区别在于由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掌握经济命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国家有能力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重点在“国家”两字,旨在保留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宏观经济控制,克服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重点在“资本主义”四字,旨在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经验,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五、理解:苏联工业化。
1、背景:
(1)国内: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国际: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
2、决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3、过程:通过前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2、1933~1937),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六、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
1、含义: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2、背景:
(1)个体小农生产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2)粮食供应的困难,出现粮食收购危机。
3、决策:1927年。
4、过程: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决定实行农业集体化,1929年底 开始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几乎所有农户都加入了集体农庄。
5、评价: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运用“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它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并没有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致使苏联的农业发展长期滞后,也导致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七、理解:斯大林体制。
1、含义:又称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形成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构成:由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思想体制组成。经济体制的特点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思想体制的特点是文化专制,严厉控制。
3、评价:
(1)积极: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它对基本实现工业化(欧美正疲于大危机)、保证卫国战争胜利及法西斯战争结束后的经济迅速恢复,都起了积极作用,其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消极: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主要起消极作用,由于对这一体制改革的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3)教训: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注重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八、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全盘集体化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模式,直接管理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排斥市场调节,国家统一调拨、计划供应
分配 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工资制(平均主义)
特点 用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 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九、总结:苏俄(联)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1、军事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布尔什维克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怀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最终被迫走上了间接过渡的道路。
2、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一向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其本质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权威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力量,他们主张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要求限制以至消灭耐普曼和“富农”,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用计划原则取代市场机制。这些人在列宁逝世后取得统治地位,逐渐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内容,主要表现:
(1)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不仅消灭了“富农”,而且消灭了全体小生产者——农民,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牲口,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
(2)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严重失衡。
(3)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斯大林模式”。
【思考探究】
一、如何理解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二、从时间、性质、目标、结果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三、“土地是我们的,粮食却是你们的”,如何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农民的呐喊?
四、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必要的倒退”,请说明其合理之处?
五、有观点认为正是斯大林模式创造了苏联二战时期的钢铁洪流,也正是斯大林模式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请阐述其合理性。
【课堂检测】
1、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C.完善新经济政策 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2、“代表大会决定: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此文件颁布于
A.彼得一世改革时期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期
C.十月革命时期 D.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3、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4、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 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
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 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
5、表2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表2
方式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6、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7、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9、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10、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说明材料中“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的具体含义。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文建设道路的价值。(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