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在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镁带燃烧 B.海水晒盐 C.粉笔折断 D.干冰升华
2.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3.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B.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使人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5.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
D.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
6. 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原子质量是30.97
B.Cl表示一个氟原子
C.三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7.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60是同一物质 B.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硬度小于金刚石 D.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9.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用湿毛巾梧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10.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11.将适量乙醇(C2H5OH)完全溶解于汽油中可作为汽车燃料,简称乙醇汽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B.静置后乙醇汽油会出现分层现象
C.一个乙醇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D.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12.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二、非选择题
1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章贡区多个学校安装有“直饮水机”,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作用。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________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煤中加入X可有效防止煤燃烧时生成的SO2对大气造成污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2SO2+O2═2CaSO4+2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水和天然气通过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
(4)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清洁燃料,其燃烧产物和甲烷相同。请写出二甲醚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氯原子___________;
②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
③三氧化二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
②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___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
③该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5.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几种常用仪器用品,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C______,E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仪器(胶管省略,下同)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实验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来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组合一套便于添加液体的发生装置,选用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
(4)如图也可以用于收集气体,若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16.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下图A,这证明焰心_____。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管上口______。 __________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CO 用表面烧黑的灼热钢丝迅速插入短玻璃管上口 烧黑的钢丝变成红色 ____________
假设③: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手入焰心,上端用火柴点燃 ___________ 假设③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____________
(4)若蜡烛的分子式用CxH4y,表示,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7.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磷熄灭后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该气体______(选填“能”、“不”)支持燃烧: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
18. 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取68.0g某医用双氧水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放在电子秤上,每隔一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烧杯中的剩余物质质量如表所示,直到实验结束。请回答下列问题:
称量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剩余物质质量(g) 70.0 69.3 68.9 68.6 68.4 m 68.4
(1)实验结束时的现象是________;从表格可知,反应结束的时间是第______分钟,m数值是_____g,该实验一共生成________g氧气。
(2)求该医用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实际上测得的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比理论值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
1.A B C C A C D C A C B D
13.(1)吸附 (2) ①. 石油 ②. CaCO3
(3)14:3 (4)
14.(1) ①. 2Cl ②. ③.
(2) ①. 2 ②. 失去 ③. 阳 ④. ⑤. 金属
15.(1) ①. 长颈漏斗 ②. 锥形瓶
(2) ①. ABDFHJK ②. 2KMnO4K2MnO4+MnO2+O2↑
(3) ①.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CEG
(4) ①. a ②.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16.(1)温度最低
(2) ①. 是气体 ②. 具有可燃性(两空顺序可换)
(3) ①. 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或小烧杯 ②. 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③. 假设②成立 ④. 不能点燃 ⑤. 导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4)
17.(1)防止锥形瓶炸裂
(2)2.6 (3) ①. 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变大 ②. 氮气 ③. 不 ④. 4P+5O22P2O5
(4)装置漏气,一部分五氧化二磷扩散到锥形瓶外
(5) ①. 遵守 ②. 白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8.(1) ①. 不再产生气泡 ②. 4 ③. 68.4 ④. 1.6
(2)设该医用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x。
x=3.4g
答:该医用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3.4g。
(3)实验的过程中有部分水分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