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7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7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19 07:2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破布捣烂(造纸) B.活字排版(印刷)
C.烟花燃放(火药) D.航海导向(指南针)
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3.如图分别是铝元素,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原子第一电子层有3个电子
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氯与铝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2
4.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6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7.下列灭火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的是( )
①吹灭蜡烛;②釜底抽薪;③柴草着火用沙土盖灭;④汽车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木材着火用水浇灭;⑥油锅着火马上盖上锅盖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稀硫酸,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9.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10.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生成物为化合物
1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2. 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二、非选择题
13. 请用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所表示的含义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
(2)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2、+4、+6,则硫化钠的化学式是 _____。
(3)2NH3:_____。
(4)Fe2+:_____。
14.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组成相同,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C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资源、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金属钯属于稀有的贵重金属资源,是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如图是钯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钯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钯原子核内有46个质子
C.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g
D.X=8
(4)“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____。
A.纸张双面使用
B.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16. 实验室常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探究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
(2)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都需要氧气,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室里也可利用上述装置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则制备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
该同学对甲烷的其他化学性质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甲烷除了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作出假设】甲烷具有还原性
【设计并进行实验】该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与结论】通入甲烷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A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C装置中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根据现象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通过实验证明,甲烷具有还原性。
【反思与评价】实验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通入甲烷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17. 芜湖下扬子西部页岩气勘察第一口钻探井顺利完工并通过国土部的专项督查。页岩气是从页岩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CH4。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方法收集CH4。
(2)写出页岩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其不充分燃烧的危害是_____。提高页岩气的燃烧利用率并且避免污染的方法_____。
(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以防止装置爆炸。下图为不纯气体点燃的防爆炸装置:
①未经验纯的气体通过A装置点燃可以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其原理是_____(写出一点)。
②灶具的防回火装置利用装置B的设计原理,防回火装置就是一个有许多微孔的金属件,如钢铁或铜合金,防回火主要原理是_____。
18. 将20 g补钙剂放入烧杯中,再将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g 38.2 56.4 75.6 95.6
(1)实验全部完成后,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2)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12 D A B B C D D C D B A A
13.(1)2H (2)Na2S
(3)2个氨分子 (4)1个亚铁离子
14. ①. H2O2 ②. 供给呼吸(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③. 分解反应 ④. CH4+2O2CO2+2H2O
15. ①. +1 ②. ③. B ④. D
16.①. 分液漏斗 ②. ③. e ④. f ⑤. c ⑥. A、D ⑦. ⑧.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发生爆炸,也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17. ①. 铁架台 ②. 排水或向下排空气 ③. CH4+2O2CO2+2H2O ④. 浪费资源、污染大气 ⑤. 补充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 ⑥. 导管没入水下,使不纯气体和燃烧气体隔绝(或漏斗中少量气体燃烧,水将其灭火或水槽中水平衡内外压强,防止爆炸) ⑦. 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18.(1)44 g##4.4克
(2)解: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故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