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之09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之09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16 11: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之09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字)(5分)
小河 柳树 夕阳 青草 歌儿
2.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联想丰富,有文采。(4分)
示例:

倚栏
倚栏远眺
倚栏远眺,烟波江上使人愁。
3.请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扩展成一段话。(6分)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修辞运用不少于两种;③字数在50-80字之间。
4.《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字) (6分)
小河 柳树 夕阳 青草 歌儿
5.将下面的句子扩展为60个字左右的语段,要求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6分)
肯定和赞扬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6.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春天 读书声 雨声 河边 柳树
□□□□□□□□□□□□□□□□□□□□□□□□□□□□□□□□□□□□□□□□□□□□□□□□□□□□□□□□□□□
7.请用“古塔”“风铃”“故事”三个词语,写一段以“古塔”为重点的文字,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5分)
8.请根据柳永的词句“烟柳画桥”写一个场景。(5分)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9.不同年度媒体流行语的变迁正是一幅动态变化的历史画卷。2012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公布。其中综合类十大流行语是 “十八大、钓鱼岛、美丽中国、伦敦奥运、学雷锋、神九、实体经济、大选年、叙利亚危机、正能量”。 请至少任选其中三个词语扩展成一组语意连贯的句子,对刚刚逝去的2012年的社会风貌进行简要描述,不少于60字。(4分)
10.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下面一段文字,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格,不少于40字。(4分)
一位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父亲,记忆力日渐衰退,由一开始的迷路走失演变成连儿子也不认识。在一次聚会上,父亲抓起桌上的饺子就往口袋里装,这一幕令儿子措手不及:“爸,你干什么?”失智老人低声说:“我儿子愿意吃饺子。”
11.使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运用一种修辞格,写一段不少于50字且意思完整的话。(4分)
节俭 幸福 行动 务实 中国梦
12.请根据柳宗元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60字。(4分)
13.将下列词语扩展成为一段生动形象、有文采的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要求语意连贯,合乎情理,词语顺序可以调整,不超过60字。(4分)
梦想 清泉 雨露 春风
14.2012年度网络流行语大盘点:①屌丝②你幸福吗?③正能量④切糕⑤中国好声音⑥元 芳⑦江南style⑧莫言⑨世界末日。每一个活色生香的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组合在一起,用另一种方式显现着这个时代的特点。
请任选其中三个流行语,扩展成一组语意连贯的句子,对刚刚逝去的2012年的社会 风貌进行简要描述,不少于60字。(答题时请在所选的词语下面加着重号)(4分)
答:
15.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傍晚 雪 天地 美不胜收
16.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17.请报据周邦彦的词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60字左右。(4分)
18.请根据《红楼梦》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意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像合理,语意连贯,不少于40字。(8分)
?????????????????????? ???????????? ??????????????????????????????????????????
19.以“白云”为重点,分别扩展下列语句。要求表现出白云的形态和变化,并运用比喻修辞。(每句不超过30字)
一朵朵白云
扩:
只有几朵白云
扩:
20.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关键词(填在横线上),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高三生活。要求语意连贯,使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段中,不少于50字。(6分)
词语:泪水 疲惫 欢笑 执著 超越 感伤
关键词:
正文:我的高三生活
2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把它扩写成一个200字左右的故事,要求有动作、语言和景物描写。
程门立雪
(杨时)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典出《宋史·杨时传》,意思说是说:杨时与游酢二人去拜见老师程颐,正碰上老师坐着小睡,他们怕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着,一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后人便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
?????????????????????????????????????????????????????????????????????
??????????????????????????????????????????????????????????????????????
22.请以“暴风雪来了”为起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生动、流畅,使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不少于50字。(5分)
答:

23.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4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24.下面的语句细腻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给人的感受,请用现代汉语把它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5分)
原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译写:
25.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50个字左右) (5分)
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天的气息。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用词语“诵读”“湖畔”“月光”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6分)





27.语言综合运用。(15分)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在这天晚上,一家人团聚一起赏月。
请你用动情的笔墨写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中秋夜。
要求:
(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2)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
28.将“大海”、“思维”、“翅膀”三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或描述一种情影,或陈述一种见解。(60字左右)(4分)
29.请根据柳永的词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写一个场景。(4分)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少于40字
30.根据材料扩写句子。
乐陵金丝小枣节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及商家来到乐陵,“枣子熟了,我在乐陵等着你”这句广告语极具创意,请对“枣子熟了”的景象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并结合“我在乐陵等着你”合理表达我们枣乡人民欢迎游客的感情。(6分)
要求:(1)描写景的语言要生动,想象要合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不少于60字。
31.充分展开想象,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描绘成一幅秋景图。
要求:
(1)结合诗句意境,运用比喻、对比两种修辞手法。
(2)结构相对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连贯、得体。
(3)不少于200字
32.在“路”“山”“海”“天空”中任选两个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语言生动,有一定哲理。40字左右。(6分)
33.根据下列情境,以“母爱”为开头,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 40 个字。(5分)
????村野是我生命的摇篮,母爱是 __ _ _, _ _ _?_?_,__?_?___?
34.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3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35.以“好文章”为主体,分别从“来源”和“作用”两个方面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超过40个字。
(来源方面)好文章 。
(作用方面)好文章 。
36.扩写下面一段话,使之情境更丰富,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5分)
家乡的小河,奔流在村头,我的乡情就溶在那清清的河水中。
37.读下面一句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以“溪流”或“春笋”为讯问对象,完成它的续写。
我问翱翔的雄鹰:怎样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雄鹰拍打着翅膀告诉我:坚定信心,努力向上,放远眼光,让视野更加开阔!
(1)、我问潺潺的溪水:                       
                            。
(2)、我问破土的春笋:                       
                            。
38.?请根据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符合原诗意境;②语言生动,富有文采;③不超过60字。(4分)
答:

39.请根据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4分)
40.烛之武的劝说,让我们见识了他的风采;荆轲的劝说,让我们领略了他的智慧。根据以下情境,写一段劝说词,展示你的风采和智慧。要求:语句通畅,劝说合理,字数不少于20字。(4分)
你的同学上课时因精力不集中被老师批评了,心情很沮丧。
劝说词


41.下面是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的一段话,其中画横线处的句子被紧缩了,请根据语境将其重新扩展开来。(5分,不少于50个字)
在早春的日子里,当四周一切都发出闪光而逐渐崩裂的时候,透过融解的雪的浓重的水汽,已经闻得出温暖的土地的气息。云雀歌唱,溪水奔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唐诗《春山夜月》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展开想象,加以描写,表现诗句的情景和意境。(不超过100字)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3.请你为学校“读书节”拟一则广告词,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简要说说这则广告词的特点。(6分)
广告词:
特点:
44.赏读古典文籍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而且还能让我们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质,诸如烛之武、荆轲、刘邦、项羽等人。请从以上几位中选择一位,写一段评价性的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4分)
评价



45.将下面一句话扩写成一段不少于80字的文段,至少要用上两种修辞手法(5分)
读书是孤独的,但又并不孤独


46.有网络媒体盘点2010年十大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位居榜首。“神马都是浮云”意为“什么都不值得一提”,一般表现人们对某件事情的不屑。对此语的流行,很多人拍手叫好,争相引用,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你从修辞效果、思想内涵、社会意义三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6分)
47.“喂,报社吗?我是救人英雄,请记者采访我!”最近,《宝鸡日报》新闻热线两次接到千阳县一个叫李宝智的农民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自己20多年来共救了8个人,事迹典型,邀请记者采访并宣传他。记者随即与有关方面联系,该县政法委某干部向记者证实,李宝智向报社提供的情况完全属实,而且他还向县里申请了“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奖。“我不是求名,而是为了正名!让有关部门确认我是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英雄!”李宝智这样对记者透露心声。
社会上对李宝智主动申请“见义勇为奖”这一举动褒贬不一,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呢?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说理透彻,观点辨证,语言有力,不少于200字。
48.在电影《阿Q正传》的结尾处,有这样的画外音:“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骂得断子绝孙了。据考据家的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请从事件原因和后果角度做一个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导读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 5 分)
49.简述《 红楼梦》 中“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故事。
50.歇后语“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三国演义》)
( )



参考答案
1.示例: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指将原来比较简单的句子或几个词语(短语),按要求合理地扩展为一个比较长的语句或语段,使原句内容更为丰富、饱满、充实,表达更为生动;主要题型有: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扩展语句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扩展语句往往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考查。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月;望月;望月思归;望月思归,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仿写时要仔细考虑例句的形式——句式、结构、句间关系及修辞手法;同时也要考虑该例句围绕什么中心展开,说明了怎样一个事理或者说哲理(这是判断仿句质量的关键,亦即判定高分的指标)。
例句有层进的关系,最后一句引用诗歌,情感比较伤感。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像爱人的手轻抚我离别的心情;历尽千般艰难,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漫天的雨雪在诉说着边关的刀光剑影。大雪中我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我亮着。那是我全部希望,是我活着的动力。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扩展语句题。解答时一般按以下步骤:先审题看题目有什么要求;确定扩展重点,抓住扩展重点来展开;扩展的具体手段有哪些,一般在这里加修饰成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本题关键是抓住题中要求:修辞不少于两种,并没有要求不改变这四句诗,故也可以把诗句的意象和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但是切记不可简单的把这几句诗的翻译作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扩展语句题。解答时一般按以下步骤:先审题看题目有什么要求;确定扩展重点,抓住扩展重点来展开;扩展的具体手段有哪些,一般在这里加修饰成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本题的要求并不高,给出的几个词语都是常见的意象,关键是抓住题中要求:描绘一个优美的意境。所以在扩展时给这几个词语加上修饰、修辞等让它们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画面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渴望赞扬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肯定和赞扬的话语能使人精神振奋,激情倍增,从而产生强大的人生动力;反之,若很少得到省定和赞扬,甚至动辄被批评、指责,人们对生活、事业,对自我就会减少热情:甚至缺少精神动力。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在扩展语段时,要围绕着关键词“肯定和赞扬”“精神动力”来组织答案,在反面阐释时,可以把正面的语句通过词语的相反的词语调换即可。如“肯定和赞扬”相反的词语可以用“被批评、指责”;“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可改为“减少精神动力。”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春天拖着一双草青色的鞋,一路不跑,来到古城河边。河边响起孩子们清脆而悦耳的读书声时,雨水就“哗哗哗”从教室的屋檐上奔泻下来,在河面上敲响起来。我们分不清哪是读书声,哪是雨声,它们都同样的稚嫩、清脆、曼妙,像河边柳树密集的新芽。
【解析】
试题分析:从所给词语来看,所写的文字带有记叙、描写的成分。体现出这几个要素:时间:春天;环境背景:河边、柳树、雨;事情:读书。根据所给的词语,写出相关内容。要根据题目所给显性要求与语境所给隐性要求,仔细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又有一段限制性的题目,很能考查出考生的语文能力,值得重视。
考点: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示例:这是一座七层古塔,显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嘶哑地讲述着它所经历的故事。(三个词用上了1分,围绕“古塔”扩写1分,内容完整畅顺1分,修辞每个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扩展语句的题目,扩展语句主要有联词成句型扩展,句子扩充型扩展,开放性扩展,此题是联词成句型扩展,从给出的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道意境描述性的扩展,答题时一定要创设出意境,同时注意重心“古塔”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阳春三月,江南草长莺飞。西湖边白堤上的柳叶渐密,远远望去如一层绿烟。远处断桥掩映在柳影中,格外美丽。
【解析】
试题分析:开放性扩展有两层含意,一是设题面广,设题点多,融合了“简明、连贯、得体”及仿写、变换句式、修辞等多个考点;二是不设答案,只提供“原则性评分建议”,打开学生的思维,注重个性化的表达。本题考查了扩展语句中的“拓展话题型”,这种形式旨在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能力,其形式是给定一个话题形式,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结合现实中客观自然景象,去拓展话题,要想象合理,语言生动,注意字数限制。要抓住“烟柳”和“画桥”两景去扩展丰富、加以描写。
考点:考查扩展语句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神九”飞天,与“天宫”完成“太空之吻”,我国实现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学雷锋”在行动,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警察、最美乞丐,一个个“当代雷锋”共筑美丽中国;“正能量”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积蓄传递,文化强国、“稳增长”、网络反腐、强农惠农富农,这些正能量共同汇集成社会的主流,描绘了中国的多彩画卷。
2012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钓鱼岛事件持续发酵,中日船舰对峙、美国协防日本,中国强烈敦促日本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叙利亚危机愈演愈烈,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叙利亚陷入内战之中。伦敦奥运“激励一代人”,“铜花瓣”的圣火光辉犹在眼前,一个个优秀运动员的名字见证“欢乐与荣耀”。(三个流行语,缺一个扣一分,语意不连贯,字数不够扣一分)(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扩展的题目,句子扩展有联词成句型扩展、句子扩充型扩展、提供场景型扩展,本题联词成句型型扩展。答题时一定要有指定的关键词语,围绕选定的关键词语述说2012年发生的事情即可,尽量注意文采。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是“续写”,即接在这个情节后面写它的后续发展,不是写评论之类。要描写出儿子听了老父亲话语后的心理、神情、话语、动作等,内容合乎情理,2分;修辞手法运用恰当,2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示例:节俭是一种美德,像摇曳的花朵,用无声的语言阐释民族复兴的幸福;务实是一种踏实的作风,似沉静的高山,用实际的行动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少一个关键词减1分,减完为止;修辞格1分,意思完整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扩展有联词成句型扩展、句子扩充型扩展、提供场景型扩展,本题属于联词成句型扩展。这种类型的扩展语句,一般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几个情景信息词,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这种形式由于所给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个空白给我们的思维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想什么?怎么想?考生要善于借助几个词、围绕中心词联想想象一种情境。可以说情境想好了,写好了,这个句子也就扩展成功了。此题给出的是几个概念性的词语,扩展有难度,要求用修辞格,实际上提示我们想象的空间,可以运用比喻等手法,把题目中的概念性的词语变为具体的意象,这样就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略。
【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扩展有联词成句型扩展、句子扩充型扩展、提供场景型扩展,本题属于提供场景型扩展。这类题目主要特征是是所提供的场景精细化,可以从什么人?做什么?为什么?三个角度联想,注意简明、连贯,富有意蕴,还要符合题干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梦想是雨露,润泽着我们干涸的心田;梦想是春风,复苏着我们蛰伏的灵魂;梦想是清泉,涤荡着我们尘俗的思想。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读懂题意。考题往往对扩展的内容加以限制或提示,做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认真揣摩题干的意思,本题要求“生动形象、有文采”还要有修辞;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表达题是一种微型作文,它要求考生从素材库中选取最能契合题意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运用一定的修辞方式流畅而有个性地加以表达。这需要考生调动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的积淀,使写出的文段有血有肉。
考点:扩展语段。 能力层级为E。
14.示例:①在世界末日传说笼罩下的2012年,“幸福”俨然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你幸福吗”?是的,2012,人民是幸福的,随着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的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在增长;2012的中国也是幸福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再一次向世界传递着无限的正能量,航母的完工更是给中国科技画上完美的一笔。
②2012年是温暖的一年,因为正能量由每一个人传递并补充着,上到为航母舰载机付出生命的罗阳,下到丈夫背上的女村医艾起,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屌丝都在努力地创造和谐社会,在这样的大家庭里,你幸福吗?
③我们亲自揭穿了2012最大的谎言“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2日的太阳照样升起,如此杞人忧天真是叫人忍俊不禁,元芳,你怎么看?回望2012,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莫言得诺奖,这可忙坏了各大媒体,元芳,此事你又怎么看?
【解析】
试题分析:扩展语句,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是:①认真阅读题面,仔细辨清题目要求。②仔细审查所给语句,搞清楚该句所蕴含的主旨 ③要根据要求和扩展方向,理出一条合理的思路④?根据这一思路拟一个合乎要求的扩展语段 。扩展语句时应注意:①不可将扩展语句理解为字面上的简单解释翻译 ②先确定扩展中心,再扩展,不可主次不分,乱扩一气。③扩展中的遣词造句要注意简明、连贯、得体,保持文气一致。④运用修辞格来扩展语句,要注意修辞格的规则,考虑到它的修辞效果。③?议论文语段的扩展要注意合乎逻辑。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示例: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传达着春天的祝福,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四个词语全用给1分,两种修辞方法运用恰当给2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扩写语句,需要学生首先确定扩展重点,注意扩展要求。如本题,扩展重点就是“美不胜收”,其他词语都作为背景出现。要求四个词都要用上,还有修辞手法等。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高唱《毕业歌》,歌声整齐洪亮,洋溢着拼搏奋斗的激情和报效祖国的壮志。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用歌声使自己忘掉疲惫,用歌声松弛自己紧绷的神经,用歌声为自己呐喊助威。
【解析】
试题分析:情境扩写题。要能紧扣情境特点,“毕业典礼上”应写出完成学业后同学们的惜别或豪情,“考试前夕”要写出考前的紧张或兴奋,还要注意重点是“歌声”,不能偏离。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17.
清风徐来,清澈的水面泛起涟漪,水面上的一片片圆荷,被荷梗轻举着,像一个个身着绿罗裙的姑娘,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扩写,扩写语句时,第一要确定扩写的要点,其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结合修辞手法,生动的表达出来。本题的要点有“水”、“荷”、“风”,重点是“风”。手法上可以选择比喻、拟人等常用修辞。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入秋的夜晚,一片寂静。白鹤的影儿从寒气氤氲的池塘上面一掠而过,凄美的残月,用清冷的月光埋葬了一朵又一朵残花的魂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对《红楼梦》比较熟悉,了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意境,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合理的想象,把这种意境美用自己的语言生动的表达出来。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
点评:恰当选用词语。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把词语用活。语言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的词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增强语势。
19.(1)在空中停着一朵朵白云,像白棉花铺在青瓷盘上。
(2)明蓝的天空中只有几朵白云,发酵面粉似的,每次看见都觉得它又涨大些。(或:天幕是蓝色的,只有几朵白云,发酵的大块面粉似的,一点一点在膨胀,人的肉眼是几乎不能觉察的)
【解析】
试题分析:扩写句子要加入自己的想像,但要符合常理,更要符合题目要求。本题中的“表现出白云的形态和变化,并运用比喻修辞”即是对内容和表现手法的限制,“每句不超过30字”是对句子字数的限制。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
点评:根据所给的词语,写出相关内容。要根据题目所给显性要求与语境所给隐性要求,仔细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又有一段限制性的题目,很能考查出考生的语文能力,值得重视。
20.略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语意连贯能力,考生可以任选3个对自己来说比较熟悉,操作简单的来写,注意在写时要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段中,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无论是做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得保证前后句的话题统一,感彩与语体色彩的统一;保证语序合理,衔接自然严密,前后呼应为一体。一般说来,下列种种衔接,是连贯的:话题统一,语脉相通,事理情理相通,语序前后一致,问与答前后照应,指代前后照应,句式前后一致,关联词前后照应,表达符合语境,音节和谐一致等等。
21.略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扩写成一故事,所以不能是简单的翻译。其次要读懂原文,可以在原文上增加细节描写,但不能主观臆测断,任意增加情节。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扩写是高考中很少考到的题目了,但扩写确实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好题型,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让这种题型保留下来。
22.略。(两种手法各2分,句意流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语句的扩写。对此,首先明确要扩写的对象及方向。本题要求以“暴风雪来了”为起句,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因而所写语段的重点,应该是暴风雪来了之后的情景。对此描写,要求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来描写。侧面描写,即不直接描写暴风雪,而是描写他物来表现,比如写树、写人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扩展和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扩展语句,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是:①认真阅读题面,仔细辨清题目要求。②仔细审查所给语句,搞清楚该句所蕴含的主旨 ③要根据要求和扩展方向,理出一条合理的思路④?根据这一思路拟一个合乎要求的扩展语段 。扩展语句时应注意:①不可将扩展语句理解为字面上的简单解释翻译 ②先确定扩展中心,再扩展,不可主次不分,乱扩一气。③扩展中的遣词造句要注意简明、连贯、得体,保持文气一致。④运用修辞格来扩展语句,要注意修辞格的规则,考虑到它的修辞效果。③?议论文语段的扩展要注意合乎逻辑。
23.答案1: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答案2: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吗?
【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先看清事例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比着葫芦画瓢。一定要注意句式要相同,本题题干要求的一定要提起重视,例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要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做仿写题,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
24.(5分)示例:宫女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宫女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言语句的扩展,首先要能准确的把握句意,能明确它说的是什么,还要在扩展的同时注意语言的流畅,要能够体现出阿房宫内的歌舞给人的感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段”, 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1.读懂题意。考题往往对扩展的内容加以限制或提示,做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认真揣摩题干的意思,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范围、句式、修辞、表达方式、重点、字数等方面的要求,尤其要体会题目中的隐含信息。2.确定重点。原句的重点即这句话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内容,要围绕重点展开叙述、议论、抒情。3.调动积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表达题是一种微型作文,它要求考生从素材库中选取最能契合题意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运用一定的修辞方式流畅而有个性地加以表达。这需要考生调动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的积淀,使写出的文段有血有肉。4.借助修辞。这里的修辞是广义的,除了能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格增强表现力外,还要能运用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表达方式描绘景物,刻画人物,增添情节,补充细节,用得体规范、优美生动的语言写出符合要求的文段。5.注意立意。在用语言表达时,不但要格式正确,符合题干要求,而且要尽可能地表达出健康的思想感情。感情不真、思想空洞、境界不高的语言表达,不能得满分。
25.示例一: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怀着对春姑娘的深深眷恋,我挥挥衣袖,告别了青山绿水,衣袖间还沾着花间露水,嗅一下,还能闻到花的芳香;裙角间还残留着小草的新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示例二:结伴去郊外踏青,春风轻轻地吹动我的衣襟,春花、青草的清香偷偷溜入我的衣袖,春雨柔柔地打湿了我的衣衫,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
示例三: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那青草的香味还存留在衣袖间,淡淡地在空气中飘动,那花儿绚烂的色彩还不停地在眼前闪现,那小河奔腾不息的声响还在耳边回荡。
【解析】
试题分析:踏春归来,这是一个具体的语境。所写应在这个语境下,也即符合这一语境。重点应当是襟袖间还飘逸着春天的气息。也就是要把“春天的气息”具体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扩展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扩展语句,就是使语句具体生动,其中具体是其最主要的。语句的扩展,关键是明确扩展的重心所在,也就是要明白所提供的词语或语句哪些应该具体化。这样才能做到象作文一样不至于偏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试题所提供的词语或语句进行审视,看哪个词语是表明的语境,哪些是表明事件或情节,哪些能体现过程。一般来说,语境可以不具体化,但其他的必须是在这个语境下。
26.如水的月光漏出柔和的笑容,轻轻地洒落在湖畔上。透过这融融月光,看见姑娘的倩影。她正在脉脉诵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6分)
【解析】
试题分析:审题:要求用“诵读”和“湖畔”这两个词进行扩写,做到情景交融,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答题:这两个词,“诵读”是事件,要安排一个情节;“湖畔”是环境,要写出湖畔的风景,一个适合于“诵读”的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按要求扩写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扩展语句的试题类型大致有两种,一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二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充实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做这类题,首先要注意题目中设定的情景是描写性扩展还是抒情性扩展,扩展的内容一定要符合设定的情景;其次要注意规定的字数;另外,扩展的语句要有明确的中心、合理的顺序和一定的文采;尤其应注意题目规定的以某个词为中心或为重点的要求。
27.乌鲁木齐的夜晚已经是相当的美丽了,一轮高悬在辽远夜空中的月亮更加富丽堂皇。城市的大街小巷、树木上、花草间都挂上了各色彩灯,几乎所有高大建筑物上的广告牌都是霓虹闪烁,清晰的轮廓,十分耀眼。宁静的天空,嘈杂的地上,形成强烈的反差。但今夜的主题是赏月,我也毫不例外地遵从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释放着一种情怀。赏月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一抬头就能看见一轮高悬犹如玉盘的月亮,又大又圆,冷艳孤傲。可月宫中发生了什么事?嫦娥在苦苦爱恋着谁?吴刚在殷勤地期待着谁?玉兔又在追寻着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我们只有傻傻地望着明月,靠自己的智慧去想象、去猜测、去幻想、去联想自己,事情就变得复杂和多样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道语言综合运用题要明确三点:①按要求答题,也就是说改卷是按要求的要点给分,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就会扣除相应的要点得分。②审清要求:“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在书写中具体表现为全篇要以一半以上的篇幅用描写与抒情的表达方式;一定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结构相对完整”意味着要有中心句,最好采用“总分总”或“总分”结构来写。“不少于200字”,字数一定要够,实际评改中其影响很大。
考点: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很好的题,既要照顾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形式方面的要求,所以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要求较高。
28.示例:我喜欢在大海边静静地思考。当躯体休息的时候,我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像面对缥缈无边的星空一样,思维的翅膀在这广阔的天地里飞得很远很远。
【解析】
试题分析:面对大海沉思,是可以使思维插上翅膀的。不论用什么样的语言,只要通过合理的想象将他们练成一段话就行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扩展语句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包括词)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有要求的除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原句修饰成分和增加分句,使简单结构复杂化,单纯语意更加具体、详尽、丰富的一种造句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阳春三月,江南草长莺飞。西湖白堤上的柳叶渐密,远远望去如一层绿烟。远处画桥掩映在柳影中,格外美丽。(2分)悠闲地走在街巷里,微风轻拂,千门万户翠幕轻摆,如同在画中穿行。(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三点:1、想象要注意季节景物的合理性;2、描写景色要有层次,有顺序;3、注意句式;4、注意修辞的合理运用。5、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生动
点评:难度较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描写没有顺序;二、修辞运用缺乏(没有审清楚要求中的“生动”)三、把题目中景物遗漏。
30.“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一阵秋风悄悄跑过山岗,在青枣的耳边说起了悄悄话,一连串的耳语呢喃,让活泼的枣子羞红了脸,一粒粒地落下敲击着大地的心房,快乐的音符在山坡上轻轻流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赏枣客。
【解析】
试题分析: 景物描写要扣住“枣子熟了”的特点来写,情感上要表达对游客的欢迎。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本题最大的优点是有地方特色,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学生有话可说,不至于空洞无物。这是命题者的追求,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31.略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写成秋景图,所以应有描写为主,主要意象应该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描写时要突出阔大的空间,孤独的大雁,要有对比感。意象之间要和谐统一。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扩写已学名句,有助于对原文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美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32.山,依然如故,只是分外妖饶!
?? 路,却领着山里人,走出了大山,扔去了愚昧,脱去了贫穷,带来了致富!
?? 伟大的山里人,征服了大山,凿出了一条宽广的致富路!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要求有一定的哲理性,所以选用意象前要先构思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情况下,会将“路”与“山”组合在一起,“海”和“天空”组合在一起。如果有新意也可有其它的组合形式。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表达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本题有规定,但又很灵活,能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又不至于让学生漫无边际。这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题型。
33.(母爱是)系着摇篮的绳索,任凭风吹雨打,岁月嬗变,她始终以一组强音,把我向生存的高层次鞭策。(符合规定的情境,内容充实即可。)(5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母爱”是开头,后面的内容都要围绕“母爱”展开,同时要能创设一个情境,进行描写性文字写作。
考点: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扩展语句,不能是对所要求扩写的对象进行简单解释,而要先明确扩展中心,然后看题目有无要求是描写性文字还是抒情、议论性文字,在扩展时要注意语句的简洁、通顺、得体,能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扩展。
34.示例: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解析】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扩充,并且指定修辞,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另外,从给定的词语看,主要是景色描写,这样就要求描写的层次要分明,景色要合理逼真,同时字数的限制也是一个要注意的点。
35.(来源方面)好文章必须要来自生活,必须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要写别人没有写或不会写的东西。
(作用方面)好文章可以使人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还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从来源主面,即文章来自哪,一般来自生活的,来自内心的真情才会感人。从作用方面即要求写出好文章的启发作用,使读者得到美感,受到教益。
36.示例:每次勾起我悠悠乡情的是那家乡的小河,那清澈的河水,日夜活泼地奔流在村头,像一条银色的玉带向远处飘去。想起它,梦见它,那温馨的河水就流进了我的心田,我的乡情就溶在那清清的河水中。
【解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主干已经给出,加入修饰成分,并且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使之情境更丰富。
37.例:(1)怎样才能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河流撞击着大山告诉我:勇往直前,不断超越新的目标。
(2)怎样才能冲破黑暗,迎接光明?春笋指着脑袋告诉我:敢于“冒尖”,才能脱颖而出。
【解析】略
38.参考答案:.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照着远处的青山,山脚下零星地散落着几户人家,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徐徐飘散,将小村庄笼罩在一片暮色朦胧中。(①想象合理,符合原诗意境2分②语言生动,富有文采2分)
【解析】[审题指导]
这是提供材料的作文题。审题时,考生需要从两则材料中确立一个恰当的话题,将材料作文转化为话题作文。两则材料构成类比,唤回自己(或唤醒自己)便是我们不可忽视的话题。接下来就要思考“唤回(唤醒)”和“自己”的含义。“唤回(唤醒)”必须是对迷失(沉迷)者而言的;“自己”不一定是“我”、“我们”,也可以是“你”、“你们”、“他”、“他们”。要写好这篇作文,必须要思考以下几个要素:谁、如何迷失、如何唤回(醒)、自己的什么,唤回(醒)的意义。
思路的打开,角度的新颖,则在于对“谁”和“自己的什么”两个要素的思考。从材料中看,土著人唤回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唤醒自己的人生目标。推而广之,或实或虚,考生可以想到:我们(我、你、你们、他、他们)唤回自己的本真、自尊、爱心、责任、善良、良知、科学精神、民族魂等。
39.
【解析】略
40.略
【解析】合情合理即可
41.答案示例:在雪融化了的地方,在斜射的太阳光底下,云雀天真烂漫地歌唱着;溪水发出愉快的喧哗声和咆哮声,从一个溪谷奔流到另一个溪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写能力。符合语境即可。扩展时既要紧紧依照画线的语句,同时也要考虑整个文段的意蕴,特别要注意“早春”“温暖”等词语。可适当的使用修辞手法。
42.(6分)答案示例:夜晚,山中升起一轮明月,诗人俯身捧起一汪清泉,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则月亮也便到了手中。花香扑鼻,诗人不禁穿行花丛,尽情抚弄满枝的繁花,则山花馥郁之气便沾满了衣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将诗句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一幅可感的画面。可按以下步骤答题:首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概括,再现画面,描述时一定要忠实于原诗;然后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最后概括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要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并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43.参考答案:
广告词:人生有涯,读书无边
特点:这则广告从读书对人生涵养的作用入手,用对比的手法、整齐的句式,提醒人们生命短促而书海浩瀚,当抓紧有限的生涯多读书,开拓视野,提高修养。
【解析】略
44.略
【解析】观点明确,符合要求
45.
答案要点,一要用两种以上的修辞,二注意字数,三看语言是否通顺有文采。
示例:读书是孤独的,常常只是一盏孤灯,一杯香茗相伴左右,就像独自旅行一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前行,读书又并不独孤,因为你看到孙悟空腾云驾雾,感慨梁山好汉义薄云天为民除害,赞叹诸葛亮机智多谋胸怀宽广,悲叹宝黛爱情无奈结局。
【解析】略
46.示例一:这句话运用谐音,诙谐幽默。显示出对不如意的超然和豁达。对于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来说,活用网络用语、积极从网络事件中寻找乐趣是一种很好的宣泄压力的方式。
示例二:这句话运用谐音,有很明显的调侃味道。会有一种无从把握甚至陷入绝望的感觉。表现出对现实的一种不满和对世界的虚无感,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修辞效果、思想内涵、社会意义各2分。)
【解析】略
47.略
【解析】略
48.荒谬病态的社会产生出病态荒谬的人格,这病态不独属于阿Q,而是属于更多的人;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现象,它在弱者的身上,特别是在社会地位卑微而又不觉悟的人身上尤为显著。偶一为之,并不可怕;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构成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本质属性,则只能驱人走向毁灭之途。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阿Q正传》文学价值的理解,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同时又要注意“原因”和“后果”两个方面。
49.香菱拜黛玉为师,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的诗并有所感悟;然后一边读杜甫的诗,一边尝试创作咏月诗。(2分)香菱作诗时非常专注,但她写的第一首诗措辞不雅,第二首诗过于穿凿;(2分)最后,她在梦中得到一首新巧有意趣的好诗。(1分)
50.周瑜设计在甘露寺招亲,试图软禁刘备。(1分)吴国太起初对孙权行美人计不满,但见了刘备后大喜,赞赏不已。(2分)但孙权一意孤行,刘备哀求乔国老,乔国老为刘备禀告吴国太,令作护持,因此刘备和孙夫人得以在甘露寺完婚。(2分)
【解析】略