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2019·上海市张堰第二中学一模)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相符的是( )
A.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二氧化碳 干冰 CO2
2.(2021·江苏扬州·三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
A.常温下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人工固氮和制作霓虹灯
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照明弹
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试剂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旺旺雪饼”中的干燥剂
3.(2021·陕西·模拟预测)“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4.(2013·贵州遵义·中考真题)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
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
5.(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4P+5O22P2O5 B.Fe+2HCl=FeCl2+H2↑
C.2H2O2H2↑+O2↑ D.Na2CO3+MgCl2=MgCO3↓+2NaCl
6.(2017·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 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7.(2017·河北·中考真题)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8.(2020·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Mg2+和Fe3+
B.滤液中含有Mg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渣中可能含有Mg
9.(2020·江苏·泗洪县八里岔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10.(2015·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是氢氧化钠溶液,我的家人和谐共处,相互间不发生反应。以下溶液中能进我家门的一组是
A.KNO3 Na2SO4 HCl KCl
B.KNO3 NaCl NH4Cl Na2SO4
C.KOH BaCl2 KCl NaNO3
D.K2CO3 K2SO4 CaCl2 NaNO3
二、简答题
11.(2020·河南·偃师市新前程美语学校一模)某园林工人配制波尔多液时,将胆矾(CuSO4·5H2O)晶体、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胆矾溶于水得到CuSO4溶液),然后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配制波尔多液不用铁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在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所配的波尔多液中是否还含有CuSO4,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21·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三模)(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
③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l-、、 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______。
(2)在反应A+3B=2C+3D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若2.3g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2.7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C的质量比为______。
(3)工业上利用石墨制金刚石。要得到纯净的金刚石,常用高氯酸(HClO4)来清洗金刚石中混有的石墨。高氯酸和石墨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水、有毒的氯气(Cl2)和一种常见的无毒的气态化合物。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②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三、推断题
13.(2019·山西·曲沃县教育科技局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A 是一种单质, B 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C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 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E 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即可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C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3·河南·中考真题)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5.(2020·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某同学用下图所示操作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2)图②所示操作中的错误引发的后果是_____。
16.(2021·陕西·西乡县第一中学模拟预测)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B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无法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反应了,其理由是______。
(3)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2021·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的课堂上,老师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滤出沉淀后,引导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溶质是NaOH、Na2CO3、Ca(OH)2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可能情况有三种: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_____。
小伟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_____ 假设③成立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放出无色气体 假设_____成立
(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足量稀盐酸 均没有明显现象 假设_____成立
小强根据小伟设计的实验方案,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因此在分析反应后剩余物质的种类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_____。
五、计算题
18.(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3)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19.(2019·山东济宁·九年级期末)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12.5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结果精确至 0.1g)
(2)A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0.(2021·河北·九年级专题练习)为了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95.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1.(2021·四川眉山·九年级专题练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4.4g,加入到烧杯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用去90g稀盐酸,反应后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D
6.A
7.D
8.C
9.B
10.C
11. 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或Fe+CuSO4===Cu+FeSO4) Ca(OH)2+CuSO4===CaSO4+Cu(OH)2↓ 将一根光亮的铁丝插入波尔多液中,观察铁丝表面是否变红
12. CH4 H+、Ag+、Ba2+、 12:11 4HC1O4+7C=2H2O+2C12↑+7CO2↑ 75 D
13. C或者O2 CO2 H2CO3 化合反应
14. 没有 Al( NO3) 3、Zn( NO3)2、Cu(NO3 ) 2 Cu + 2 AgNO3 = Cu (NO3) 2 + 2 Ag Zn +2AgNO3 = Zn(NO3)2 +2Ag[或 Zn + Cu(NO3)2= Zn(NO3)2 +Cu]
15. ③②① 液体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下边烧杯中的液体依然浑浊
16.(1)通过颜色变化,判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
17. NaOH和Ca(OH)2 白色沉淀 ② ①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反应物是否过量
18.(1)39:6:24;(2)8.8g;(3)14.6%
19.(1)10.6g(2)6.5
20.(1)4.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21.(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4.4g+90g-100g=4.4g,设碳酸钠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x=10.6g,y=11.7g,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