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
《对韵歌》是在传统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字理演变、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山”字和笔画竖折。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对韵歌的韵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好课题。
1.互动游戏:对对子。如:天对( ),上对( ),古对( )
2.板书“对”字,出示课题,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课题。
3.认识“对”字。出示对联图片,让学生知道这个“对”就是对联的“对”,再联系已有经验,说说生活中的其他“对”。
4.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对子的方式导入,选用学生在第2课《金木水火土》中熟悉的几组对子,不仅可以复习已有知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也能引出“对”字,和“对韵歌”这个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整体感知课文。
2.反复跟读,读正确。
(1)教师读,学生指书心里跟读。
(2)教师放慢节奏逐句示范朗读,学生手指书,逐句跟读。在语境中重点指导读正确带有后鼻韵母的字:雪对风(fēng )、鸟对虫(chóng)、山清(qīng)对水秀。
(3)教师一行一行地带读,学生跟着读。
(4)教师带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设计意图:读正确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通过教师范读和带读,让学生在语境中、模仿中把字读正确,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形式读课文,在活动中学习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练习读。
(2)抽生展示读。
(3)小老师带读。
(4)全班齐读。
(5)师生合作对读。如,教师:“云对——”,学生:“雨”。再师生交换对读。
(6)用同样的方式,男生女对读。
(7)同桌合作对读。
(8)全班展示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点。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熟悉课文,同时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和对韵歌呈现的美景。
三、图文结合,读中识字。
1.观察插图,交流看到的景物。学生说,教师相机在图中出示相关字词。
2.教师引导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师生圈读“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山、水、柳、桃”。
3.多方法识字。
(1)学习“云”字: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不同天气、不同时段天上飘着什么云(白云、乌云、彩云等),学生朗读词语。
(2)学习“雨”:引导学生发现“雨”中的四个小点就像是小雨滴,并联系生活说一说“雨”可以组成哪些词(毛毛雨、大雨、雷雨)。
(3)学习“风”: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中飞扬的柳枝上的风,并联系生活说一说“风”可以组成哪些词(春风、大风、暖风)。
(4)学习“花”:
①引导学生看图认识桃花并联系生活说一说还知道哪些花以及像花不是花的词,如“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
②认读生字“花”。
(5)学习“鸟、虫”:结合《日月水火》课后题,错位出示生字“鸟、虫”和对应的古文字,请学生为生字找朋友,并说说理由。教师相机点拨:抓特点也可以记住生字。认读生字“鸟、虫”。
4.生字复现。
齐读、个别读、开火车等多种方式考察学生识记情况。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主要任务,识字教学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课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1)引导学生归类。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三个词语,请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花、树”是植物,“鸟、虫”是动物。
(2)玩对对子游戏。分发生字卡片,同桌合作,一位学生找到课文中对子的第一个字,另一位学生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字。拼完后同桌两人再合作对对子。
(3)汉字小魔术。利用刚刚对单子对的经验,拆分最后两句的八个汉字,并组成对子,如:“山”对“水”、“柳”对“桃”、“绿”对“红”、“清”对“秀”。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归类、对对子游戏、汉字小魔术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对子的特点。
四、认识新笔画竖折,书写“山”字。
1.出示甲骨文的“山”,猜本节课要写的字。
2.认识新笔画,学习“山”的笔顺。
(1)认识新笔画,师生读笔画,师范写笔画,学生书空笔画。
(2)观察“山”的高低,了解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3)出示课后田字格中“山”的笔顺跟随,师生共书空,再次理解笔顺跟随的红色部分代表当下要写的笔画。
(4)边读笔画边书空。
3.借助田字格,学习书写“山”。
(1)复习田字格。
(2)观察田字格里的“山”,强调关键笔画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书空。
(5)复习、规范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6)学生在书上描红与临摹“山”。
(7)书写反馈:根据书写要点进行星级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初入学,刚开始学习写字,书写指导应更加侧重关注他们的书写习惯,引导他们能按照笔顺写正确。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笔顺跟随和田字格学习书写,并通过“三星”评价,帮助学生自我判断生字是否写正确,打下自主学习的基础。
教学反思
一是“扎实”:扎实地落实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常规要求和指令,扎实地示范、引导了孩子听、说、读、写、思。
二是“有趣”:一切教学活动都暗藏在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与活动中,学生在“动起来”中“无意”习得本课知识。
两点不足:
一是课堂评价语言可以更有针对性一点,更丰富一些,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有方向性地引导孩子今后的学习行为。
二是课堂时间把控可以更高效、精准一些。在本课教学中,游戏的时长过多,以至于生字书写的教学环节稍显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