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五年级《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带给的快乐,并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并能用各种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意境, 表现歌曲二声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小乐器(竖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生问好。
2、出示圣诞树。问:看到圣诞树想到什么? 你知道西方人怎样过圣诞节吗?
(生:……) 师:今天,我们要乘坐“极地特快”号去北极过一次圣诞节。
[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双基训练:
1、师:看,火车来了。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火车的汽笛声?
wu--- |wu--- ||……
kachakacha|kachakacha||……
坐着火车,我们来到了北极,在北极坐雪橇最好。 师:我们来试一试模仿雪橇铃声。
2/4 (1)3 3 3 | 3 3 3 | 3 5 1 2| 3 -| …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2)11 1 | 1 1 1 | 12 12 | 1 -| …… 二声部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难点。]
2、我们来到北极过圣诞节,那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
在西方,还有很多专为圣诞节所写的歌曲呐。
三、学唱歌曲:
1、播放《铃儿响叮当》。
这就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
大家熟悉这首曲子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那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有相同或相近的部分吗?
生:……2拍子,欢快……
[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2、练习A部分合唱。 跟琴演唱(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再合唱)
3、学习第三部分。
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
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4、学习第二部分。 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我们试着用竖笛吹奏
5、完整演唱全曲。
师:大家表现的真棒。我们来和“圣诞老人”比一比,看谁唱的好。(教师指导合唱)
四、拓展部分:
我们用二声部表现了歌曲,还可以用更多的声部来表现。
欣赏三声部《铃儿响叮当》
五、结束部分:
1、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
3、听英文歌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