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五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2分)探探发现爷爷会把粮食摊开来晾晒,这样粮食干得快,这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A.空气流动的快慢 B.温度的高低
C.蒸发面积的大小
2.(2分)冬天坐在取暖器旁边时,脸上感到热,这时热主要是以( )的方式传递的。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3.(2分)下面现象中,不是因热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是( )
A.金属汤匙放到开水里,一会儿手柄就热了
B.双手不停对搓感到暖和
C.冰块在太阳的暴晒下,一会儿就融化了
4.(2分)五月份学校组织“保冰大赛”,比谁让相同的冰块最慢融化,下列最不可能得冠军的是( )
A.小雷把冰块放在塑料瓶里
B.小红把冰块放进木盒子,再用毛巾裹住木盒子
C.小新把冰块捂在手里
5.(2分)下列事例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电熨斗的金属外壳
C.热水瓶的玻璃瓶胆
6.(2分)( )能使人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7.(2分)耳蜗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外界声波 B.产生振动
C.产生听觉信号
8.(2分)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皮肤的是( )
A.按时睡觉 B.勤洗脸、洗澡
C.在阳光下暴晒
9.(2分)为保障心理健康而制订的生活计划不应该包括( )
A.心态调节 B.讲究卫生 C.压力管理
10.(2分)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搞好青春期卫生保健至关重要,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要多睡懒觉 B.不挑食、偏食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1.(1分)水在常温的情况下不能蒸发。 (判断对错)
12.(1分)热只能在液体中传播,不能在气体中传播。 (判断对错)
13.(1分)在热的不良导体内部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判断对错)
14.(1分)热水壶内胆有两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是为了保温时防止空气对流。 (判断对错)
15.(1分)在教室里用手摸铁棒和木棒,感觉铁棒比木棒冷,是因为铁棒的温度比木棒低。 (判断对错)
16.(1分)把温水和烫手的热水放在同一张桌子上,不管过多久,它们的温度都不同。 (判断对错)
17.(1分)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大脑的健康。 (判断对错)
18.(1分)脑部受到重创,只要眼睛没事,就不会失明。 (判断对错)
19.(1分)饭前便后洗手、每天刷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利。 (判断对错)
20.(1分)一个人只要身高、体重正常,他就是健康的。 (判断对错)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21.(2分)猜想与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都是从 开始的。
22.(3分)热传递的方式有 、热对流、热辐射。 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如太阳在传递热的时候就可以穿越 到达地球。
23.(1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 开始的。
24.(2分)我们用眼睛观察物体时,眼球中的 把物体的像清晰地呈现在 上,我们就能看清物体。
25.(1分)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大脑经过思考和决策,会支配着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行动,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 的体现。
26.(1分)女生一般从8到11岁开始,男生从10到14岁开始身高体重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这就是 。
四、科学探究(每空1分,共10分)
27.(5分)如图这是一条呈“M”形开头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E、F各点上的蜡烛会先后熔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A、B、C、D、E、F各点上的蜡烛最先熔化的是 点,最后熔化的是 点。
(3)该实验中,酒精灯通过热 让蜡烛熔化。(选填:传导/对流/辐射)
(4)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同的。导热性好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导热性不好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本实验中的铜条是热的 导体。
28.(5分)探探无意中看到有人在进行电焊加工,立刻将眼睛闭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信号是如何传递的?请把下面内容按步骤排列顺序。
①大脑做出闭眼睛的决定,并将处理信号送到小兰的眼部肌肉。
②小兰的大脑接收这一信息并分析得出强光对眼有害。
③小兰的视神经将这一信息报告给大脑
④小兰看到刺眼的强光。
⑤小兰的眼部肌肉收缩,闭上眼睛。
→ → → →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五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解答】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情况下,蒸发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故选:C。
2.【解答】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坐在取暖器旁边,脸上立刻感到热,这时热主要是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的。
故选:B。
3.【解答】A、金属汤匙放开水里,一会儿手柄就热了,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手柄热了属于热传递导致的温度升高;
B、双手不停对搓感到暖和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不是热传递导致的温度升高;
C、冰块在太阳的暴晒下,一会儿就融化了是阳光把热量通过直接照射冰块,把热量传导给冰块导致的冰块融化。
故选:B。
4.【解答】液态的水降到零摄氏度时就开始凝固成冰,固态的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零摄氏度时就可以开始融化,逐渐变成液态的水,可以通过使环境温度更高、搅拌、振动、加盐等使冰融化的速度加快。分析选项可知,小新的做法会使冰块融化的快,小雷的做法使冰块融化的稍慢,小红的做法使冰块最慢融化,C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答】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电熨斗的金属外壳都应用了热传递,热水瓶的玻璃内胆是避免热传递的。
故选:C。
6.【解答】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
故选:C。
7.【解答】解: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够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化,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觉信号),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听觉。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8.【解答】A.按时睡觉对于维护和保养皮肤很重要,故A不符合题意;
B.勤洗脸、洗澡有利保护皮肤清洁、健康,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中有较强的的紫外线,容易灼伤皮肤,因此,在阳光下暴晒不利于保护皮肤,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A.心态调节是心理健康锻炼的重要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
B.讲究卫生不属于心理健康的生活计划内容,故B符合题意;
C.压力管理是心理健康的生活计划主要内容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解答】青春期要不挑食、不偏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常咨询心理医生,使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发展,BC做法正确,A做法错误。
故选:A。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1.【解答】水在常温的情况下不能蒸发。这种说法错误。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
故答案为:×。
12.【解答】根据热传递的认识,对流是液体或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3.【解答】保温杯之所以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用了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速度,经过一段时间,杯内的温度仍会降下来。这说明在热的不良导体内部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故答案为:×。
14.【解答】热水壶内胆有两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是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故答案为:×。
15.【解答】在教室里用手摸铁棒和木棒,感觉不一样,觉得铁棍凉;实际上,铁棍和木棍的温度是一样的,铁棍的导热性比木棍好,把手上的热量迅速导走了,就觉得铁棍凉了。
故答案为:×。
16.【解答】把温水和烫手的热水放在同一张桌子上,热水通过对流的方式会降温,最后它们的温度相同。题目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解答】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大脑的健康,如抑郁的情绪会损害大脑神经元,导致各类激素分泌异常。
故答案为:√。
18.【解答】根据对大脑的认识,脑部受到重创,如果视觉中枢受损,也会影响视力,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9.【解答】我们平时应该勤刷牙,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口腔等器官,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利。
故答案为:√。
20.【解答】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体育锻炼、科学饮食、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积极乐观的心态等,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21.【解答】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都是从猜想开始的,猜想要大胆,但不是胡猜乱想,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故答案为:假设;猜想。
22.【解答】根据热传递的不同方式可知,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热辐射是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太阳在传递热的时候就可以穿越太空到达地球。
故答案为:热传导;热辐射;太空。
23.【解答】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
故答案为:感知。
24.【解答】解: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故答案为:晶状体;视网膜。
25.【解答】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大脑经过思考和决策,会支配着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行动,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意志的体现。意志产生的核心也是大脑。
故答案为:意志。
26.【解答】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不论是身高的生长速度还是性器官的发育,女生一般从8~11岁开始,男生从10~14岁开始,身高、体重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这就是青春期。
故答案为:青春期。
四、科学探究(每空1分,共10分)
27.【解答】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实验中A、B、C、D、E、F各点上的蜡烛,C点离火焰最近,最先熔化的是C点,F点离火焰最远,最后熔化的是F点。
(3)该实验中,酒精灯通过热传导让蜡烛熔化。
(4)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同的。导热性好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导热性不好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本实验中的铜条的导热性好,是热的良导体。
故答案为:(1)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2)C;F。(3)传导。(4)良。
28.【解答】解: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小兰无意中看到有人在做电焊活,首先眼睛看到刺眼的强光,然后小兰的视神经将信号送到他的大脑,小兰的大脑接收这一信息并分析得出强光对眼有害;大脑做出闭眼睛的决定,并将处理信号送到小兰的眼部肌肉;最后小兰的眼部肌肉收缩,眼睛紧闭。以此排序即可。
故答案为:④;③;②;①;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