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天门市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8 20:3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五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判断题(24分)
1.(3分)当我国是白天时,美国却是黑夜。    (判断对错)
2.(3分)在月相图中,残月过后是下弦月。    (判断对错)
3.(3分)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动产生的。    (判断对错)
4.(3分)光在所有物质中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判断对错)
5.(3分)在一天中,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判断对错)
6.(3分)太阳和月亮都能给我们带来光亮,所以它们都是光源。   (判断对错)
7.(3分)两面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少。   (判断对错)
8.(3分)用凹透镜可以把白光分解为七色光。    (判断对错)
二、选择题(32分)
9.(4分)第一位提出地球自转观点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D.布鲁诺
10.(4分)下面哪种动物是昼伏夜出的?(  )
A.蜜蜂 B.公鸡 C.狗 D.蛾
11.(4分)若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则开罗所在的东二区的区时为(  )
A.凌晨4点 B.下午4点
C.凌晨2点 D.次日早晨2点
12.(4分)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13.(4分)下列物体中,反光效果最好的是(  )
A.表面光滑的纸 B.月亮
C.表面光滑的铝盒 D.镜子
14.(4分)若想得到蓝色光,可以让白光通过什么颜色的玻璃纸?(  )
A.绿色 B.蓝色 C.红色 D.黄色
15.(4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D.短→长→短
16.(4分)在排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
A.光速极快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三、归类题(18分)
17.(18分)下列所给四种镜子的作用有哪些?请按题后所列选项,把相关联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相应的位置。只需填写答案前的字母标号。
凹透镜:   
凸透镜:   
镜子:   
三棱镜:   
A.放大 B.缩小 C.反光 D.发散光线 E.会聚光线
F.可分解白光为七色光 G.可用于制作放大镜
H.可用于制作近视眼镜 I.可用于制作潜望镜
四、简答题(16分)
18.(8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昙花为什么只在晚上开花几个小时。
19.(8分)在瀑布前和喷水池上常会看到七色彩虹。它是怎样形成的?彩虹一般不会在天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五、实验探究题(10分)
20.(10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今中外的诗人都喜欢吟诵月亮。的确,月亮富于变幻,神秘感十足。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本身不发光,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态在不断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    。
(2)当我们看到月面    (选填“东”、“西”)半部亮则为上弦月;看到月面    (选填“东”、“西”)半部亮则为下弦月;满月那天为每月农历    。(填写农历的具体日期)
(3)写出下列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
①   ②   ③   ④   
(4)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只填数字序号)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天门市五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判断题(24分)
1.【解答】根据对时区的认识,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解答】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月初一至月末,月相依次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因此,在月相图中,残月过后是新月。故该判断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解答】解:根据对地球自转的认识,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解答】光在所有物质中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这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解答】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故答案为:√。
6.【解答】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而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自身不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7.【解答】两面镜子的夹角为90度时有3个像,两面镜子的夹角为60度有5个像,两面镜子的夹角为30度有9个像,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多。
故答案为:×。
8.【解答】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用凹透镜不能把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故该判断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二、选择题(32分)
9.【解答】第一位提出地球自转观点的科学家是哥白尼。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0.【解答】解:昼夜对动物的影响: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有些动物白天休息,夜晚活动;有些动物整天都活动。分析选项可知,公鸡、蜜蜂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狗白天晚上都活动;蛾类昼伏夜出,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答】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点的时刻早,西边地点的时刻晚,相邻两个时区之间的区时差是1小时。因此,东八区比东二区早6小时。若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则开罗所在的东二区的区时为凌晨4点。故A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12.【解答】立竿见“影”、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毕业合“影”照相机利用光的折射成像,只有湖光倒“影”是湖水平如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C。
13.【解答】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光能力越强,以上选项中,反光效果最好的是镜子。
故选:D。
14.【解答】首先将3支手电筒各罩上红、蓝、绿3种颜色的玻璃纸,然后在桌上放一块白纸最后分别用这三支手电筒照白色的纸。会发现白纸分别呈现红、蓝、绿三种颜色。结论是玻璃纸把光中的其他色都过滤掉了,只让玻璃纸自身的颜色透过,所以若想得到蓝色光,可以让白光通过蓝色的玻璃纸。
故选:B。
15.【解答】要是物体站着不动,太阳东升西落这种情况,其规律是影子先由长边短,由淡变清晰,到正午时分,影子在物体底部,且最清晰,过了午后后,影子渐渐的由短变长,由清晰变模糊,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16.【解答】根据对光的直线传播,在排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故选:C。
三、归类题(18分)
17.【解答】凹透镜的特点:具有缩小的作用,可以用于制作近视镜,对光线起发散的作用。凸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具有放大的作用,可以制作放大镜,对光线起汇聚的作用。三棱镜的特点: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种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镜子的特点:可以反光,可用于制作潜望镜。
故答案为:
凹透镜:BDH
凸透镜:AEG
镜子:CI
三棱镜:F
四、简答题(16分)
18.【解答】解:昙花经过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使昙花锻炼成不怕干旱的特性,昙花的叶退化成很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的蒸腾。白天气温高,水的蒸发量大,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来促使花的开放,等晚上气温较低和蒸发量少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足够的水分进行开花,等花完全开放以后又很容易散失水分,而根从沙土中吸收的水分有限,不能长期维持花瓣开花所需的水分,所以很快就凋谢了!
故答案为:白天气温高,水的蒸发量大,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来促使花的开放,等晚上气温较低和蒸发量少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足够的水分进行开花,等花完全开放以后又很容易散失水分,而根从沙土中吸收的水分有限,不能长期维持花瓣开花所需的水分,所以很快就凋谢了。
19.【解答】在瀑布前和喷水池上常会看到七色彩虹,这是因为瀑布前和喷水池上空有很多弥漫的小水滴,被阳光一照,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具有分光作用,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就会形成彩虹。
彩虹一般不会在天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这是因为随着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减小,小水滴很快蒸发变成水蒸气,小水滴消失,彩虹逐渐消失。
故答案为:瀑布前和喷水池上空有很多弥漫的小水滴,被阳光一照,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具有分光作用,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就会形成彩虹。
随着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减小,小水滴很快蒸发变成水蒸气,小水滴消失,彩虹逐渐消失。
五、实验探究题(10分)
20.【解答】(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随着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态在不断变化,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亮面朝右,缺面朝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朝左,缺面朝右。当我们看到月面西半部亮则为上弦月;看到月面东半部亮则为下弦月;满月那天为每月农历十五。(3)读图可以判断,下列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分别是:①下弦月,②新月,③满月,④上弦月。(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②﹣④﹣③﹣①。
故答案为:(1)变化;月相。(2)西;东;十五。(3)①下弦月;②新月;③满月;④上弦月。(4)②﹣④﹣③﹣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