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六单元 第3课《改革的后果》(人教版选修1)(2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六单元 第3课《改革的后果》(人教版选修1)(28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16 07: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3课识记基础知识第六单元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知能综合提升 一、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1.条件
随着改革的推行,埃及的国力日益增强。
2.概况
(1)东征:派兵侵入 半岛,该地实际上成为埃及的属地。
(2)南伐:发动对 的战争,扩大了统治区域,但未达到预期目的。
(3)西讨:1824年,侵入 ,在英、法、俄三国海军打击下,撤出希腊。阿拉伯希腊苏丹 (4)北攻:1831年,侵入 ,挑起了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833年,签订和约,互相承认既得利益。
3.影响
(1)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建立了一个以 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2)影响了国内改革进程,加重了人民负担,动摇了政权的根基。叙利亚埃及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埃及政权后,接到了素丹的一
份诏书,他狠狠地敲打着这份诏书说:“我从来  就没有什么主人!”
这件事反映了什么问题?为此,穆罕默德·阿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我的思考]
反映了穆罕默德·阿里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建立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的愿望。
进行改革、发动对外扩张战争。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原因
(1)内因:不断加强对人民的掠夺和奴役,武装起义也时有发生。
(2)外因: 加紧对埃及的干涉; 放弃对埃及的支持。
2.表现
(1)1839年,在 的策动下,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
(2)1840年,穆罕默德·阿里屈膝求和,答应了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等国提出的一切条件。英国法国英国 (3)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敕令,授予阿里家庭统治埃及的世袭权力,准许其管辖 。
3.结果
(1)阿里一度建立的大“帝国”不复存在,埃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2) 等欧洲列强势力进入埃及,埃及民族工业被冲垮。
三、改革的意义
1.消极影响
(1)阿里统治时期,农民仍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工人也带有 的烙印。
(2)残暴的统治和连年的对外战争,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苏丹英国农奴制 2.积极意义
(1)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
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2)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 ,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进程。
(3)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使埃及的独立和 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
(4)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 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中央集权工业主权资本主义  有人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奠定了现代埃   
及国家的基础”。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的思考]
赞同。
理由:①创办近代企业,民族工业得到发展。②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秩序得到稳定。③进行军事改革,增加了军事力量,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④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各种人才。 一、如何全面评价阿里改革?
1.进步性
(1)政治上:消灭了反动的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埃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基础。
(2)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使埃及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抵制了西方大规模的经济渗透。
(3)军事上:建立了强大的军队,维护了国家主权,客观上符合了人民的利益。
(4)思想文化上: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教育、文化,培养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等人才。 2.局限性
(1)不断对外扩张,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2)封建专制的加强和统治的残暴性,把广大人民推向痛苦的深渊。
[特别提醒] 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要运用辩证的观点,从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来全面分析,但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考查的角度一般是对改革的进步的理解与辨析方面。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结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及各项改革措施对当时埃及和以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如何认识阿里改革、扩张、失败之间的关系?
(1)随着阿里改革的逐渐推行,埃及国力日益增强,这促使阿里扩张的野心膨胀,对外发动了四次扩张战争。
(2)为应付旷日持久的扩张战争,阿里加紧了对国内人民的奴役和掠夺,连年战争耗费了埃及大量的资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 (3)对弱小民族的奴役,又激起了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4)对外扩张战争及帝国的建立与列强的殖民利益发生冲突,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并将埃及视若仇敌,于是极力破坏改革,造成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改变了埃及的历史,关于其影响,后人众说纷纭。夏明在搜索相关评论的时候,在论坛上看到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 改革“奠定了现代埃及国家的基础”。
观点二 改革“并未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国家”,相反“为外国资本家的剥削铺平了道路”。
[探究] 
你赞成哪种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无论赞成何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如赞成观点一,则要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积极影响回答。如赞成观点二则要指出改革的局限性。
[答案] (两种观点任选一种,说明理由即可)(1)赞成观点一。理由:创办近代工厂,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进行军事改革,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各种人才。
(2)赞成观点二。理由: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解决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使近代经济发展缓慢;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国力衰弱;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兵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没有改变社会制度,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材料一 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实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因此马克思赞誉他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
“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探究] 
(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有益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
[解析] 第(1)问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几个方面来回答改革的内容;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中“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现代化军队”等关键信息来进行分析说明。[答案] (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打击了宗教势力,废除了落后的包税制;在工业上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埃及的工业化;在政治体制上仿效欧美,为政治近代化奠定基础;在文化方面建立新式学校,派青年学生出国,推动了埃及教育近代化;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2)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的根本在于革除落后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