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册第(3)单元第(1)课第(5)课时 年级 五 学科 音乐
课题 3、飞翔的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优美、连贯、统一的声音演唱《小白船》。2、欣赏《飞越彩虹》,能哼唱音乐主题,并用简要的语言描述音乐中的意境与情景。能用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过程与方法 能哼唱音乐主题,并用简要的语言描述音乐中的意境与情景。能用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声音表现出夜空中月亮摇动的生动形象和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在歌曲演唱时,要求气息悠长连贯,长音的唱法等;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促进想象力,并能较好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讲授新课1、活动一:智力游戏教师示范捻指,与学生合作游戏。要求:学生动作与教师的相反。(1)播放2拍子音乐。(2)转换播放3拍子音乐。2、活动二:律动游戏。提出要求:模仿教师动作。要求学生动作比教师动作晚3拍进入。(播放《小白船》旋律)3、活动三:聆听记忆,准确模唱。教师弹奏两组短小旋律,考查学生听力和记忆力。 使学生感受3拍子音乐,熟悉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歌曲旋律。学生认真辨听记忆,准确模唱。 创设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感受2拍子音乐。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学生随琴唱谱子。4、小结过渡:把我们刚才唱过的所有的旋律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两声部的合唱曲。5、导入新课(1)、欣赏图片,创设情境。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电脑出示星空图片)。学生小组说说图片所展示的画面。教师描述画面:寂静的夜晚,满天繁星点点,弯弯的月亮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静静的在夜空中摇荡,把我们带入充满神奇、美丽的幻想之中,让我们静静的欣赏,那挂在天空中像摇篮一样的月亮小船。听——(2)、出示歌片,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小白船》,请你观察歌片,有什么发现?学生听歌曲范唱,看歌片,完整欣赏歌曲。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带的摇荡的感觉。师生共同感受。(3)、完整欣赏歌曲。6、学唱歌曲(1)、及时过渡,创设意境。教师引导:师生再次回到静静的夜晚,仰望满天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我们来学唱歌曲《小白船》。首先来看看合唱部分的曲谱你熟悉不? 给学生提供实践、拓展思路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及教师的演示,使学生逐步接近本课的主题。教师引导下使学生身心共同体验歌曲所带来的律动之美。 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美”。通过让学生描述画面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领悟歌曲的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那我们就先复习一遍(用唱名)(2)、我们已经听过两遍歌曲了,你能直接哼唱齐唱。部分吗?一遍之后,教师纠正不准确的音。(3)、教师提示:这首歌的歌词让我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幻想在那遥远的天。空有一条银河,河里有……,还有……,小船指的是什么呀?学生小组探讨。(月亮)。这让我们想起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你知道有哪些吗?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等教师:现在让我们用动作来表现夜晚的恬静和对星空的想象。请大家随音乐哼唱。(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范唱)(4)、教师现场采访。告诉大家你表现的是什么?(……)(5)、学生随琴唱词。学生随琴复习合唱部分曲谱。(6)、学生随琴用“噜”模唱齐唱部分,合唱部分用“绿”模唱。(7)、学生把对星空的想象用动作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回到歌曲的意境中来。学生分小组讨论。指名发言,学生表诉自己创设的意境。(8)、随琴轻轻填词。教师提示:注意一字多音和长音的唱法: 使学生发散思维,形式灵活有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体会、联想,表现夜空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节拍的特点来表现月亮在夜空中摇荡的感觉。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演唱时,气息悠长、连贯,不可随意换气,特别是一字多音处要圆润,长音时值应唱足,声音不要用嗓子挤,多靠气息支持,用歌声表现安静、柔美的意境。(9)、大家想想,怎么能把这首歌曲唱得更好呢?用什么样的形式呢?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完整演唱歌曲7、欣赏《飞越彩虹》(1)简介。(2)谈一谈对“飞越彩虹”这个名字的理解。(3)初听:感受的意境完整地聆听歌曲。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来聆听一遍歌曲,请孩子们根据节奏和旋律来分辨歌曲可以分成哪些不同的乐句和乐段。(4)对照歌词,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师:主人公有什么梦想?师:你认为她的梦想能实现吗?(抓住“美梦只要敢做总能盼得到”这一句歌词,激励学生从小要心存梦想,并为之而努力。)课堂小结。
作业 试试在网上搜二声部合唱歌曲,进行欣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飞翔的梦演唱《小白船》分组演唱 演奏 合作表演欣赏《飞越彩虹》体验旋律变化 这节课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在精心营造的气氛中不仅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还能形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然在这次教学中也有不少遗憾,教师课堂语言不够精炼,在今后教学中有待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