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爬天都峰》是作家黄亦波以儿童视角所写的一篇记叙文。课文主要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情。课文是按爬山前、爬山时、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本文与一般记事类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所不同,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写爬天都峰的过程上,而是侧重叙述了爬山前后的人物对话,这样安排有利于表达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这一主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经过,体“我”和老爷爷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了解“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的。
2.总结全文,启迪、教育学生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要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2-7自然段,学会抓住怎么想(心理描写)、怎么说(语言描写)、怎么做(动作描写),把“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
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中爬山前后的人物对话,感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重要性,培养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授
1.听写下列词语。
石级 铁链 发颤 攀登 辫子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师导读: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都峰不仅高而且陡。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感受感受。(学生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二)探究,了解过程
1.教师:这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看了都让人发颤,爬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我”——一个孩子;老爷爷——白发苍苍的老人,都爬上了天都峰。他们是怎么爬上去的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第 3~10自然段,用“ ”画出直接描写他们俩爬天都峰的语句。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的语句。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4.学生自读这些语句,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作者爬山的感受,并批注在旁边。
5.指名反馈。(困难、艰难、艰辛、努力、奋力、勇敢、了不起……)
6.追问:你们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的呢
“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爬上天都峰花了很长的时间,也体现了他们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板书:奋力攀登)
(1)引导学生圈出动词。
(2)学生评议后,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读,学生想象画面,加深理解。
7.教师小结:发现了吗 课文题目为“爬天都峰”,但描写怎么爬天都峰的语句却很少,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8.指名反馈。(“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9.教师:是的,“爬”写得少,“说”写得多。我们一起把“我”老爷爷的对话内容找出来。
10.集体交流后,同桌分角色读。
11.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三)想象,感悟主题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象人物的内心。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
此刻,老爷爷心里想: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
此刻,“我”心里想:
2.教师小结:正是这样一比较,两个人决定一起爬,最终爬上了天都峰。(板书:登上顶峰)
3.教师出示登上峰顶后的人物对话,指名分角色读一读。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4.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5.指名反馈。
6.教师总结:同学们,爬上天都峰对于老人和小朋友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他 们都做到了。一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二是因为他们能相互鼓励,相互汲取力量。(板书:互相鼓励)
7.出示爸爸说的话,全班齐读。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同学们,爸爸所说的“力量”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 (学生:战胜艰险的天都峰的勇气和信心。)
2.教师追问:而这份力量源自于谁 (学生:“我”和老爷爷之间的相互鼓励。)
3.教师总结:在困难面前,我们应当向“我”和老爷爷学习,学习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他们相互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